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散文 “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散文作品——《小康桌上忆端午》

小编 23 0

“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散文作品——《小康桌上忆端午》

欧洲杯散文 “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散文作品——《小康桌上忆端午》

小康桌上忆端午

文/张丽华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有腌鸡蛋的习俗。看着桌上成堆的粽子和满盆煮熟的鸡鸭鹅蛋,我思绪万千,感慨连连。

记得过去的端午节,尽管家里养了不少鸡鸭,产了一筐筐的蛋,可这些蛋却成了当时贴济全家人生活费和学生学杂费的财源。好像八项支出都在等着以蛋换钱呢。所以,每年端午节的鸡蛋,只能象征性的腌点。端午节那天早上,母亲捞出腌蛋煮熟,然后开始给孩子们分,每人最多2-3个。父母呢弄好了能吃上一个,有时甚至根本品不到腌蛋的味道。孩子们将分到手的鸡蛋,惜之为宝,反复在手里摩挲着,谁也不舍得一两次吃掉,各自保留了好几天。贫困的端午节,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心中,被吊着胃口的两三个鸡蛋,过的是那么期盼、获得、快乐而又绵长。

粽子呢,相比鸡蛋好似宽松了许多。虽不能可劲吃,但不像鸡蛋那样按人分。然而,蘸粽子的糖却成了金贵品。一是没钱买,二是有钱也买不到。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糖是凭购货本限购的东西。不像现在,把剥开的粽子放在糖堆里打滚,等它穿上满身白纱袍后,再大饱其香甜之口福。记得我们当年吃粽子之前,母亲每次都是用羹匙谨慎地取少许白沙糖,然后倒上半碗凉白开水,因为八九口人,倒少了不够用啊。然后把溶化的糖水碗放到桌上,用来蘸粽子吃。这糖水呀被稀释的刚有点甜味。有时遇到红糖,由于没有沙性,往往都是粘成一堆堆固体,用凉白开不好溶化,母亲就用刚开锅的粥米汤作溶剂。红糖水看起来要比白糖水稠了许多,但甜度依旧。因为稠的不是糖,而是来源于米汤。再说剥完的粽叶,绝不可扔掉。要泡进一个大盆里,认真的洗净、展平后,学着刚买来的样子,捆成一把一把的,排在一个平面上,再用大木板或石板压平风干后,吊到高处保存,留着来年端午节复用,粽绳呢当然也一并洗净留用。我们都知道,粽叶吃的就是它的那种香味,只有当年采摘的新叶味道才浓厚,隔年的陈叶香气会挥发掉的,更何况经过煮泡过的粽叶,本身的香味已经所剩无几。但省钱为妙,也只好如此,起码还能起个包皮作用,又使那残存的些许余香利用的更加充分。

朋友,当你望着如今小康端午节丰盛的餐桌,被美味饱和的胃口,腻的实在不知道吃什么才好的时侯,是不是觉得我的故事好玩笑呢?

牢记初心苦,倍觉今日甜啊。

残垣断壁有灵

当我走进北京圆明园,站在西洋楼遗址的时候,游兴大煞,整个身心完全被眼前那满地残石断壁的惨景所淹没。顷刻间,石堆上空硝烟弥漫,烈火熊熊,弹石横飞。摧天毁地的炮声、石裂声和坍塌声不绝于耳。眼前到处是蜂拥而上的英法强盗们兜揣衣裹、手携怀揣的窃影。一夜间,园中的无数珍宝被两大盗贼恶狼般的吞噬。那些被撑得气喘不跌的强盗们,面对眼前难以拿走的大量遗宝,仍垂涎三尺,用枪托棍棒掀翻、砸碎的损毁来满足他们膨胀的贪欲。不能用手直接摧毁的便借助炮轰和焚烧。一个由大清历经几代帝王营建了150多年融宫廷的雍容华贵、江南水乡的委婉多姿、欧洲之典雅、东方之大气为一体、曾被西方人誉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幻境般无可媲美的万园之园、其宝藏曾被西方人称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博物馆的皇家宫苑,如此被束手无策的清王朝眼睁睁、活生生地葬送。

此刻,我直觉得有眼难睁、有脚难落,眼前的一切好像刚刚发生过。我俯下身去,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横七竖八躺在那里的一块块断柱碎碑,裂缝中好像渗着殷殷鲜血,似乎听到它们用痛苦的呻吟告诫后人:看到了吗,这就是大清的无能,民族的耻辱。记住这历史的教训吧,落后就要挨打。看着它们身上残留着当年精雕细刻的花纹,似乎看到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璀璨之光。从一个个坍塌落地的人字形石堆中,似乎感到了当时它们是怎样用顽强的毅力支撑、支撑再支撑,直至力不付支地瘫折落地,依然搭成人字形。这意味着: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摧不垮的,炎黄子孙无穷无尽。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之花不会就此凋谢,新的曙光早已从东方冉冉升起!

