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太子3年亏损600亿,如今又遭美国资本暗算,苏宁该何去何从?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4年5月25日,意甲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主席张康阳,分别用中文、英文、意大利文发布长文,正式告别了国际米兰8年的“苏宁时代”,也告别了自己为国米付出的6年青春。
与此同时,自从2021年7月从父亲张近东手上接过苏宁集团,他也疯狂败光了600亿。
这对父子在互联网时代双双败落,是否意味着苏宁再也看不到崛起的希望了呢?
苏宁的足球梦
2015年,在金元足球的大背景下,苏宁集团正式接手江苏足球队。
6年狂砸65亿元人民币,硬生生砸出了一个中超冠军。
然而,当国内足球环境越发恶劣,大笔的投资没有换来几年回报后便石沉大海。
当面临着后续资金难以为继的问题时,苏宁俱乐部在2021年夺冠3个月后就宣布解散,一时间成了天下奇闻。
苏宁或者说张近东对于这支俱乐部是否有感情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的行动来看,他完全是打算彻底放弃苏宁的。
当时,为了把这支冠军球队卖出去,苏宁给出了超高的40亿元要价。
要知道现如今的国米俱乐部也不过才给出了8.5亿欧元。
从这个出价来看,苏宁似乎不打算让别人接手了,这对球迷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而这次苏宁痛失国米,似乎是一次资金难以为继的重蹈覆辙。
2016年苏宁入主蓝黑军团,2018年张康阳带着自己的足球梦开始经营国米。
为了通过国米打响苏宁的这块金字招牌,苏宁前后不惜投资50多亿人民币。
投资带来的效果的确很明显,国米陆续获得了两次意甲冠军,两次意大利杯冠军,3次意大利杯超级冠军。
张康阳在交出一张亮眼成绩单的同时,国米也正面临着令人头疼的债务危机。
2021年,债务与新冠疫情的双刀插入了国米的两肋,一个隐隐爆发的巨雷已经埋下。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美国橡树资本看准时机,为四处借钱的张康阳“雪中送炭”,投入了2.75亿元的融资。
但“雪中送炭”的回报也必然要相当丰厚,否则资本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借你钱呢?
于是,借钱的张康阳把腰弯得很低,同意了高达12%的年利率,每年的利息高达3000万欧。
张康阳以为资本只是为了赚他的利息,却没想到对方早已将眼光放在了国米身上。
为了套住张康阳,橡树拟定了一条见血的合同:一旦有第三方资本参与融资,苏宁要额外再给橡树5000万欧的赔偿。
同时,如果张康阳到2024年还不完这笔借款,就要把国米的股权交出来。
张康阳想赌一把,中途发现真的还不起钱了,只好找到美国的太平洋国际投资借钱。
原本双方商定了一笔4.2亿欧元的融资,但到了快还款的时候,太平洋投资反悔了。
张康阳就算再傻,也知道这两家是合伙在搞自己,于是愤怒地说失去国米是有人从中作梗。
如今,意大利媒体已经传出消息,张康阳位于国米总部的办公室已被清空。
张康阳本人已经回国,而他钟爱的那辆价值2000万人民币的超跑仍然停在米兰城内。
苏宁败落的开端
随着苏宁足球梦的破灭,一同破灭的是苏宁集团想靠足球打响品牌知名度的梦。
从创业至今,苏宁走过了3个10年,也通过3种策略走过了3个时代。
1990年,张近东以10万元的资金,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家电”,专卖空调。
在那个物以稀为贵的卖方市场时代,做家电生意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到90年代末的时候,苏宁易购已经成为了行业龙头,全国空调销售冠军。
进入21世纪后,经济的突飞猛进带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在家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苏宁凭借品牌优势开大卖场。
客流量大,销量高的优势让它掌握了大量的销售渠道,从而可以让生产厂商为价格让步。
这是苏宁突飞猛进的10年,苏宁易购的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然而,进入到第3个十年,当互联网和电商的洪流滚滚而来的时候,苏宁跟不上节奏了。
又或者说,苏宁对于互联网时代根本没有自己的节奏。
事实上,张近东并非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与电商的大势,但仅仅是一点失误就可能满盘皆输。
早在1997年,苏宁就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配送,1999年就开始研究电商。
10年间,苏宁先后与当时最热门的网站开展合作,2005年就开通了网上商城。
2009年,苏宁提出了“实体店和网店”双管齐下的策略,比京东还要早。
2012年,两家企业同时提出压低价格抢占市场的策略,一场惨烈的价格战下,京东略胜一筹。
为什么这场大战最终以苏宁落败了呢?原因相当复杂。
首先,苏宁本身的线下实体店太多,企业的体量又大。
