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新技术动态资讯
一、【5G】
1、NTT docomo 5G测试步入新阶段 东京试验开放公众体验
关键词:docomo;5G测试;
为配合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日本各运营商近来紧锣密鼓加快5G研发和试验,以期2020年将在东京部分地区启动5G商业应用,并逐渐扩大5G覆盖区域。
在6月13日举行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上,DOCOMO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陈岚透露,NTT docomo已于5月份在东京启动了5G试验。“在350米的高台上拍摄的视频能通过5G传输到地面,另一侧,在东京城区一辆电车上的8台平板电脑可以同时接收从高台传来的4K高清视频。”陈岚表示。
DOCOMO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 陈岚
5G 商用循序渐进
根据陈岚给出的一张测试时间表,NTT docomo从2014年开动了5G关键技术的试验,目前参与其5G测试的有华为、富士通、NEC、爱立信、三星、三菱、诺基亚、松下、英特尔、高通、联发科、是德科技、罗德施瓦茨等13家厂商。上个月在东京启动的属于目前阶段的5G Trial Sites。此外,NTT docomo从2017年已经开始进行5G商用系统的开发,以为2020年的5G正式商用做准备。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8175
2、幕后+前台:中电信5G加速度,2019年建预商用网
关键词:中国电信;5G;预商用
杨峰义还提到了中国电信对5G关键技术的思考。
第一个是Massive MIMO,该技术将为未来网络建设形态带来巨大改变。中国电信在此方面建立了仿真体系,通过对性能进行评估,中国电信认为Massive MIMO在实际组网环境下的性能还值得商榷。此外,在数模混合架构下,Massive MIMO的实现方式以及什么情况下能够达到性能最佳,目前尚无结论。
第二是SDN和NFV,中国电信基于SDN/NFV提出了三朵云网络架构,基本特征是功能模块化、软件接口、接入控制、C&U分离,这个方式是IMT-2020(5G)网络架构的基础,与和3GPP的SBA架构也是一致的。中国电信提出了CTNET2025规划,希望到2025年绝大部分网络可以实现SDN/NFV,未来5G网络有望嵌入到CTNET2025规划。
第三是Multi-RAT,多接入网的融合。多种场景下用户对多种业务的连续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希望多种接入网能够实现融合。中国电信两年前已经推动了LTE和WLAN聚合,面向5G,将继续推进Multi-RAT的工作,重点推动LTE接入到NGC网络,以及LTE网络向eLTE演进,同时与5G NR实现互操作。
第四是MEC,中国电信近年来持续推进MEC工作,而不是等到5G成熟再动手。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一个汽车小镇实际了MEC现网的覆盖。
第五,将PON作为5G传输技术。未来5G频段很高,室内覆盖是个大难题,中国电信尝试PON模式在特殊区域实现覆盖。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8190
3、详解5G八大关键技术
关键词:5G;关键技术
自2015年ITU发布白皮书《IMT愿景—2020年及之后IMT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后,制定全球统一的5G标准已成为业界共同的呼声,按照之前公布的路线图,ITU在2016年重点开展5G技术性能需求和评估方法研究,2017年正式启动5G技术候选方案征集。
在国内,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大唐、英特尔等公司均参与了2016年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测试。为尽早实现5G商用,在2017年,运营商、设备商,及相关产业链应结合5G研发试验第一阶段测试结果,对5G关键技术进行突破。
大规模天线:四点问题亟需突破
大规模多天线技术(Massive MIMO)被认为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唯一可以十倍、百倍提升系统容量的无线技术。相比于以前的单一天线及4G广泛使用的4/8天线系统,大规模多天线技术能够通过不同的维度(空域、时域、频域、极化域等)提升频谱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多维天线阵列可以自适应地调整各个天线阵子的相位和功率,显著提高MIMO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多天线阵子的动态组合,天然可以应用波束赋形技术,从而让能量较小的波束集中在一块小型区域,将信号强度集中于特定方向和特定用户群,因此可以显著降低小区内自干扰、邻区干扰等,提高用户信号载干比。
结合5G技术试验的测试过程及结果,大规模多天线技术的以下关键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1)信道估计及建模。天线阵子的动态组合及分配和用户终端的移动性,导致传统的发射端位置固定的信道估计和建模方式不再适用。多个用户在地理位置的随机分布将显著影响天线阵子的分配,基站需要依赖信道的移动性和能量在空间的连续性尽快做出最优或者较优的信道估计。信道能量在空间的分布不均匀、不同的散射体和反射体的回波只对不同的天线阵子可见,意味着信道的相关性将难以预测,衰落将呈现非静态特征。2)导频污染,上行信道估计容易被相邻小区的非正交序列干扰,基于受污染的信道估计的下行链路波束赋形将会对使用同一个导频序列的终端造成持续的定向干扰,从而降低系统容量。3)FDD系统的部署。FDD系统发展Massive MIMO,需要考虑信道估计的优化算法、CSI反馈增强及干扰控制、降低反馈占用的资源量的一系列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4)商业化的部署与成本控制。由于5G基站天线数目将极大增长,大规模天线系统会需要使用大量的天线阵子,工业生产时必然有严格的成本控制要求,反过来需要在理论上解决不同场景下最优的天线数量这一课题。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设计、制造、工程、安装、人力等成本均需有进一步的减少,才能在商业化部署中不受制约
http://www.36share.com/?/question/538
4、奚国华:5G标准第一版年底出炉,有必要加强频段共识
