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的足球梦想,巴西沙佩科恩斯足球队空难事件
在世界足球史上,曾发生过数起涉及足球队的空难事件,几乎摧毁了整支队伍。许多正处在职业生涯黄金期的知名球员因此折戟,有的甚至英年早逝,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今天的内容要为大家讲述发生在2016年的巴西沙佩科恩斯足球俱乐部的包机航班事故,这起事件由于飞行员的草率和不负责的行为,造成了迄今为止体育领域伤亡最惨重的一起空难事故。
本文绝大多数配图来自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空中浩劫》S19E09的截图,《空中浩劫》是一部由演员演绎以还原真实航空事故为题材的系列纪录片。
2016年11月29日黄昏时分,玻利维亚圣克鲁斯机场,拉米亚航空2933号航班准备起飞前往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
这架航班是一趟包机航班,机上搭载的是巴西沙佩科恩斯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以及球队相关工作人员。机上共搭载了77人,其中包括了9名机组成员。
沙佩科是一座位于巴西圣保罗西南面的小城市。沙佩科恩斯则是驻扎在这座小城的一支寂寂无名的小球会。
在2012年之前,沙佩科恩斯还是一支混迹于巴西低级别联赛的弱旅。但在2012~2014三年间,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小球队突然发力,完成三级跳一跃升上巴甲,成为巴西乃至南美足坛的一支名副其实的黑马。
并且在2016年赛季的南美球会杯上,沙佩科恩斯连克强敌,一举杀入了决赛。
而这次航班,沙佩科恩斯正是搭包机前往哥伦比亚麦德林,去那里参加与哥伦比亚国民竞技队的南美球会杯决赛。
球队从一家名为拉米亚的小型航空公司租赁了一架包机搭载球员们前往哥伦比亚参加此次南美球会杯决赛。
拉米亚航空于2009年创立于委内瑞拉,后来由于无法在委内瑞拉民航局取得航空运营执照,于是管理层决定将公司迁往玻利维亚,并在2016年获颁玻利维亚民航局永久民航运营执照。
这两位是当班的飞行员。
机长名叫米格尔·奎罗加,副驾驶名叫费尔南多·戈伊蒂亚。两位都拥有超过6000小时的飞行经历,可以说都是非常资深的飞行员了。
坐在观察员座位上的是一位美女小姐姐,她名叫希希·阿里亚斯。
飞机于傍晚时分从玻利维亚圣克鲁斯机场起飞。
目的地是远在2600公里之外的哥伦比亚里奥内格罗机场,总飞行时间大约四个半小时。抵达里奥内格罗后,球队再搭乘包车前往比赛举办地麦德林。
执飞的机型是英国宇航BAe-146客机,注册号CP-2933,1999年出厂。
BAe-146是英国航宇公司研制的一款四发动机短程喷气式支线飞机,多见于欧洲航司,历史上总共生产了387架,是英国最成功的民用航空客机项目。
飞机从起飞、巡航再到飞抵目的地上空,整个过程都非常平稳。
客舱内,球员们有的在聊着天,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在玩着手机,个个神情泰然自若,从他们身上丝毫感觉不到大赛即将来临前的那种紧张感。
飞机快要抵达目的地里奥内格罗机场上空的时候,副驾驶戈伊蒂亚开始呼叫机场塔台管制员。
由于里奥内格罗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可供起降,因此很多时候尤其高峰时段,抵达的飞机需要排队盘旋等待。沙佩科恩斯队的这架包机航班自然也不例外。
机长塔台的管制员在接收到来自副驾驶的呼叫后,指示飞机下降到23000英尺盘旋等待。这时候,机场周围有多架飞机也在盘旋等待塔台给出的降落指令。
接到塔台的指令后,沙佩科恩斯队的包机在一个名为GEMLI的导航点上空盘旋待命。
若干分钟后,意外情况发生了。
包机航班向塔台呼叫,请求优先降落,原因是飞机油量报警。
这一请求尽管让塔台的管制员大姐有些措手不及,但她在接到飞机的紧急呼叫后,就立刻开始调度周围其他的飞机腾出空域,并要求沙佩科恩斯队的包机航班维持航向等待下降许可。
另外一边,飞行员赶紧通知客舱乘务员做好降落准备。客舱内,安全指示灯等忽然亮起。
接着,飞行员再次呼叫塔台,请求雷达引导进近。
塔台的空管大姐告诉他们,你们下方空域还未清空,并且机场跑道正在检查,让他们继续待命。
这位空管大姐也许并不知道飞机上的情况有多紧急。因为在她看来这架航班才刚刚发出油量告急的呼叫没多久,按理说至少应该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然而驾驶舱内,燃油警报持续响起,情况似乎变得越来越糟糕,谁都不知道飞机是否会在下一秒因燃油耗尽而失去动力。
两位飞行员焦急万分,他们再一次呼叫塔台,请求雷达引导进近,并且要求立刻降落。
