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小编 46 0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九月以来《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手游霸榜刷屏,该游戏在LOFTER上发起的「魔法原创角色限时创作」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哈迷的关注。事实上,哈利·波特IP自诞生以来的二十余年里,已催生了无数同人文作品。#你看过同人文吗?#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

"

作者 | 小桃

金狮奖首位华人女导演赵婷曾在采访中说,「我从小写同人文,并且直到现在也依旧在写」,虽然她拒绝透漏写过的作品名字。

何谓同人文?百度百科的定义是:「同人文可以是对某作品的改编、再创作,亦可以是完全原创。同人文的改编对象通常有动漫、游戏、漫画、小说、真人影视剧等。」

在不少同人文学中,斯莱特林们的身影冷峻而高贵,这些作品颠覆了《哈利·波特》原著中斯莱特林们自私冷漠的形象。因为同人作品而爱上斯莱特林的读者大有人在,在刚开业不久的北京影视城中,身着蛇院服装的游客比比皆是。

同人文对于影视剧、出版物等究竟有什么影响?同人产业明天该去哪里?

同人文「神作」:重塑与反哺原IP

从根据《三国志》艺术再创造的《三国演义》,到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中国文艺史上从不缺乏惊艳的同人作品。

近年来,热播的影视剧也时常催生大量网络同人文的产出。#陈情令#tag相关同人文在LOFTER上的阅读量2500w+,《琉璃》《你是我的荣耀》等近两年热播剧的同人文也拥有一众粉丝。知乎盐选专栏中,《甄嬛重生六岁半》等《甄嬛传》IP同人文热度超百万。

同人文也成为了一种剧宣手段,以其低成本高宣传效果的特点反哺影视剧的观众黏性和路人盘。 近两年剧宣时常发起征集同人文活动,鼓励观众深度参与电视剧互动。今年九月,爱奇艺恋恋剧场《满月之下请相爱》与LOFTER合作发起太太团追剧召集令,在同人写手眼里,鞠婧祎饰演的穿越少女和郑业成饰演的天才游戏设计师充满张力,剧方于是邀请写手太太们直播磕糖,「为爱发电」。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图片来源:微博

今年夏天,LOFTER发起的同人创作征集活动「LOFTER老友季」更是激励一众写手「产粮」,围绕影视动漫等作品中已逝去的角色进行二次创作。产出内容涉及《全职高手》《盗墓笔记》《火影忍者》等作品,写手们让这些角色重新生活,在平行世界里拥有另一种人生结局。

目前国内同人文学活跃的社群包括LOFTER、晋江、知乎和贴吧,其中晋江同人文学以RPS(由两位现实世界的真人组成的CP)相关的题材为主;知乎盐选专栏同人文通常取材自较为经典的IP,如《红楼梦》等。

活跃在LOFTER上的同人文则涉及经典及畅销小说、欧美漫威电影、日本动漫、国产剧综、歌手组合、偶像团体、奥运明星、相声圈艺人,以及对几个不同领域、甚至从未有同框或私交的角色或艺人拉郎配:伏地魔和林黛玉,楚留香与白展堂等等,可谓脑洞大开。

同人文作品不乏破圈传播的金句,譬如「这盛世如你所愿」最初就出自同人文学小说。出圈的同人文学能在某种程度上重塑IP形象。在不少哈迷眼中,斯莱特林们高傲冷酷的贵族形象比原著中势力贪婪的斯莱特林脸谱更深入人心。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图片来源:微博

原著中出身斯莱特林的伏地魔是邪恶黑魔法的代表,而在哈利·波特著名同人文《1942》却以少年伏地魔女友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虐恋,相当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英俊冷酷、深情而有野心的少年伏地魔形象。很多读者在《1942》评论区中表示,因为这篇同人小说,再也恨不起伏地魔。

斯莱特林学院的马尔福在原著中势力庸俗、欺软怕硬,仗着自己出身于纯血巫师世家,就蔑称父母都是麻瓜的赫敏为「泥巴种」。然而,在诸多同人小说中,马尔福被重新创作,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俊少年,他固然有各种小毛病,却傲娇机警,和赫敏相爱相杀。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图片来源:微博

多年来,很多「德赫党」希望德拉科与赫敏能在一起,斯莱特林周边也颇受消费者欢迎。电商平台上SPAO、太平鸟等服装品牌与哈利·波特联名的几款情侣卫衣中,斯莱特林服装时常售罄;哈利·波特周边产品店铺中,斯莱特林系列围巾、徽章、胸针、领带等周边向来销量不错。

同人文学脱胎于原IP,受欢迎的同人作品也反哺原IP的路人盘,部分深入人心的「神作」甚至深刻重塑了原IP角色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同人文学不死,但明天该去哪里?