关键词:5G;标准;频率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6月12日,全球以及中国5G业界大咖都齐聚在“2017年IMT-2020(5G)峰会”上,随着5G网络技术第二阶段测试规范的发布、5G国际标准的推进,5G距离实际应用又近了一步。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奚国华在致辞时特别提到,5G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所以,5G应用更需要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将在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业务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未来物联网应用的海量需求,与工业、医疗、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2017年是5G国际标准正式启动和推进的一年,3GPP将在年底完成5G标准第一基础版本,也正因此,2017年已成为5G标准元年。
奚国华表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已在5G标准研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CCSA作为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和管理3GPP的六个全球重要区域标准组织之一,在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成员单位开展5G国际标准化,把握好3GPP技术标准节奏与方向;二是协会已针对5G关键技术、频谱、安全等开展先期研究,形成多项研究报告,并将协会研究成果贡献于国际标准及全球频谱规划;三是通过中日韩联合会议等平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促进对重点技术标准方向形成共识。
对于标准化的进一步推进,奚国华还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尽快开展5G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以市场为牵引,形成对全球5G产业的影响,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二是探索有关跨行业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和产业化的有效模式,积极推动和促进5G与各行业融合创新;除了5G的核心标准化工作,还必须在关系5G应用的重要技术和相关标准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力量。
同时奚国华还特别强调,要加强5G频率研究与协调,加强区域间、国家间、行业间的沟通交流,依托国际电信联盟(ITU)这一国际标准组织平台,形成更多全球统一的5G工作频段。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8128
5、思博伦王兴扬:OTA将成5G测试重要技术 毫米波带来新机遇
关键词:5G;OTA;毫米波
5G已成为通信行业炙手可热的话题,测试是推进5G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工信部组织的5G测试进入第二阶段,越来越多的仪器仪表厂商加入到测试中。为了解5G测试过程中,思博伦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通信世界记者采访了思博伦无线业务与销售总监王兴扬。
关于5G外场测试,王兴扬表示,目前思博伦没有参与5G的外场测试,思博伦的设备的功能是将外场环境抽象为可控的实验室环境,包括核心网和空口等。思博伦将积极参与5G终端和网络等方面的测试。
OTA 将成 5G 重要测试技术
随着5G关键技术(如Massive MIMO、毫米波等技术)的普及,5G终端和现有终端会有很大不同。在5G终端测试方面,王兴扬表示,OTA将成为5G时代重要的测试技术。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8114
6、工信部陈肇雄:推动5G与垂直行业融合,为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5G;垂直行业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融合应用是5G业务创新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增长点。要探索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路径,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业态为突破口,推动有条件的领域应用先行先试,为5G大规模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在6月12日召开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
目前,全球5G已经进入标准和研发的关键阶段,我国基础研发试验基站顺利,并且在5G频谱的规划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各方面利好消息,使得5G成为目前业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
谈进展:积极开拓5G国际合作
如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引发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对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谈起发展5G的意义,陈肇雄表示,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不仅能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高带宽的业务体验,更契合物联网大连接、广覆盖的海量应用需求,对加快生产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正因为看到5G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快5G布局,欧美日韩、巴西、印度等国通过出台战略规划、部署重大项目、发布频段计划等系列举措,推动5G快速发展。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8127
