1马拉松猝死原因 跑马拉松为什么会猝死
马拉松比赛猝死年年有 专家称并非因体质下降 完成一次马拉松,曾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然而,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关于马拉松选手中途猝死的报道出现,上周日广州马拉松中一名21岁学生比赛中昏厥,抢救无效死亡。在历史更悠久的英国伦敦马拉松中,一项数据显示,自从1981年赛事创办以来,已经有11名跑手不幸逝世。而另一项统计则显示,马拉松比赛中选手猝死的概率为每10万人中0.8人。 在广州马拉松出现猝死案例后,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人体质下降的体现。然而,据世界著名的非传统医学专家莫科拉博士(Dr. Joseph M. Mercola)的研究,跑马拉松死亡,并不能简单用体质问题总结。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 专家解析马拉松致死原理:多为心脏问题 莫科拉博士指出,业内人常用“逆效果”来形容马拉松中猝死的个案,即通常对人有益的事情,如果过量,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010年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 研究者发现,在马拉松途中心脏过半数部位都会因为血液流动下降和炎症介质增加而停止活动,这种暂时性的心脏受损现象,可能是造成促使的原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麦克林医院的内科专家亚瑟·西格尔博士(Dr. Arthur Siegel)发现,长距离跑步造成的炎症也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循环》(Circulation)上刊登的一篇论文则证实了马拉松运动中血液流入心脏的方式会变得畸形。 即使经常跑步也可能遭遇心脏病猝死 很多心脏专家都强调,即使很多经常跑步的人,也不代表就肯定能远离心脏病。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每年该国有32.5万人遭遇心脏病,其中40%的直接造成猝死,而多数心脏病发事前都毫无征兆。美国心脏学家保罗·汤普森博士(Paul Thompson, M.D.)指出:“运动不是救世主。但风险很低,好处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即使48小时内通过了压力测试,完全健康而且低胆固醇的运动员同样存在运动中猝死的风险。但这种危险不会改变健康生活的模式,汤普森博士打了个比方:“如果你希望长寿健康,你应该每天做一小时中等强度锻炼;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未来几个小时没事,你可以去睡觉。”
2马拉松选手猝死原因真相 死者姚某有什么病
马拉松比赛猝死年年有 专家称并非因体质下降 完成一次马拉松,曾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然而,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关于马拉松选手中途猝死的报道出现,上周日广州马拉松中一名21岁学生比赛中昏厥,抢救无效死亡。在历史更悠久的英国伦敦马拉松中,一项数据显示,自从1981年赛事创办以来,已经有11名跑手不幸逝世。而另一项统计则显示,马拉松比赛中选手猝死的概率为每10万人中0.8人。 在广州马拉松出现猝死案例后,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人体质下降的体现。然而,据世界著名的非传统医学专家莫科拉博士(Dr. Joseph M. Mercola)的研究,跑马拉松死亡,并不能简单用体质问题总结。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 专家解析马拉松致死原理:多为心脏问题 莫科拉博士指出,业内人常用“逆效果”来形容马拉松中猝死的个案,即通常对人有益的事情,如果过量,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010年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 研究者发现,在马拉松途中心脏过半数部位都会因为血液流动下降和炎症介质增加而停止活动,这种暂时性的心脏受损现象,可能是造成促使的原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麦克林医院的内科专家亚瑟·西格尔博士(Dr. Arthur Siegel)发现,长距离跑步造成的炎症也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循环》(Circulation)上刊登的一篇论文则证实了马拉松运动中血液流入心脏的方式会变得畸形。 即使经常跑步也可能遭遇心脏病猝死 很多心脏专家都强调,即使很多经常跑步的人,也不代表就肯定能远离心脏病。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每年该国有32.5万人遭遇心脏病,其中40%的直接造成猝死,而多数心脏病发事前都毫无征兆。美国心脏学家保罗·汤普森博士(Paul Thompson, M.D.)指出:“运动不是救世主。但风险很低,好处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即使48小时内通过了压力测试,完全健康而且低胆固醇的运动员同样存在运动中猝死的风险。但这种危险不会改变健康生活的模式,汤普森博士打了个比方:“如果你希望长寿健康,你应该每天做一小时中等强度锻炼;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未来几个小时没事,你可以去睡觉。”
3马拉松猝死事件频发,你怎么看?