同人文在给IP带来更多热度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大众舆论和文娱圈层产生了冲击。

去年「227事件」中,粉丝与小众文化的大规模冲突碰撞堪称惨烈,引发了文化圈、商业圈的一系列震荡。此前具有隐秘、小众特点的同人文化被史无前例地暴露在大众视野中。

事实上,如今受到政策影响、地位十分尴尬的耽美文学在同人文学里只是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耽美文学在世界同人文学圈中也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但不得不承认,国内同人文学中涉及耽美等题材的创作是客观存在的。

在OOC(out of character,即角色走形)类同人作品中,作者会对原IP或现实世界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加工,新角色身份、性别、身份、能力中的某几个方面脱离原著或现实,与原始角色的唯一共同之处只是姓名,如广受网友争议的「咯噔文学」相关同人文对相声演员张云雷背离现实的外形、性别描写。

当角色背离实际情况太过,部分原角色粉丝的感情可能会被伤害。读者与创作者发生冲突时,倘若双方缺少合理的沟通与情绪疏通,结局很可能没有赢家。 典型事件如「AO3事件」,OOC作品《下坠》删文后,肖战粉圈多次失控,在微博、LOFTER、B站等平台失控泄愤,最终导致国外的同人大本营AO3平台被锁。

相比之下,日本同人产业相对发达,自1975年至今,全日本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同人展会ComicMarket已经举办了九十多届,同人文学市场的发展可谓十分成熟。

反观国内同人市场,起步晚、类型杂,侵权纠纷也时有发生。 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如今已过世的香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在2016年将畅销书作家江南告上法院,指控后者的《此间的少年》侵权,并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图片来源:网络

《此间的少年》被认为是一部金庸《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武侠小说的「同人文作品」。江南最终向金庸道歉,并暂停涉案作品的版权开发。

这起侵权纠纷引发全民关注和法律界争论的焦点即为,同人文学究竟算不算侵犯原著版权?

「227事件」后,另一个困扰同人创作的伦理问题是,OOC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罗兰巴特早就提出,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赋予了读者解读的权利,「作者死了」,作者对原著的解读并不比其他任何读者权威。恶意中伤真人人格的OOC固然不可取,但一般意义上的OOC在道德上并无失当,同人作者诚实地书写心中隐秘的渴求、对爱和理想关系的理解,又何罪之有?

同人文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文化意义,但由于同人产业的不成熟,灰色地带始终客观存在。「227事件」之前,真人同人创作者们出于对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尊重和顾虑,选择「圈地自萌」。「227事件」之后,同人旧秩序已然瓦解,同人圈上下处于迷茫中:

究竟应该再次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回归亚文化小圈层,还是融入主流文化圈层?后者难度极大——同人文学的语境天然地抬高了阅读的门槛,接受主流文化的检视,意味着同人圈的生存空间很可能会进一步受到挤压。

「227事件」后,同人文学不死,但如何规范引导同人文学圈与主流文化圈层的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同人文学创作者的权益又该保障?

这些同人文学之问,至今无人能解,却始终横亘在同人产业的发展道路间。

意难平与白月光:一场造梦狂欢

在LOFTER老友季征集令评论区,写手柒尺写道,「西弗勒斯等我,小天狼星等我,塞德里克等我……」想逆天改命,给心爱的角色新的结局,这些愿望贪心却不由自主。

即便同人产业仍需要规范与成熟,但同人作品所带来的快乐与慰藉是真实的。

拥有一定读者群体的同人文写手被读者们尊称为「太太」,他们在业余时间「为爱发电」,一部分同人文写手最初的写作动机是为了弥补自己阅读小说或观看影视剧综作品时的「意难平」。对遗憾的审美偏好甚至形成小型社群,喜欢BE结局的写手和读者们聚在一起,「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反向证明曾经的美好」。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图片来源:微博