7、5G频谱、架构频传好消息 中国摆脱“跟随”角色
关键词:5G架构;频谱;
近段时间,中国5G发展不断传出好消息。6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了《公开征求对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的意见》。6月5日消息显示,3GPP正式确认5G核心网采用中国移动牵头并联合26家公司提出的SBA架构作为统一基础架构。6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5G)使用频率的意见……一系列的好消息,似乎预示中国在全球无线领域的角色改变。
两个通告目的不同
5G系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而频率规划对5G系统技术研发和应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6月5日的通告上,工信部表示研究起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该《征求意见稿》包括多个内容,如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为IMT-2020工作频段;3300~3400MHz频段的IMT-2020原则上限于室内使用。在不对在用的无线电定位业务电台产生干扰的情况下,可用于室外;3400~3600MHz频段IMT-2020系统电台不应对该频段频率许可有效期内的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产生无线电干扰。对于频率许可到期但用于卫星遥测的该频段及邻频地球站,应给予一定的保护,具体措施由IMT-2020系统运营方与相关卫星操作者协商解决。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8112
8、王晓云:5G第二阶段测试结果可喜
关键词:5G测试;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王欣)6月12日,2017年IMT-2020(5G)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5G标准与产业生态为主体,将发布IMT-2020(5G)推进组最新的研究和试验成果,推动全球统一的5G技术标准和产业生态构建,促进5G成功应用与发展。
在大会上IMT-2020(5G)推进组副主席王晓云介绍了IMT-2020(5G)推进组的工作情况和5G第二阶段测试情况。
合作更加全球化
来自于运营商、制造商、研发单位、学校等产业各方在2013年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现在已经有60个成员加入IMT-2020(5G)推进组。
据王晓云介绍,在第三届全球5G峰会上,IMT-2020(5G)推进组很多成员都有参与讨论了5G研发、频谱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这个会上,不仅是中、日、美、韩、欧洲这几个地区共同来推进5G合作,在这个会上IMT-2020(5G)推进组还和巴西5G推进组织签署了多方的谅解备忘录。“我国5G合作已经从北半球延伸到了南半球,使我国5G合作更加全球化。”王晓云如是说。
http://www.ccidcom.com/jishu/20170612/x5UgM1qoC3Zg9jnfT14y8kollk74g.html
9、2017年IMT-2020(5G)峰会:构建全球统一5G标准和产业生态
关键词:IMT-2020;5G标准
【通信产业网讯】6月12日,由IMT-2020(5G)推进组主办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在北京开幕。为期两天的大会以“5G标准与产业生态”为主题,邀请工信部领导以及数十家国内外主流移动通信和相关应用单位专家500多人参加会议讨论,并面向业界发布《5G网络技术测试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词。陈部长指出,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不仅能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高带宽的业务体验,更契合物联网大连接、广覆盖的海量应用需求,对加快生产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陈部长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加快5G统一标准制定。希望中国5G推进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国内外产业界加强跨国家、跨地区、跨企业的深度合作。二是加快5G技术研发实验。面向2020年5G商用目标,尽快突破超高速、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的5G设备、终端芯片及核心元器件的研发。三是加快5G融合创新发展。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业态为突破口,推动有条件的领域应用先行先试,为5G大规模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http://www.ccidcom.com/yaowen/20170612/3gbhok4D5WbxgmmNt14y8pw8fv548.html
二、【物联网】
1、诺基亚:拥有5G王牌,全力开拓物联网市场
关键词:诺基亚;垂直行业市场;
6月1日,诺基亚和上海贝尔依托于全球领先的技术与实践,在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发布未来重要的战略重心:在既有的运营商业务以外,全力开拓包括能源、交通、公共事业、互联网、大型企业、广电等非运营商垂直行业市场,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迎接“超本地、超移动、超大规模”的物联网时代。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主持此次发布会,并隆重介绍本次发布会的演讲人诺基亚与上海贝尔总裁王建亚、诺基亚和上海贝尔执行副总裁陶然亭和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市场传播及公共事务负责人马涛。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7469
2、NB-IoT/eMTC/LoRa正和WiFi、蓝牙、Zigbee激烈竞争?