在接到这次呼叫请求后,我们的空管大姐立马给飞机清出了一条进近航路:要求飞机右转后下降。
然而飞行员却并没有理会塔台给出的指令,大幅向左转,并快速下高,径直朝跑道的方向飞去。由于飞行员没有遵从空管员的指令,贸然闯入了其他飞机的空域,在下降的过程中,还差点和另一架哥伦比亚航空的飞机相撞。
飞行员的这一做法无疑是拿整架飞机上所有人的性命在做一次赌博。
没过多久,引擎停止了轰鸣。
客舱里所有灯光也随之熄灭,球员们能明显感到飞机正在快速下降。他们似乎开始意识到了飞机出了问题。
飞机燃油耗尽,电路彻底失效,两位飞行员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副驾驶戈伊蒂亚不停地呼叫塔台,要求塔台提供跑道方位并引导飞机进近。
这时地面上跑道已清空,消防车都已待命。但糟糕的是飞机忽然从塔台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空管无法通过雷达来引导飞机降落了。
失去了雷达引导的飞机,如同一只被蒙上了双眼的鸟儿,在茫茫黑夜中迷失了方向。飞行员眼看着高度越来越低,却又无能为力。
飞机撞上一片树林,机身解体。由于飞机燃油耗尽,因而现场并没有爆炸起火。
塔台的空管员大姐莫里娜后来多次呼叫飞机,均没有得到应答,飞机的雷达信号和通讯相继中断,莫里娜此时意识到飞机可能出事了。由于事情出在了自己的管辖范围,这令她感到惴惴不安。
救援行动随即展开,救援队抵达飞机失事现场后发现绝大多数机上人员已经遇难,不过仍有若干人尚有生命体征,他们被立马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最终,这起事故导致70人遇难,不过仍有7人奇迹生还。生还的7人当中包括了4名沙佩科恩斯队的球员。
这起事故成为了世界体育史上伤亡最惨痛的事故之一。
天亮后,坠机现场完整呈现出来,飞机是撞上了海拔2652米的赛罗格多山的山峰后解体的。
飞机被撞得四分五裂,残骸洒落一地。
第二天一早,事故调查组便进驻坠机现场。这次事故调查由哥伦比亚航空调查组(GRIAA)领衔,并非我们平时所熟悉的NTSB。
由于涉事的飞机上搭载了巴西著名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因而这次事件格外受到公众的关注,这也让调查组倍感压力。
坠机地点距离机场跑道仅有10英里,甚至从坠机地点的山坡上就能远眺到机场跑道。
从现场残骸来看,飞机的襟翼和起落架都已经放下,显然飞机已经做好降落的准备了,但为何连这短短的10英里都坚持不到了?
调查员发现坠机现场的残骸几乎没有烧焦的迹象,而且闻上去只有一股非常淡的油气味道,这似乎不太合乎常理。因为按理来讲,一架飞机就算快要降落的时候,油箱里应该也剩余一定的燃油。因而飞机坠毁后会爆炸起火,残骸会有灼烧过的痕迹,而且会留有一定的燃油气味。
没过多久,调查员就找到了飞机的仪表盘残骸。仪表盘上燃油表指针定格在了0位上。这个线索更加让调查员相信,飞机是因为燃油耗尽而坠机的。
这一发现令调查员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种级别的民航客机在飞行途中燃油耗尽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接着调查员相继找到了飞机四台引擎的残骸,通过对引擎残骸检查,调查员发现引擎在飞机失事前没有任何着火或是失效的迹象,也就是说引擎在燃油耗尽前是正常运作的。这一线索也足以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飞机是因为燃油耗尽而坠毁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飞机会在未抵达终点之前就用尽了燃油?难道是漏油了?是人为事故还是机械故障?这个便是调查员接下来要解开的谜团。
飞机的两个黑匣子很快被找到,它们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飞机失事后,有媒体煽风点火将矛头指向了当晚当班的机场空管员莫里娜,说是由于她的工作疏忽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莫里娜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还遭到了人身攻击和威胁。
因而调查员在第一时间找到了莫里娜,向她询问当晚的情况。莫里娜告诉调查员当晚有好几架飞机几乎同时抵达机场上空,包括了失事的沙佩科恩斯队的包机航班。由于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因此这些到达的航班只能在指定空域盘旋等待空管员给出进近指令。
调查员追问莫里娜,既然球队的包机航班发出了油量紧急的求救信号,那你为什么没有安排他们优先降落呢?