作者简介:

张丽华 ,女,1958年出生。籍贯:河北抚宁,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诗刊子曰诗社社员、河北省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诗词学会、作家协会会员。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 ,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截稿日期: 2024年3月31日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白杨原创散文」不再困惑(写于2016年欧洲杯时,20214修改)

欧洲杯散文 “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散文作品——《小康桌上忆端午》 欧洲杯散文 “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散文作品——《小康桌上忆端午》

四年前的欧洲杯半决赛,德国队被意大利队淘汰,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困惑。那时凭着一股子感性投入看比赛,心目中德国队常胜将军的位置是无可替代的。没想到,今年的欧洲杯,德国队再次栽倒在半决赛路上。遗憾袭来酸楚难眠,眼前一帧帧画面回放,我扫描赛事链接生活审视遗憾,心中不再困惑。

我一直钟情于德国足球。主帅勒夫的绅士风度,老将克洛泽的潇洒空翻,门将诺伊尔的生死扑救,队员们巴西世界杯上的密切配合……都在心中烙上深刻印记。这次德国队不敌东道主,虽未影响我对德国战车的由衷喜爱,但因低级错误重犯而被淘汰,着实让我遗憾。作为一只训练有素的足球强队,禁区防守不必要的手球犯规,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正是太多的意想不到,让这届欧洲杯多了看点,也留给人更多思虑。葡萄牙因祸得福进决赛,输球似乎在情理之中却意外夺杯,不遗憾;“鱼腩”摇身变豪强,令人惊看足球世界风云变换,不遗憾。而德国队痛失决赛机会,与英格兰被冰岛封杀、法国队家门口失杯一样,都实属遗憾。造成遗憾的原因,将带给人们不止息的思索。

老牌劲旅英格兰,此次欧洲杯遇强不强,遇弱也不强,最后大意失荆州败于冰岛;法国队战胜公认最强大的德国队,决赛中遇C罗过早缺阵,自认为冠军非法莫属,结果反被葡萄牙打败。我以为,这些传统强队之所以轮番败北,其实并非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我想,或许来自中国汉代的兵法箴言:骄兵必败,同样也适用于这些欧洲劲旅吧。德意之战前,勒夫曾预言“明天胜者有机会成为冠军”,言外之意,似乎除了意大利,没有谁能阻挡德国的夺冠之路。过于自负,这一人性弱点,存在普通人身上,会使其跌于泥淖不自知,存在征战者身上,败何足怪?

也许有人会说,德国队被法国淘汰的主要原因,是戈麦斯和赫迪拉因伤无缘半决赛,大伤德国队元气。但C罗基本缺阵的葡萄牙队,在几乎没人看好的情况下,不是绝杀了东道主吗? 葡萄牙队贯以名球星为中心而战,这届欧洲杯上,前面几场比赛虽众星捧月却都成绩平平,可C罗提前退场的决赛中,主帅及时排兵布阵,整个队伍打得稳健而有章法,令人刮目相看。这说明赢球靠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并非仅凭某个人的力量。当队员因禁区防守不必要的手球把点球机会送给意大利后,勒夫是否该及时提醒所有队员?那么接下来与法国对阵,施魏因施泰格也许会将扬起的手臂及时收回,不把点球机会赐给东道主了。假如,厄齐尔、穆勒等每个队员都能拧紧发条,密切配合,那德国战车也定是所向无敌。

作为一位知名主教练,勒夫面对欧洲杯扩军曾颇有微词,似乎是扩军导致强队进球不畅,影响了赛事观赏质量。其实,早在2002世界杯上,德国队面对顽强抵抗的沙特队,照样是大比分胜出。我想,把进球率低归罪于扩军,似乎有些牵强,球队的竞技状态至关重要。人不怕犯错,不怕跌跤,勇敢审视自己,才是阳光心态,才是绅士风度。面对这次德国队失利,主帅是否该深思一下?