关键词:NB-IOT;eMTC;LoRa
近日,知名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在其最新的无线连接技术市场报告中称,在物联网领域,无线局域网络解决方案正在面临着蜂窝网络和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技术的激烈竞争和威胁,在交通、物流、公用事业、能源管理、智慧建筑、工业自动化以及智慧农业等一些垂直行业中尤其如此,而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威胁效应更为明显。
不可否认,低功耗广域网络在大量场景中解决了原有局域网络存在的难点,如一些设备的功耗可以大大降低、不局限于某个固定场所的网络环境等。不过,与其说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对于局域网络技术形成激烈竞争,不如说是它弥补了局域网络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短板。从物联网整体发展角度来看,低功耗广域网络对于WiFi、蓝牙、Zigbee等局域网络形成的互补效应大大高于替代效应。
低功耗广域网络对局域网络技术发起竞争?
在近一年前NB-IoT核心协议冻结后的一段时间里,各界相关人士对物联网高度关注,不少人认为NB-IoT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原来局域网络方案为主的场景中会有大量的应用,替代原有局域网络方案。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7387
3、共享单车失控了吗?全民话题热度下的囚徒困境
关键词:共享单车;
“小样,你以为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当小品中的台词出现在现实中,穿上“马甲”的共享单车却已经让人看不清方向。上周,一款披上“黄金甲”、装上充电宝的共享单车再度成为全民话题,半小时1.5元的骑行价格也刷新了共享单车的最高单价。吐槽如潮水般涌来。“颜色不够用了”的担心在此刻显得有些滑稽,但不断涌现的新车却一再挑战经济学的生产规模边界。距离7月的共享单车正赛已经到达冲刺阶段,这辆被誉为“新经济”代表的战车将何去何从?或许是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扩张!扩张!共享单车演绎速度与激情
刚刚过去的一周,共享单车的玩家们用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速度与激情”。
如果你在上周四的早上路过北京和杭州的街头,或许已经被一款涂成“土豪金”颜色的共享单车晃晕了眼。虽然被网友吐槽颜色“丑到爆”,但这款名为“酷骑单车”的共享单车还是迅速成为全民话题。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车身涂成黑白线条的“斑马车”也在悄悄地等待时机爆发。兴奋的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颜色不够用了”的担心是否是多余的?既然市场能容得下土豪金战车的“重金属摇滚”,那么文艺小清新的糖果色单车,或是野性款的豹纹、虎纹,或许也能等到出头之日。更重要的是,将没个性的绿色版单车涂上金粉,装上充电宝,骑行单价就可以顺理成章从半小时3毛钱变成1.5元,这样的赚钱速度,能让投资人兴奋地睡不着觉。
http://www.ccidcom.com/hulianwang/20170612/1jICk2ris7W7mRQQT14y8i6f7lvv4.html
4、两大热门技术碰撞——论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区块链
【通信产业网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业务资源与物联网研究部主任工程师 罗松)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的典范,正在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生产活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普及和不断深化,人类社会正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百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也使得物联网成为当今全球技术创新最活跃、应用空间最广阔的领域之一。
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感知、行业应用相互交织,激荡融合,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新动力。区块链技术作为当前国内外的焦点技术之一,可能会对未来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产生重要影响。在物联网中如何定位和应用区块链技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一、区块链的技术与应用情况
区块链的概念首次在2008年底由化名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在比特币论坛中的论文中提出。论文中区块链技术是构建比特币数据结构与交易信息加密传输的基础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比特币的挖矿与交易。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字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从狭义上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而言,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利用智能化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相比,区块链具备3个特点:一是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二是系统集体维护;三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相对传统数据库技术,现阶段的区块链技术数据吞吐量小,读写时延较大,更适合低频率、小数据的可靠存储和处理。
http://www.ccidcom.com/jishu/20170609/HHrGSVCWVnszgmK3w14y00jwb3l9g.html
5、阿里巴巴成立首个生态化IoT联盟 将打通技术标准
关键词:IOT生态化;阿里巴巴
【通信产业网讯】在6月10日IoT合作伙伴计划大会2017(ICA)上,阿里云联合近200多家IoT产业链企业宣布成立IoT合作伙伴联盟,明确了联盟目标、工作机制和组织架构。这是去年阿里发布全球IoT生态伙伴计划后的第一次联盟大会,标志着IoT将进入生态化发展的快车道。
IoT产业已经进入爆发的临界点,但场景的碎片化令产品与服务难以互联互通,以及安全问题,都是目前影响IoT发展的最大痛点。
首届联盟理事长、阿里云IoT事业部总经理库伟在大会上表示,联盟的目标就要是建立和培育开放、互通、安全的IoT产业生态,并开放阿里巴巴的生态资源,做大做强整个IoT产业。
库伟称,为此IoT联盟将致力于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标准与生态,作为粘合剂,打通已有技术标准,撬动国际标准进而推动整个IoT行业发展。
目前联盟已经有20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涵盖了品牌厂商、芯片、模组、安全、传感器及智能家居等各种类型的IoT产业链伙伴,包括苏宁、海尔、高通、美的、金雅拓、博世、鸿雁电器、施耐德等IoT知名产业链企业。
http://www.ccidcom.com/company/20170611/zKwG6lVMz4SyeyLpJ14y6zhmivqs8.html
6、
併入軟銀 9 個月,ARM 發生了哪些改變?專訪物聯網事業群總裁 Dipesh Patel
关键词:ARM;物联网
2016 年 7 月,日本軟銀集團以 243 億英鎊(約新台幣 1.03 兆元)天價收購英國 IP 矽智財大廠 ARM 的消息,震撼全球科技圈。自從 2016 年 9 月軟銀完成收購至今,9 個多月過去了,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眼中「集團未來成長戰略的核心之一」──這塊燙金拼圖 ARM,發生了哪些變化?又面臨哪些新的挑戰?