然而并非所有同人文的创作缘起都是「意难平」,BE(Bad Ending,悲剧结局)和HE(Happy Ending,圆满结局)在同人文学中都很常见。

有人喜欢「甜掉牙」「嗑生嗑死」的甜宠文,有人偏爱「玻璃渣子」「白月光」的凄美虐文。

同一主题的同人文作品共享着一些人物设定、逻辑路径,原IP创作者、同人文作者们、乃至读者的评论一起构成了同人文阅读的共通语境。

当作品积累到一定阶段,写手们就会考虑出「本子」,将自己已完成的作品集结印刷。出本子也是同人文社群互动联结的一种方式,同人文写手们联合画手、设计、厂商并肩作战,本子在同人文读者中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

前文提到的《此间的少年》曾商业收获颇丰,然而绝大部分同人文学写手往往没有盈利可言,他们的创作动力通常来源于同人文学社群内部的认同感、归属感。 读者们的催更、点赞、收藏,同人文写手之间的互动与认同,都是同人文写手的写作驱动力。

读者们则在同人文学中找到了沉浸式参与的快感。在纷繁的现实之外,同人文学让看客一头躲进故事的安全丛林里,构建独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和个人美学宇宙。 同人文是原著的再创作,读者的解读又促成了创作-解读-再创作的闭环形成。

也正是由于同人文学作者和读者都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同人文才对影视剧综及出版行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反哺效应。如何规范引导同人文学圈与主流文化圈层的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同人文学创作者的权益又该保障,是一个值得创作者、文化研究者、法律工作者、读者等多个群体慎重思考的问题。

1号结语

对于同人文学作者与读者们而言,被再塑造的纸片角色是他们意愿与期许的投射。同人文学是原IP的再创作,也是一场自主造梦的盛大狂欢。

在同人文里,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还能重逢,斯内普与莉莉能拥有续集,小天狼星也能穿过那扇拱门,陪哈利大笑着,走在阳光下。

每一个让麻瓜为之心心念念的角色,都能拥有新的无限可能。

而这种可能,匿藏在写手的键盘里,和评论区中读者的每一条互动里。

什么是同人文?

答:你我买得起的圆梦机。

参考资料:

“同人文”面临的法律风险评析——从肖战AO3事件谈起

https://mp.weixin.qq.com/s/SVWhxdqEquuXkDMQfCKiHQ

40岁了,感谢陪我一起长大,哈利

40岁了,哈利。麻瓜电视和网络上看不到你们的一点痕迹,恭喜,你的魔法法律执行司运转顺利,始终如一。

母亲已经过世几年,感谢你没有忘记你的佩妮姨妈。詹姆、阿不思、莉莉都上学去了,不知下次何时才会见到孩子们一起玩耍。

终于,我俩都进入4字头啦。我不会说想你,反正最晚圣诞节就会联络。生日快乐,哈利。

——D哥

今天,哈利·波特40岁了。

陪你一起长大的少年,竟然进入了不惑之年。

2000年,《哈利·波特》1~3部在中国出版。

2001年,第四部。

2003年,第五部。

2005年,第六部。

2007年,第七本。

2011年,系列电影完结。

2017年,书里的“十九年后”发生。

2020年,哈利、赫敏、罗恩、纳威、等主角迎来40岁。

20年,7本书、8部电影。

哈利成长了20岁,我们也成长了20岁。

这种生命轨迹的重合,比其他任何作品都强烈。

当年,首批入坑,

现在,跟哈利同样「人到中年」,奔三、奔四的读者,

如今怎样了?

他们在哪?

做着什么工作?

哈利·波特怎样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我们跟几位老哈迷聊了聊。

标题的「奔四」略有夸张,他们的年龄跨度,从28到40不等。

⚡️

林品,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罗琳点赞过的哈利波特coser,80后

《哈利波特》里的人物曾经给你带来哪些力量?

首先是卢娜。

03年,当时学校诗歌比赛,我写了一首悼念小天狼星的诗歌,准备拿我原创的这首作品参赛。

为了更好地进入角色的情景,我就从一个名叫16shop.com的网站网购到了哈利·波特的魔法袍、围巾这些装备,完成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次cos。

你可以想象,03年的时候,其实我并不知道cosplay这个概念,周围也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个举动就引起了非常多的争议。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什么样的争议?

好多人都对我指指点点,在我身后说,也不知道他们是故意、还是无意让我听到,会能感觉到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说我疯疯癫癫,奇装异服,也有些老师看我不惯的。

但是我就不以为意,为卢娜就是一个特立独行,逍遥自在的人,坚持自己的风格。她甚至相信很多魔法世界都不相信的东西,会去尝试系统之外的东西,打开最不可能的边界。我就从卢娜身上获得了很多应对指指点点、流言蜚语的力量。

阅读《哈利·波特》当时是不是也很“另类”?