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莫里娜露出了一脸委屈。
她告诉调查员在接到飞机的紧急呼叫后,她就立马开始清空附近空域,并请求出动消防车和救护车。但谁知道这架飞机前脚刚跟你说油量告急,后脚没过几分钟就燃油耗尽坠毁了,没有一点预兆。正常人都至少提前个半小时发通知,空管准备也得需要点儿时间吧。哪儿有等油快用完了才发通知的?这飞行员也太不靠谱了吧!空管大姐表示这锅她不背。
听了莫里娜的这一番表示调查员也开始有些疑惑了,于是他们首先从飞行员和空管在最后18分钟的通信对话录音着手。
听完空管的录音后,调查员发现球队包机航班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没有通报油量紧急的问题,只是和空管员确认了盘旋等候的指令。直到盘旋等待了7分钟后,才通知地面飞机油量告急请求优先降落,但并没有告诉地面飞机情况非常紧急。而且整个过程中,飞行员一直保持着非常平和的语气,完全听不出来是遭遇紧急情况的样子。
后来空管员莫里娜为飞机清出了一条航路,并向飞机发出右转的指令,但飞行员并没有遵守空管的指令而是擅自向左转并开始下降,这当中还险些和另外一架正常飞行的飞机相撞。
通过这段录音调查员发现,空管员莫里娜为了帮助这架飞机脱险把她应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也就是说莫里娜的确是按照标准程序来处理这件事了,她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做错什么。
同时这也让调查员再生疑惑。
按理说,飞机在油量不足的时候,就会发出警报声,也就是早在飞机盘旋等待之前就已经油量报警了,这时候飞行员的正确做法是发出Mayday呼叫信号通知地面自己遭遇了紧急情况。但为何当班的两位飞行员直到盘旋了七分钟后,才告知地面飞机油量告急?难道飞机的燃油报警系统出了问题?抑或是漏油了?
于是,调查员开始调取飞机其中一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里的飞行数据,试图从这里面寻找答案。
BAe-146有三个主油箱,中央油箱和两个机翼油箱,中央油箱不断地向机翼油箱供油,然后再由机翼油箱源源不断地向四台发动机输送燃油。
通过分析飞行数据记录器里的燃油流量数据,调查员发现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油流量非常稳定,并没有什么异常状况,这说明了飞机并没有发生漏油的情况。
接下来调查员继续分析燃油警报系统的相关数据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情况。
晚上9:15的时候飞机就已经发出油量过低警报了。但是当班的飞行员是在晚上9:52的时候才通知塔台飞机油量告急,请求优先降落的。
9:15分的时候飞机的位置距离里奥内格罗机场大概还有290公里,他们理应在这个时候发出紧急呼叫,然后在大约120公里之外的波哥大机场降落的。
然而两位飞行员却没有这么做,而是足足再飞了将近半小时进入到了里奥内格罗机场空域盘旋等候进近,而且在盘旋等待了七分钟之后才向地面报告油量告急。这显然是不符合规定的。
而根据飞机制造商的说明,BAe-146飞机在出现油量告急警报之后一般只能再坚持飞行大约不到半小时。
显然问题出在两位飞行员这里,为什么他们不在飞机发出油量告急警报之后立即申请备降?为何他们又坚持再飞了半小时,居然还同意了空管盘旋等待的指令?难道他们是没有看到或听见油量报警吗?又或是飞机的油量警报出了问题?