我认为马拉松猝死事件违背了马拉松本身的强身健体的原则。
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其中我过组织的马拉松活动多为半程。 马拉松的意义在于强身健体和全民参与,参与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参与运动,大多数参与者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来参与长跑,但是也有一部人是为了过去荣誉,可以理解我们获得马拉松长跑奖项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件,这不仅代表着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还拥有顽强的毅力,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是有些人过分争取荣誉忽略了一身的实际身体状况,超额的体力付出使得体力透支从而适得其反,应运而生的想类似于猝死,昏迷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个人与马拉松组织者应该相互配合。 马拉松协会应该完善参与者身体素质的检查,对于身体素质相对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参与者应取消他的参与权,这是协会本着为参与者负责的表现。 对于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参与观念,我们要本着“我参与我健康”的原则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参与马拉松长跑,不为荣誉而忽视健康。 我相信只要二者相互配合,类似于猝死事件完全可以不发生。
4马拉松猝死事件频发,你怎么看?
小跑怡情,大跑伤身,强跑灰飞烟灭。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跑步本来是一种最普通的锻炼方式,经常跑步可以增加心肺能力,强身健体。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跑步的锻炼本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成了一些人攀比和炫耀的一种方式。
其实这种攀比和炫耀也没有什么不好,适当的跑步更是好事。但是如果不知道节制,最后只会害了自己。就像马拉松这种超负荷运动,根本不该是一般人去挑战的。但是看看现在国内那些参加马拉松或者半马的竟然大部分都是业余选手。部分人只是重在参与,量力而行,但是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跑马拉松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属于小资的时尚,更是恬列小资四癌之一(小资四癌:登山、出境游、马拉松、仁波切)。看着那些名人大腕,甚至是身边的朋友在微博朋友圈上晒参加某某马拉松的照片,你羡慕不,你想参加不。不去?一起聚会的时候,在别人吹牛打屁的时候,你连一句话都插不上。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在乎啊,他吹他的,我过我的。也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总有人在乎啊,以中国13亿的总人口,哪怕在乎的人占得比例再小,那绝对数量也是大的惊人。而其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平时锻炼不多,可等到跑马的时候却自不量力,不知道适可为止。总想着自己跑完了之后,在微博和朋友圈发那一篇《我是如何跑完人生第一个半马(or全马)的》,结果倒好,只能去写给上帝看了。
跑马拉松,是为了什么?很多跑马拉松的人甚至都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为了挑战自己?别逗了,我们每一天都是在挑战自己,根本不需要你去跑那么四十多公里。为了炫耀?对不起别人未必真的在乎。为了热爱?这才是应有之意。 让马拉松回归运动,让运动回归快乐,让快乐回归纯粹,这才是我们真正该做的。
5跑马拉松为何容易发生猝死?
马拉松比赛猝死年年有 专家称并非因体质下降 完成一次马拉松,曾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然而,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关于马拉松选手中途猝死的报道出现,上周日广州马拉松中一名21岁学生比赛中昏厥,抢救无效死亡。在历史更悠久的英国伦敦马拉松中,一项数据显示,自从1981年赛事创办以来,已经有11名跑手不幸逝世。而另一项统计则显示,马拉松比赛中选手猝死的概率为每10万人中0.8人。 在广州马拉松出现猝死案例后,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人体质下降的体现。然而,据世界著名的非传统医学专家莫科拉博士(Dr. Joseph M. Mercola)的研究,跑马拉松死亡,并不能简单用体质问题总结。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 专家解析马拉松致死原理:多为心脏问题 莫科拉博士指出,业内人常用“逆效果”来形容马拉松中猝死的个案,即通常对人有益的事情,如果过量,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010年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 研究者发现,在马拉松途中心脏过半数部位都会因为血液流动下降和炎症介质增加而停止活动,这种暂时性的心脏受损现象,可能是造成促使的原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麦克林医院的内科专家亚瑟·西格尔博士(Dr. Arthur Siegel)发现,长距离跑步造成的炎症也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循环》(Circulation)上刊登的一篇论文则证实了马拉松运动中血液流入心脏的方式会变得畸形。 即使经常跑步也可能遭遇心脏病猝死 很多心脏专家都强调,即使很多经常跑步的人,也不代表就肯定能远离心脏病。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每年该国有32.5万人遭遇心脏病,其中40%的直接造成猝死,而多数心脏病发事前都毫无征兆。美国心脏学家保罗·汤普森博士(Paul Thompson, M.D.)指出:“运动不是救世主。但风险很低,好处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即使48小时内通过了压力测试,完全健康而且低胆固醇的运动员同样存在运动中猝死的风险。但这种危险不会改变健康生活的模式,汤普森博士打了个比方:“如果你希望长寿健康,你应该每天做一小时中等强度锻炼;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未来几个小时没事,你可以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