首先,ARM 為了擴大生態圈,更積極走到台前和市場溝通。在剛落幕的 2017 台北國際電腦展中,ARM 以過去罕見的盛大規模參展,IP、物聯網兩大事業群總裁親自來台發表演說,多位高階主管輪番召開記者會、解說新產品,相當重視台灣市場。
ARM 物聯網事業群總裁 Dipesh Patel 表示,ARM 除了和研華共同布局物聯網平台外,也持續尋找潛在的台灣合作夥伴,目前鎖定三大應用領域,第一,公用事業,像是能源控制、智慧電表;第二,物流、交通等資產追蹤管理;第三,新領域互聯空間(Connected Space),像是智慧城市、智慧建築的連網設備、停車場等,在在點出 ARM 轉型的企圖。
https://technews.tw/2017/06/07/arm-dipesh-patel-interview/
7、
從車聯網到工業 4.0 智慧應用關鍵──5G 通訊的低延遲與可靠度
关键词:车联网;工业4.0;5G
電動、智慧車載及工業 4.0,成下個明星產業
推升智慧車的另一個潮流就是電動車的出現,由特斯拉在近幾年帶動的插電電動車風潮席捲了全球,其訴諸的節能減碳,綠能運輸更是人類產業未來必走的路。近期減緩氣候變遷與支持低碳經濟是全球一致的目標。
各國政府均大力支持電動車的發展,以台灣為例,政府為落實節能減碳政策,提出「智慧電動車輛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制訂補助條款,在《貨物稅條例》中增訂,若民眾購買完全以電能為動力的電動車輛(包含電動小客車、電動機車、電動公共汽車及計程車等)並完成登記,就可享貨物稅免徵優惠,期望透過補助購買電動車以擴大市場,達到節能減碳目標,並帶動電動車及關鍵零組件產業之發展。
除了汽車應用外,另外一個未來產業亮點為工業 4.0。帶入先進的感測、聯網等智慧技術進入傳統工廠內,期待提高效率與品質。目前德國與日本都將工業 4.0 視為下一代發展製造工業的目標。在工業 4.0 預定目標中,透過機器對機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的控制,智慧工廠能即時(Real-time)自行管理生產鏈、物流與操作程序,互相整合的系統在機器、資產、操作程序與物料之間建立起互動的橋樑,智慧型機器與裝置可利用校正程序,避免意料外的失誤,讓無效率的停機時間成為過去。
https://technews.tw/2017/06/05/the-low-latency-and-reliability-of-5g-communications/
三、【其他】
1、美国AI研发的七大战略
关键词:AI;研发战略
2016年,美国出台了AI研发战略规划,确定了AI发展的七大战略。其中,两项是基础战略,一是长期投资数据分析、机器人、硬件、类人AI、AI可扩展性、AI架构、理论限制、感知领域;二是“人-AI”的协作,包括具有人类意识的AI、增强人力、自然语言处理、人机界面和虚拟化。其他五项是交叉分割研发,包括:AI的道德、法律和社会影响;安全;标准和基准;数据集和环境;具有AI能力的劳动力。
对AI研发进行长期投资
AI研究投资应是从长期看有潜在收益的领域,高风险的研究,往往有高回报,收益可能是5年、10年或更长时间才会显现。
美国对于AI研发投资的重点主要有:
1、推进以数据为中心的知识发现方法论研发——通过对智能数据的了解和知识发现,可建立许多基础性新工具和技术。开发更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需要进一步开发和识别隐藏在大数据中的所有有用信息。
2、提高AI系统的感知能力——感知是智能系统进入世界的窗口。人的感知通过传感器和算法的适当结合,可得到很大的改善,使AI系统可与人更有效的合作。
3、了解AI的理论能力和局限性——虽然许多AI算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挑战,但我们对AI的理论能力和局限性理解有限,需要加大投入了解AI的理论和破解局限性。
4、追求广义人工智能研究——建立系统,在广泛的认知领域展现人类智力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包括学习、语言、感知、推理、创造力和规划。
5、开发可扩展的AI系统——AI系统组和网络可以协调或自主协作执行任务,多AI系统的开发和使用面临重大的研究挑战。这种系统的规划、协调、控制和可扩展性必须快速、实时、适当环境的变化。
6、培育类人AI研究——类人AI,需要系统以人类可理解的方式解释自己,这引出了新一代的智能系统。
7、开发能力更强和更可靠的机器人——机器人在认知和推理方面需改善,与物理世界实现互动。提高适应和学习能力,可扩展机器人的技能,包括机器人团队和与人的合作。