调查员又继续分析了飞行数据记录器提供的其他飞行数据,然后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在飞机发出油量过低警报后大约40分钟,飞机由于油量耗尽而失去动力。这时飞机的高度在大约16000英尺(4877米),而此时飞机距离里奥内格罗机场还有24公里。而飞机坠毁地点的那座山峰只有2650米高,原本飞机是完全能够凭借滑翔飞越那座山峰并坚持到机场迫降的。
但是两位飞行员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也许他们担心发动机熄火后液压系统失去动力,无法打开襟翼放下起落架,因此他们在燃油耗尽发动机熄火前,也就是高度大约18000米的时候就早早打开了襟翼并放下了起落架。这个举动极大地增加了飞行阻力,使飞机高度损失得更快了,以致于最后飞机没能坚持滑翔到机场迫降而是坠毁在山坡上。
为何两位飞行员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原本一条条活路都硬生生地被自己给堵死,这令调查员感到非常惊讶。
为了搞清楚两位飞行员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调查员接下来准备研究驾驶舱的录音。但当他们想要从两个黑匣子之一的驾驶语音记录器里提取录音时,却发现临近坠机前的很长一段驾驶舱录音不知道什么原因缺失了,驾驶舱里飞行员之间到底说了什么也就无从得知,这无疑给调查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无奈之下,调查员只好另辟蹊径,从两位飞行员的培训记录去寻找有价值的线索。而两位飞行员近期都刚好接受并通过了BAe-146飞行熟练度的测试。
翻开机长米格尔·奎罗加的培训记录,考官在评语中指出的一项弱点引起了调查员的注意:“遭遇紧急情况时,请预留一定的时间来做准备。”
翻阅了副驾驶费尔南多·戈伊蒂亚的培训记录,考官在观察了他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后给出一段点评同样引起了调查员的注意:“在遭遇紧急情况时,须及时与空管联系,并按规定正确使用‘Pan-Pan’或‘Mayday’紧急求救呼叫信号”。
看来考官给予两位飞行员的点评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以致于他们在执飞这次球队包机航班时继续忽视了自己在操作上的缺陷,重蹈覆辙,酿成了悲剧。
这个线索的发现基本上可以解释两位飞行员为什么没有在油量过低警报出现后及时向地面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为什么飞机在出现油量警报后,机组没有第一时间备降,而是冒这么大的风险继续飞往目的直至燃油耗尽?又为何油量会不够,难道油量计算错误,或是飞行计划有误?
调查员接着调阅了球队包机航班的飞行计划,然后发现这个航班原本计划并不是从玻利维亚克鲁斯飞往哥伦比亚里奥内格罗机场的,而是从巴西圣保罗也就是球队所在地的机场直接飞往里奥内格罗的。
但由于巴西民航局禁止第三国航空公司执行本国航线,而球队所租借的这架包机来自玻利维亚的拉米亚航空。因此后来这架包机航班只能先从圣保罗飞往圣克鲁斯,然后再从圣克鲁斯出发前往里奥内格罗。
调查员怀疑飞机到达圣克鲁斯机场后没有加够燃油,于是他们专程来到了圣克鲁斯机场,并找到了当时为这架飞机加油的那位地勤小哥哥,询问当时这架飞机到底加了多少油。
地勤小哥哥拿出了包机航班出事当天的加油记录,加油记录上显示飞机当天在圣克鲁斯机场加了3606磅(1636公斤)的燃油。
而飞机抵达圣克鲁斯机场时,油箱里还剩余燃油16396磅(7.44吨),算上在机场加的油,飞机总共大约有2万磅(约9.1吨)的燃油,这基本上是BAe-146的油箱容量了。也就是说飞机到达圣克鲁斯机场后,是加满了油再出发的。
回来后,调查员们开始计算这趟包机航班的所需的油量。
这里给大家做个简短的科普,一趟航班所需携带的油量在航班执行前需根据飞行计划精确计算,它通常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航程油量:航班正常起飞、巡航、进近、降落所必须用到的燃油量。
2.备用油量:用以应对某些客观突发状况如大逆风、雷暴、航路临时关闭等所需的燃油量,一般为航程燃油的5%。
3.滑行油量:飞机在跑道滑行时所需要用到的油量。
4.备降油量:飞机进近目的地机场,由于遭遇突发状况而无法正常降落,而不得不复飞备降去其他机场所需的燃油量。
5.额外油量:飞机盘旋等待所需用到的油量,飞行员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酌情多添加一些额外油量。
6.最终储备油量:这是飞机最后的保障,如果油箱中的油量低于计算的最终储备油量,飞行员就必须得向地面报告低油量警告了。最终储备油量必须满足飞机至少能在空中盘旋等待30分钟。
调查员根据包机航班的飞行计划,依次计算出了这个航班的航程油量、备用油量、滑行油量、备降油量、额外油量和最终储备油量。然后把它们加在一块儿得到这个航班所需携带的总油量,发现出问题了。
这个航班飞行前规定所需携带的燃油总量应为26570磅,而飞机加满燃油后油量只有20000磅,根本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甚至有六千多磅的燃油缺口。
虽然两万磅的燃油理论上能够让飞机从圣克鲁斯飞到里奥内格罗,因为航程油量为19811磅,但是飞机没有一点点备用油量,万一遇到了突发状况就死翘翘了。
那为什么两位飞行员明知没有带够燃油飞行会有很大的风险,却为何偏偏执意要这样做呢?