05年秋天的时候,我高三,我们语文老师是一个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典型老师,不许我们阅读任何一本长篇小说。

我以哈利·波特为原点,通过网络和拓展阅读,获得了很多西方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的视野,转换成作文灵感,但语文老师却特别看不上。

教研室的老师把我叫去喝茶,说这次考试故意给了你低分 ,还给了我一个议论文模板。

你怎么回应?

我回去就把他们当做乌姆里奇 ,重温了一下《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觉得自己也在做抗争,有了这样的代入以后,就会更有勇气,去坚持自己的阅读和写作。

我考上北大中文系之后 ,第一学期就整理了我在阅读《哈利波特》和相关资料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想法,写下了《我的哈利波特:哈7大猜想》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伊谢尔伦的风,《漫客小说绘》编辑,小说、漫画脚本作者,因果律不允许我告诉你年龄

《哈利·波特》给你人生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我开始看HP时大概是02、03年左右,在那之前我就是个奇幻迷,但当时接触的除了类似《罗德岛战记》《秀逗魔导士》这样的日式奇幻,就是《魔戒》《黑暗精灵》这种几十年前的老作品。

这时HP出现了,还有电影,我当时的感觉一方面是,“原来还有这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当代奇幻作品啊!” ,另一方面,电影的话题性也扩大了奇幻同好的交流范围

加入了什么粉丝组织?

加入了一个国内的粉丝论坛,当时书还没出完,我经常在上面看看剧情讨论、后续猜测、粉丝翻译的原作和同人啥的。印象最深的是看了一篇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德赫同人 ,写得还挺好的,那大概算是我第一次吃到邪教CP(其实还挺热门的……)吧!

那文挺长的,有5~10万字吧?后来并没有萌上这对,但当时很惊异有人写 ,还有人翻译,写得和翻译的还都不错。翻译的毅力很强……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名场面

这件事让你感到,原来写这样的东西是会有人喜欢的?

对。

还有个悲惨的小故事,就我在论坛上跟人打赌小天狼星会复活,不然就在杂志上把名字倒着写!然后HP完结那一年(2007年),我在《漫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署名是“风的伦尔谢伊”。至今老粉还会提到这件事!

所以,是作品及其同人文化,鼓励了作为创作者的你?

对,它的作者和它的粉丝们让我知道,不止我在做这样的梦。

我在看HP之前就在写原创架空大陆,写了大概18年了,出了3本书(此处顺便广告,《奇遇办》了解一下!)

坚持梦想继续写下去,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姬少亭,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资深科幻迷+哈迷,80后

《哈利·波特》给你人生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2000年的时候我已经上高中了,我已经很清楚地知道我喜欢幻想题材,新华书店门口放了一本跟魔法有关的书,我怎么可能不注意。

当时,书的封面是有纹理的,翻开,里面的纸是绿色的,好神奇!就迅速买回了家......

最喜欢的是书中的各种友谊,不仅是三个主角,还有海格、卢娜、邓布利多、多比等等等等,我更加确信,友谊是含有巨大能量的。时间和阅历告诉我:“友谊的力量已经被证实,请继续相信它。

邓布利多是哪种友谊?

邓布利多是我最喜欢的角色。首先,魔法世界当中的老爷爷就已经莫名可爱了,再加上他很早就出现在书里,是最早带来神奇感的那个人,又是哈利的精神导师。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邓布利多的死)我是在公交车上读到的,当时从家里坐车去学校,在路上读到这一切之后就开始哭。那一段时间之内,我觉得整个人完全失去了力量,而那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阳光很强烈,但是我觉得很冷,很伤心,后来那个书我就没有再打开,太生气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完全能理解一个作者的创作诉求,她(罗琳)就是要把你的安全感全部抽离,但是我不能原谅她杀死了我最心爱的角色。

一般的“老师”会要求你“不要这样”,所有事情都要指指点点,但是邓布利多这样的“导师”会把决策权交给你,把你当做成年人看待,希望你在成长中理解更多事情,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很喜欢这一点。

想到哈利40岁了,什么心情?

仿佛时间被压缩了。

从认识那个眼镜坏掉的小男孩到今天,时间被折叠在了同一刻,也许我们都不曾长大,又或许书中的所有磨砺让我们瞬间成长。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晏晏,教师,现在在学校管事,5岁孩子妈

《哈利·波特》给你人生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当然是职业选择!