8、创建AI以改进“硬件-硬件”的改善可使AI系统能力更强,同时,AI系统也可以改进。
http://www.txxxb.com/a/qianyanguancha/20170531/5757.html
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CTO童文:激活5G生命力之路
关键词:华为;5G
我们非常高兴今天2017年IMT-2020(5G)峰会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顶尖的活动,我们也知道IMT-2020(5G)推进组是5G的一个主要的驱动机构,也是主要的推动5G全球标准一致化统一的机构之一,推动了5G的创新和5G技术的验证。可以看到,在过去四年,华为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企业,参加了中国的5G测试,以及在日本、韩国、欧洲、北美的5G的测试活动,可以说我们目前在IMT-2020(5G)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推进组是5G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我们也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才让5G成为现实,现在我们要采取行动,把5G推向市场。当前,全球5G的发展也在加速,从去年以来标准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而且是分阶段来推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最终会有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出来,它会跟得上创新的步伐。
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跟大家谈一谈再回到初心看看5G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短期的商业的活动还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来看待5G的发展。5G最终是要建立一个基于统一标准的统一网络,来改善所有的行业、影响所有的行业。再回到今天我们的话题,主要有两个支柱来支持5G愿景的发展:一个是统一的空口,第二个是新的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技术,它会使网络的生命周期获得极大的加强,而且网络的灵活性也会更大,也会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并且是未来20年甚至25年内唯一的平台。请大家记住,这是两个支柱或者叫两个基础,支撑着我们对未来5G的发展。然后是5G的机会,它不是一个移动网络的升级,或者是新的移动宽带网络使用互联网来连接彼此,它要比这个概念大得多,它是跨行业数字传输的融合,所以5G正处在一个很好的时期,来完成这一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涉及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不是之前我们讲到的CT,甚至比现在我们谈的ICT还要大,它将会是更大的一个生态系统。所以5G是更加充满活力的、更具创新的一个技术,它的市场更大,它的生态系统更具生命力,寿命会更长。这是和之前的移动网络不一样的地方。
http://www.36share.com/?/article/1454
3、你想知道的eRAN11.1,全在这里了
关键词:华为;4.5G
移动应用正发生巨大变化,目前移动高清视频(2K、4K)正加速普及,用户期待随时随地的高清语音和视频体验;安全城市、万物互联等也成为公众瞩目的热点。4.5G应运而生,是LTE持续演进的方向和目标,是通往5G的必由之路。4.5G在三大领域(Gbps、体验4.0、Connection+)的创新将帮助运营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提升MBB用户体验,同时拓展全新业务和垂直行业,探索更大的商业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怎么才能享受4.5G时代呢?eRAN11.1,是迈向4.5G的关键一步 MBB速率进入千兆级随时沉浸式体验虚拟变现实天涯变咫尺……
准备好了吗?
