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洪灾是哪一年?
1988年7月,正值酷暑,久旱无雨, 29日,宁海上空出现东风波低压云团,雨水自天而降,洪荒却在无形中形成。宁海南临三门湾,北枕象山港,西部是一片连绵的群山,最高山峰达海拔945米,这儿历来是浙东的暴雨中心之一。
县境内四大溪流——凫溪、白溪、青溪、中堡溪。这些溪流单独入海,自成体系。在当时,宁海的水力资源丰富,但仅开发8%左右,水利设施以中小型水库为主。这些水库蓄水量小,削减洪峰能力较低。杨梅岭水库,集雨面积176平方公里,库容量才1100万立方米。白溪支流洋溪上的黄坛水库集雨面积114平方公里,库容量为480万立方米。
这场本是人们翘首企盼的雨,却变得桀骜不驯起来。暴戾的雨点从7月29日16时开始,持续到30日23时渐止。几大溪流同时山洪暴发,形成特大洪水。全县七区一镇(城关镇)除长街区之外,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水车乡、越溪乡、城郊乡等13个乡(镇)受灾最为严重,全县902个村庄中受淹656个,其中严重被洪水围困的有195个;受淹6万多户计24.3万人;其中严重受淹36891户,12万人;死亡167人(不包括外县籍9人),伤418人;冲毁楼房2470间;平房1500间;经济损失4.2亿元,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
三大天灾是什么意思?
三大天灾指的是地震、海啸、风暴。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风暴泛指强烈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的天气过程,特指伴有强风或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龙卷风、雷 暴、低气压、寒潮等强烈天气系流造成的大风暴雨。
中国有几个雷州半岛?
中国就一个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因古雷州府辖地而得名,中国第三大半岛,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雷州半岛犹如一条巨龙冲向南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雷州半岛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40~70公里,全境面积13225平方公里[1]。
雷州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北缘,地形地势比较平缓,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接南海,西频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对峙,春季潮湿多阴雨,夏季多阵雨或雷阵雨,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秋季多台风,冬季温和干燥,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气温22.5℃,1月平均气温14℃,8月平均气温29℃,5~8月为雨季,9月为暴雨鼎盛期,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年平均降水量1417~1804毫米,年平均风速3米每秒。年平均登陆台风2~3个。半岛东侧沿海为不规则半日潮,西侧沿海为规则全日潮。[2]
雷州半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半岛,雷州半岛是雷州民系的根据地,亦是雷州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天下雷州人的精神象征所系之处。它背靠厚重的大陆,力拔千钧;面朝蔚蓝的大海,俯览华夏。聚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滋润万物。半岛以雷州方言、雷州换鼓、雷州石狗、醒狮、人龙舞、傩舞等诸多文化内容为载体,构建了独特的人文地理范围。
中国只有一个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祖国宝岛海南相望。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面积8888平方公里。雷州半岛以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歌、雷剧、雷州石狗、醒狮、人龙舞、傩舞等诸多文化内容为载体,构建了独特的人文地理范围。“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