是它影响你当老师的吗!?

是啊!!!我读HP那会儿已经上中学了,有一种本能的主角反感(而且封面上那个哈利长得特别像我同学)……开始吸引我的就是霍格沃兹的老师们啊!

我就想,学校氛围咋能这么理想呢,老师们对学生的指导,每一门课的讲授方式,都有不同风格。

最喜欢谁?

麦格教授,特别喜欢她的评分量化管理,特殊学生特殊对待,但是没有宠溺型的关照 。对于哈利这种特别天才、或是自命不凡的学生,该扣分扣分,但也会因为特殊贡献而加分。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比如哈利一年级溜出去找巨怪那回吗?还有叫学生去谈话,先骂一顿再给一块饼干......

哈哈哈对!还有斯普劳特教授,一直鼓励纳威。笑话纳威的大多是学生,谁一直在让他尝试呢?

邓校也很棒,但一个就够。学校的管理者,不能每个人都像他那样......后来卢平出现了,有人不爱卢平嘛!不存在的。

总之就是,霍格沃茨的老师们,可以包容,可以个性,可以温柔......就有一种“学校里熊孩子太不友好,好老师才是永恒的” 感觉。

而当时你的老师们...?

曾经因为去租书店看《哈利·波特》,被教政治的校长逮到哈哈哈。

霍格沃茨的老师是你理想的职业目标吗?

现在管理了太多学校的事务,特别能理解麦格那种宽严相济的处事方式 。以前没什么人谈论她,特别可惜。

可能大家觉得她是个管教学的老太太......可是我以后大概会变成她那样吧

如果学生在你的课上偷看《哈利·波特》,怎么办?

《哈利·波特》已成为中小学必读书目了。但如果真的在课堂上被抓到,那当然是——读完,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感想,再念出来和同学们交流心得。标准做法,没毛病。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哈迷疯子,知名电影博主,85后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哈利·波特》给你人生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他就像是陪伴我整个青春的伙伴,同时让我生命中多出了一个世界。他不仅让我爱上阅读,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

改变人生,是指成为HP大V这件事吗?

10年前,我活跃在哈迷论坛“活力吧”,同时开设了微博账号“哈迷疯子”,分享魔法世界资讯。

后来我的博文被知名影评人转发,让更多影迷熟悉,不久后被新浪网约稿写《哈利·波特》相关文章,最后又认识了华纳中国等很多伙伴。

现在电影博主是本职工作吗?

不全是,但大部分精力会在这上面。

对作品的痴迷从“爱好”变成“工作”,感觉如何?

会有成就感,虽然忙碌,但不会觉得太累。 从一名普通粉丝变成相关IP博主,从一开始对《哈利·波特》的喜爱逐渐转变成相关从业者,这一切都像魔法般神奇。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邓韵,导演,文化公司影视&品牌VP,90后蛇院毕业生

《哈利·波特》给你人生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我的成长环境比较闭塞,身边没有人看《哈利波特》。刚好当时又是互联网、BBS兴起的时代,我是通过电脑第一次感觉到,有这么多人跟你喜欢一样的东西,一起交流,那个感觉太好了

当时有特别多的HP网站我都玩儿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小游戏,打魁地奇啊什么的。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分院、选魔杖、魔法小测试...都玩儿过

有一个叫52harrypotter.com 的网站,现在已经没有了,简直就是我的最爱,它不仅是BBS,而是用了哈利波特的世界观 ——以前那种论坛可以积分,积分就是金加隆,存进古灵阁,兑换网站内部的一些东西,聊天室就是破釜酒吧,进去会问“有黄油啤酒吗”......

获得了共鸣感?

不只是粉丝网站,还有作品本身。 它有点超出了普通作品的感觉,因为除了时间上的对应,很重要的一点是,哈利在上学,你也在上学,你们会共享很多经历

很多人小时候也会看武侠,看《魔戒》那种奇幻,那些很迷人,但是也很遥远。《哈利·波特》却跟你的经验如此相近,只不过他上学是学魔法,你上学只能学语文、学化学......

这种“共鸣”对你的影响是?