eRAN11.1带你飞到4.5G的最前沿。
eMIMO,让4T4R网络容量增益较业界翻倍
4T4R(下行4通道多路收发)技术是网络实现Gbps的关键技术,是应对网络长期演进,容量飞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产业链也日趋成熟,华为在2016年发布全球首款支持FDD 4x4 MIMO的CPE。同时,华为独创的eMIMO解决方案,让运营商的4T4R网络,无需等待4R终端,基于现网存量2R终端即可获取远高于业界水平的网络容量增益。
Enhanced 256QAM,让256QAM室内走向室外
频谱是运营商最宝贵的资产,运营商迫切希望最大化频谱效率。下行256QAM技术较下行64QAM最大可提升30%以上的频谱效率。但是256QAM对于信号质量要求较为苛刻,因此如何扩大其室外生效区域,以及如何让256QAM用户的性能最大化,成为256QAM领域的关键所在。华为增强型256QAM解决方案使256QAM的生效范围提升数倍;另一方面,使256QAM用户的平均增益也成倍提升。
http://www.36share.com/?/article/1087
4、华为要做全场景连接的大一统者,PC沿手机之路前进
关键词:华为;全场景连接
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手机巨头华为却逆势而行,宣布大举进军PC市场。6月7日,华为在上海宣布在国内正式推出三款 MateBook 系列笔记本电脑。 此前,华为已在柏林举行了MateBook 系列笔记本电脑全球发布会。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销量在2015年下滑了8%,在2016年又下滑了6.2%,2017年的销量最多和2016年持平,个人电脑市场的整合压力将在2020年之前都将进一步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为何还高调杀入?
华为为何进军PC市场
一年之前的MWC上,华为推出MateBook,宣布正式进军PC市场,余承东在Matebook推出时扬言“华为在PC市场也要做第一”。
但华为还是意无反顾的推出了第二代的MateBook, 这一次,不仅有华为MateBook E二合一笔记本,更有针对商务人士的华为MateBook X和针对学生群体的华为MateBook D,华为宣称,这次发布,是华为推进全场景连接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华为的一次完美转身。
http://www.ip-solutions.se/en/training/scheduled-trainings/lte/lte-hetnet-and-small-cells/
5、IEEE童美松:中国要加强AI、5G芯片研究
关键词:AI;5G芯片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第三届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以下简称CESA)于6月9日在上海落下帷幕。2016年,虚拟现实火爆CESA全场,抢尽风头。今年,继AlphaGo史诗级对弈,人工智能以高超性能碾压对手,震惊全球。所以人工智能AI也备受CESA展示企业关注。
全球最大的专业科技人员组织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在本次CES Asia设立了“IEEE观察室”,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有幸采访了童美松博士,就CES展示内容、5G产业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在采访中,他特别指出了中国科技产业在人工智能、5G芯片等领域研究的不足,表达了对国产技术研究的期待。
童美松是IEEE高级会员、IEEE天线与传播学会上海分会主席,美国电磁学学会(EMA) Fellow,同济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特聘教授。他长期致力于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研究,其中涉及5G通信、天线技术、集成电路芯片研发、电磁兼容等。
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08179
6、上网伪装成定向业务,运营商被盗用大量流量
关键词:定向上网;流量盗用
打不死的“免流”愈演愈烈,利用运营商计费规则漏洞实现无限流量上网的消费者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而消费者所需支付的成本远低于最低价的4G套餐,甚至免费。
“运营商有很多定向业务是免流量的,比如访问网上营业厅不扣流量费,跟部分互联网公司合作的音乐、视频、直播业务也可以无限流量访问。”在南方某省高校就读的滑小稽(化名)曾经是一名“免流”从业者,“对很多人来说,流量还是太贵了,所以就有人研究这些无限流量业务。然后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代码,把上网行为伪装成各种定向业务,运营商的系统就会把你的正常上网纳入无限流量业务规则,不扣流量。”
2016年,滑小稽因为“流量太贵”开始自己搭建免流应用,后又在部分QQ群中共享了这款软件,“有50-80个学生用了这个软件,每个月使用流量总量约200-300G。”滑小稽告诉记者:“并没有什么门槛,唯一的成本就是在腾讯、阿里上买的云服务器,代码很多论坛都是公开免费的,很多人都可以做。”2016年,免流软件大规模爆发,初具规模的软件供应商甚至通过QQ、淘宝、百度贴吧公开招募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加盟。
http://www.ccidcom.com/yaowen/20170609/ixpRg4Q1fnK7SjCYa14xz6eghsx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