我坦言,作为一个初级球迷,这样对世界顶级赛事、大牌球星和教练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似乎有些不量力,但我确实是打心里喜欢足球。我固执地认为,对足球爱得越深期望越高,越苛求心中的完美,这权且是我对爱无极限的另类诠释吧。真爱足球就会全身心融入,倘若是赶时尚凑热闹,只看输赢知其然,不仅丢了爱的本真,恐怕连初级球迷的资格都得打折。

这届欧洲杯固然给我留下了遗憾,但遗憾终究是暂时的,足球的魅力却是永恒的。对于真正的足球汉子来说,一场比赛的胜负不足为惜。相信只要以感性情怀去投入,理性心态去面对,跌倒了定会爬起从头再来。足球赛场如此,人生赛场又何尝不如此呢。

(原创散文)我的足球情结

(原创散文)

我的足球情结

因为记错了时间,今天两点多醒来,想看欧洲杯,意大利与英格兰凌晨三点的决赛,熟料时间是在明天。在遗憾之余,也睡意全无,索性聊聊这些年与足球结下的情缘。

说实话,我是喜欢静不喜欢动的人。上中学时是班主任眼里的宠儿,因为年龄最小,加上语文好一些,出墙报,办文学社,没少出了风头。有一年春天,班级里举办运动会,体育老师突发奇想,非让我们几个“文学青年”与高高大大的女同学来一场,男女足球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我和其他班级里十几名男同学,在足球场上连滚带爬,扯胳膊搂腰,硬是让女同学们灌了个9比0,那场男女同学足球赛成为全校师生的笑谈,也是我青春期对足球的阴影。

不过从心里还是挺佩服那些学姐们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足球的热爱近乎着迷。虽然对越位,阵型才刚知道些皮毛,但依然挡不住心中的那份狂热。不仅对容志行,贾秀全,迟尚斌,古广明,范志毅等等,还有女足的孙文,这些名将耳熟能详,凡是有男女国足的比赛,逢场必看,逢场必听。一台黑白电视机,只要有比赛,在家里便成了我的专属。每当听到宋世雄老师那亲切而熟悉的声音,我像打鸡血一样兴奋。

有一年意大利举办足球世界杯,正赶上家里收麦季节,每天凌晨一,两点钟爬起来看比赛,(虽然没有中国队的影子),但心中依然热情不减,整个麦季,我始终沉浸在兴奋和疲惫的交替之中,因为熬夜看球,下田收麦毕竟会打不起精神,为此,父母和妻子没少唠叨埋怨。

公元2002年,韩国举办世界杯,米卢带领中国队第一次杀进了决赛圈。在决赛时,三场皆负,一球未进,留下了“三场三声长叹,九球九曲悲歌”的感慨,但是那一年永远定格在中国男足的发展史上,也是我和球迷们最幸福的一年。

每年的中超联赛,只要有山东泰山队,也是逢场必看。前年夏天,有同事盛情相邀,去省城济南看球,进入偌大的体育场,立刻被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感染并震撼,激情时刻,也忍不住站起身子,手舞足蹈,声嘶力竭的为泰山队加油助威起来。

今年中国男足在“铁子”的带领下,杀进了亚洲12强,再一次点燃了国人和众多球迷心中的渴望。几场比赛,每场不漏,为男足的小伙子们在荧屏前欢呼雀跃。最爽最火的是中国男足与叙利亚进行的那场比赛,我们五,六个老男人相约练摊,摊主也是个球迷,专门弄了一台电视机,我们喝鲜啤,撸大串,看男足,也不顾风雅,脱光了膀子,为中国队进球而欢呼,那一刻仿佛也忘掉了年龄和时间了。

如果一个男人爱上了足球,必定是一辈子的事。

三十年时光荏苒,心中不变的那份足球情结依然鲜活,生动,依然痴心不改。妻子常常觉得不解,二十几个大男人,围着一个足球踢来踢去,有啥意思?其实对于足球的理解,我以为既简单也复杂,既浅淡也厚重。每一个人能从那绿茵场上的厮杀中,读懂一些人生的妙趣,甚或领悟一番人生的哲理,无关胜负,无关悲喜,这也就足够舒心慰怀了。

2021年7月11日凌晨四点于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