你跟着他(哈利)不只在经历事情,还有心灵的历练,也跟日常经验高度融合。

印象最深的是到了第五部,故事舞台从学校拓展到外面的社会,你不能永远待在学校里,跟伏地魔做一学期一次的斗争。你的保护者,老师们,一个一个走掉了,所有人都不相信你......你要一个人坚持自己的信念走下去。这个跟你的个人经验几乎一样。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佐荧,苦逼宣发,85后

《哈利·波特》给你人生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因为出了斯内普教授的cos,一脚踏进欧美cos大门,从此其它是路人。 也因为斯内普的cos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人并且决定一生相伴。

并且还认识了很多哈迷老师,人文社的马爱农老师、王瑞琴老师、马博老师,林品,郭鹤鸣…还通过哈迷活动找回了很多学姐学长,我们互相鼓励和成长,让我有了“信仰”,更加坚强。

为什么cos斯内普?

11-12年吧,具体日子记不太清了,因为基友说我的一个日漫cos造型特别像斯内普 ,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教授,也不知道哪来的胆悄悄尝试了一下 ,没想到受到了不少哈迷的好评,从此我就开启了欧美cos的开关。

这些年的cos,有变化吗?

我做了3身教授的衣服,最开始不懂,用的料子不够讲究,后来去看了(电影的)原版衣服,换成了更接近原作的布料。我还做了他冬天看魁地奇比赛的那版服装。

教授的衣服一成不变把领口和袖口扣的很紧,用黑袍子遮住全身,应该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造成了孤高无法接近的感觉,因为他双面人的身份,也因为学生时代被欺负的经历,也是因为多年的潜伏和必须一个人完成任务的压力。这种服装造型把他的性格和故事衬托的更加丰满。

可以看看照片吗?

我不介意你放个「10年前 vs 10年后」的cos斯内普教授的对比图(笑)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我当年真是仗着年轻,现在想想自己何德何能敢出男神。

不过即使现在30而立,依旧相信魔法世界存在,并且因为魔法世界越来越自信。

我想我就算到了60岁也会依旧如此。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梅灵,图书编辑,奔四了

《哈利·波特》给你人生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培养了幻想的能力 ...吧。

我是设定控,这一点,是读《哈利·波特》意识到的。看到霍格沃茨的城堡构造、对角巷的商品、过节时礼堂的装饰、火车上小贩卖的零食,甚至魔法硬币的形状和质地,都会兴奋好久。这些设定比人物、情节更让我着迷。

罗琳化用、复用经典奇幻设定的能力太强,明明都是惯用的元素,却让人特别有沉浸感。我被这些细节征服了。

展开讲讲?

《火焰杯》吧,那时候故事舞台基本已经固定,陋居-城堡已经介绍得的七七七八八,突然来了个百年难遇的魁地奇世界杯和三强争霸赛,宏大的赛事,不同学院、国家的巫师,简直是......大把奇妙的设定怼到你脸上。

当年我就疯狂吸这些,上头。

好多书里描写美食让人流哈喇子,HP让我流哈喇子的就是这些设定。

那跟“幻想能力”有什么关系?

我会写中二日记啊,想像自己是霍格沃茨的学生,拓展书里没看过瘾的那些细节...... 现在才意识到,我是在写同人。后来还写奇幻小说,拿给朋友看。

当然,那些都很蹩脚,一个都没成,但我养成了做白日梦的习惯 。整个青春期都在幻想中度过,构思一个神奇世界,在里面遨游,这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爱好。

这种爱好影响了现在的人生吗?

没能成为同人大佬,没有写书,一度想学设计但没有转行成功。但精神和人格,我相信有很大影响。小的时候,我发现我不需要很多朋友和亲密关系,喜欢一个人待着,长大了也是这样 ,别人会侧目,说你孤僻、内向,但只有我自己清楚,是因为我的脑子里足够有趣。

分享固然快乐,但精神世界丰富了,自己也能跟自己玩儿得挺好。

现在想想,是做白日梦的习惯先让我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然后才走上现在的道路,所以,也不能说(对职业)没有影响。

⚡️

聊完发现,《哈利·波特》带来的影响,比想象中大太多。

它的魔力早就超越了一部“奇幻小说”。

像一个老朋友,成为了人生的一部分,熟悉得无需刻意提起。

开头那段话,是今天一个粉丝网站上,有人模仿麻瓜表哥达利给哈利写的一封信。

快手短视频:德赫漫画 我身穿蛇院袍,在环球影城看「德赫」同人文?

这也是我想说的话。

终于,我们都成为了中年人。

20年了,很高兴你一直都在。

感谢陪我一起长大,波特先生。

生日快乐。

采写

船长

插画

美国艺术家Mary Grandpré为《哈利波特》绘制的黑白章节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