调查员继续一页页地翻阅两位飞行员过去一段时间的飞行记录,发现了更多令人震惊的线索。
当班的机组过去曾三次在没有携带足够燃油的情况下驾驶BAe-146从哥伦比亚里奥内格罗机场飞往玻利维亚圣克鲁斯,也就是出事航班的反向航线。
这三次飞行他们都侥幸地躲过了意外,平安降落目的地机场。
抵达后,飞机燃油表显示油箱燃油所剩无几。
这也给两位飞行员一个错觉,那就是这点燃油也足够从圣克鲁斯飞往里奥内格罗。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麦德林机场的海拔要远高于圣克鲁斯机场。
里奥内格罗机场海拔7027英尺(约2140米),而圣克鲁斯机场的海拔只有1225英尺(约370米)。也就是说从圣克鲁斯飞往里奥内格罗,飞机需要爬升的高度比反向飞行要来得大。而飞机爬升阶段是最费油的阶段,因为飞机需要克服自身的重量做功。所以从圣克鲁斯飞往里奥内格罗飞机所需要的燃油比从里奥内格罗飞往圣克鲁斯来得多。
搞清楚基本原因之后,调查员接下来开始研究黑匣子里剩余未丢失的驾驶舱录音,想听听看两位飞行员之前到底说过些什么,他们是什么时候知道飞机快没油的,然后他们又打算怎么做的。
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从两位飞行员的对话中,调查员得知他们原来很早就意识到飞机的油量是撑不到里奥内格罗机场的。他们很早就开始讨论在哪里备降的问题了,甚至开始着手准备备降波哥大机场了。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又让两位飞行员改变了主意,这个改变主意的决定也成了整架飞机上所有人命运的转折点。
两位飞行员接到了空管的通知,由于前方航空已经清空,空管允许包机航班直接经由NIRSO导航点飞往里奥内格罗机场,不用再绕经BOG导航点。
这样相当于将原本曲折的航线给拉直了,因此更省时当然也会更省油。
两位飞行员看到飞行路线能截弯取直,自然很是高兴,他们天真地认为飞机完全能够坚持到里奥内格罗机场。
而且这样给他们省去了大量的麻烦。
除了能够不用去备降加油的麻烦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他们备降去了波哥大机场加油,就会被民航局责问从圣克鲁斯起飞时为何不携带规定的燃油量,甚至会因此而遭到民航局的处罚。
想到这里,两位飞行员毅然决定不再经停加油,而是直接飞往目的地里奥内格罗机场。这一草率的决定终将带着一飞机的乘客踏上了不归路。
坐在观察员座椅上的小姐姐全程默不作声,真是难为她了。
听完录音,两位调查员整个人都震惊了,他们都感叹怎么会有如此不负责任的机组!至于缺失的录音,虽然调查员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他们有理由相信是两位飞行员故意关掉了驾驶舱录音设备的开关,不让自己的对话被记录下来。
于是,调查员决定继续深挖这两位飞行员以及飞机所属航空公司玻利维亚拉米亚航空的背景,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
在调查员的努力下,拉米亚航空的层层黑幕渐渐浮出了水面。
拉米亚航空原为委内瑞拉的一家航空公司,后来由于无法继续申请到委内瑞拉民航局的运营执照,公司的拥有者将旗下的3架BAe-146客机出租给了三位玻利维亚人,其中一位正是这次空难事件中的机长米格尔·奎罗加。
这仨人用这三架租来的飞机,合伙在玻利维亚注册成立了新的拉米亚航空,继续沿用飞机的旧涂装和机身上原拉米亚航空的logo。新拉米亚航空算上这三位合伙人以及飞行员在内一共才8人。
后来新成立的这个拉米亚航空因经营不善陷入财政危机,拖欠大量应付账款,以致于旗下的两架飞机被迫停飞。
而这次事故的当班机长米格尔·奎罗加,他既是公司的合伙人,又是飞行员。在现代企业里,劳资双方本是站在对立面上,因为双方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而在拉米亚航空,飞行员又是公司的合伙人,这就势必会发生利益纠葛,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在这起事件中当班机长米格尔·奎罗加他不按规定来给飞机来加油,纯粹是为了节省燃油开支,换而言之就是为自己省钱,更何况公司还遭遇财务危机。
公司的总经理巴尔加斯·冈波阿,也就是上图这位,也是公司的三位合伙人之一。他在事件发生后,被玻利维亚检察机关以过失杀人罪被起诉。
由于这几个人的草率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支球队乃至一座球队的梦想因此破灭。这样毁灭梦想的故事,实在是令人悲愤交加。
调查员在事故的最终调查报告中,将事故原因归结为航空公司没有按规定执行飞行计划以及给飞机加油。
最终调查报告也洗清了一开始背锅的那位空管大姐,她在这起事件中并没有失职的行为,这也让她感到如释重负。
球队的四名生还者后来都被紧急送往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这四人包括了后卫埃利奥·内托,他在经过数日抢救后从昏迷中逐渐清醒了过来。
后卫阿兰·鲁斯切尔,他的脊椎在事故中受伤,接受了手术治疗。
门将杰克逊·福尔曼,他在飞机上阿兰·鲁斯切尔相邻而座,两人都坐在飞机中部位置,最后都躲过一劫。不过杰克逊·福尔曼伤势要严重一些,他的右腿后来被截肢。
另外一名生还者是门将达尼洛·帕蒂尔哈,但遗憾地是他在送医后还是因伤势过重,最终不幸去世。
球队包机的失事震惊了整个巴西乃至世界足坛。
球迷们陷入无比悲痛之中。
遇难球员的遗体被运回国内后,由警察开道前往安葬地点,大批球迷和巴西民众上街悼念。
在沙佩科恩斯队的主场,球迷们自发举行大型悼念活动,以表达他们的哀思。
视频加载中...
上面这段视频是沙佩科恩斯队在晋级南美球会杯决赛后,球员们在更衣室庆祝的画面。
谁又会想到短短几天后,更衣室剩下的只有阴阳两隔的场景。
原本将在沙佩科恩斯队和哥伦比亚国民竞技队之间举行的2016年南美球会杯决赛,因沙佩科恩斯队遭遇变故而取消,不过后来南美足联决定将冠军直接授予了沙佩科恩斯队。球队中幸存的这三位球员代表球队在自己的主场领取了冠军奖杯。
尽管如此,惨痛的经历以及物是人非的场景让这三位幸存球员在现场潸然泪下。
这三位幸存球员肉体上的创伤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愈合,而留给他们心灵上的伤痛也许永远都无法抹去。
巴西足球队空难:飞机正驾驶“飞行时数不够”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12月3日,巴西沙佩科在沙佩科恩斯俱乐部主场球场举办包括球员在内的空难遇难者遗体告别仪式,当地民众、沙佩科恩斯俱乐部球迷向遇难者做了最后的告别。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巴西甲级联赛足球队沙佩科恩斯乘坐的遇难航班副驾驶家属的律师表示,在这起造成71人丧生的空难中,正驾驶米格尔•基罗加(Miguel Quiroga)没有接受足够时数的客机飞行训练。
报道称,代表副驾驶家属的律师奥马尔• 杜兰17日向巴西国家通讯社ABI说:“我们能推论出正驾驶没有完成应有的飞行训练时数。”
副驾驶费尔南多•戈伊蒂亚(Fernando Goytia)和正驾驶米格尔•基罗加(Miguel Quiroga)都在11月28日的空难中丧生。班机在哥伦比亚麦德林附近的山区坠毁,巴西甲级联赛足球队沙佩科恩斯的球员原定在麦德林出战南美球会杯总决赛。77名乘客中有71人丧生。
杜兰在玻利维亚表示:“2013年,一些纪录被伪造,当局察觉基罗加没有达到飞行时数要求,但他还是取得了执照。”杜兰也说,副驾驶戈伊蒂亚知道正驾驶没有足够的飞行时数,但他为了保护航空公司的名声而没有揭穿。
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哥伦比亚民航局表示,该航班没有遵守燃油储存的国际标准。
稍早之前,一段音频记录显示,失事飞机在坠毁前已耗尽所有燃油。在录音中,一名飞行员基于电力故障和燃油短缺而反复请求降落。
玻利维亚已暂停涉事航空公司LaMia的飞行许可,并且逮捕负责人以及负责人在民航局工作的儿子。
LaMia最一开始是在委内瑞拉注册,后将总部迁移至玻利维亚。它是一家小型航空公司,只有三架飞机,其中只有两架能够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