张近东的战略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个策略是符合苏宁的实际情况的。
但缺乏电商经验的苏宁,在互联网运营上的战术始终比不上京东。
可以说,苏宁的失败不是战略上的问题,而是出在了具体的战术上,比如网购中常见的保障货物质量和售后等问题。
归根结底,苏宁的失利在于中低层的管理问题,在于对客户满意度的调研不够。
这或许是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时,对于消费者的重视程度太低了,属于苏宁这个品牌的硬伤。
此后的多年时间里,苏宁都在靠大手大脚花钱博流量,屡屡进军新鲜行业。
很多人说苏宁是看别人干啥他也想来掺和一脚,实际上它只是为了给自己的电商引流。
然而事实上,无论是投资江苏队和国米,还是收购PPTV,用天价拿下英超版权,最终都换来了一地鸡毛。
没有办法的苏宁,在2019年一边收购家乐福、万达百货等大超市,一边开设苏宁小店等小门店,仍然是在为苏宁易购寻找销售途径。
结果在线下生意全面低迷的时代,又遇上了疫情,这么多门店光是租金都很成问题。
苏宁小店是最暴露苏宁集团问题的模式,如果你在2019年住在北京通州,就会发现几乎每隔300米就开了一家这样的便利店。
不少消费者图新鲜和便宜,大举前往薅羊毛,每个月能用1元买20元的东西。
苏宁的整体销量上去了,这看上去是个好消息,实则靠公司亏损带来的消费并不忠实。
当这个补贴消失,公司准备盈利的时候,消费者早就跑了,这暴露的是战略问题。
而如此密集的小店说开就开,虽说总部的要求是不求盈利,但也不能这么败家吧。
可以想象,公司中低层管理人员是可以通过开店拿到补贴和回扣的,通过开店捞钱。
那么薅公司的羊毛牟利空间就很大了,这暴露的是苏宁内部管理上的问题。
苏宁再出发
从2016年开始,儿子张康阳进入苏宁控股集团,陆续接管集团下子公司的股份。
2021年7月,张近东在疫情最困难的时候辞去董事长职务,将集团交给4位非独立董事,张康阳正是其中之一。
张近东辞职后干什么去了呢?他在各处找资金,找公司元老回来介入管理,对公司高层的人事进行了大调整。
同时,尽管老将不断回归,但苏宁正在年轻化。
目前已经有一大批85后甚至90后的管理干部正在成为各事业部、各大区的负责人。
在这3年的时间里,苏宁2021年亏损441.8亿元,2022年亏损168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28亿元。
虽然亏损依然在持续,但可以看出苏宁已经从多年的失利中找到了问题所在。
公司的另一位非独立董事黄明端在这期间,专注于关闭苏宁的不良门店,聚焦主要业务。
这个做法与2021年张近东在苏宁30周年司庆典礼上的发言不谋而合。
另一方面,苏宁虽然正在关停大量亏损的家乐福店面,但对于线下开店的执念丝毫未减。
张近东计划开办超3000家新门店,不仅重启线下超市业务,还要将生鲜轻食、美妆潮玩、中外名酒、家居日用、母婴游乐等场景融入经营。
财报显示,2023年苏宁易购前三季度新开1584家门店,扣掉关店数量,净增仅为745家。
就目前实体店的营商环境来说,这次的调整能否让苏宁重新崛起,依然值得怀疑。
与此同时,苏宁还有庞大的债务窟窿要补。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91%,负债总规模为1187.9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仅为151亿元,对应短期借款则高达315亿元。
苏宁也面临着和国米一样的债务危机,它最终又是否会像国米一样被债务拖垮呢?
有人说,时过境迁,大势已去;也有人说,家底还在,大有可为。
苏宁未来的命运究竟会如何谁也说不好,但我们始终相信事在人为。
当张近东抛下脸面,跳下这浑浊的泥潭,撕开自己引以为傲多年的事业的遮羞布,我想这也许就是苏宁重新崛起的希望。
张康阳玩脱了!苏宁3年2次痛失冠军队,媒体人:放弃江苏队的报应
北京时间5月22日,橡树资本发布官方公告,宣布正式从苏宁集团手中接管国际米兰俱乐部股权,成为蓝黑军团新老板。
据悉,这次国米易主是由于国际米兰控股苏宁集团,未能偿还橡树资本提供的3年期贷款,该贷款于2024年5月21日到期,未偿余额约为3.95亿欧元。可以说,张康阳终于为自己“以贷养贷”的冒险行为玩脱了。当国米正式易主后,媒体人“李明体育”也感叹道:中资最成功的俱乐部没了,放弃江苏队的报应来了 。
随着橡树资本官宣接管国米,这已经是江苏苏宁最近3年第2字在足球运营方面,栽了大跟头。2021年中超冠军江苏足球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支解散的卫冕冠军球队。而本赛季国米刚刚拿到意甲冠军,苏宁方面又失去了球队的所有权。
2016年6月6日,苏宁集团与国际米兰俱乐部在南京共同召开发布会,国米进入苏宁时代。8年时间,苏宁集团通过注资、贷款和收入方面共计投入近9亿欧,帮助国米夺得7座冠军。其中就包括2座意甲联赛冠军。张康阳在位期间国米拿到的冠军数,与老莫拉蒂相同。仅次于16座冠军的小莫拉蒂。
尤其是2021年,张康阳任期下,国米首次夺得意甲冠军。而与此同时,江苏苏宁也队史首次夺得意甲冠军,苏宁集团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江苏苏宁在夺冠后突然宣布停止运营解散,创造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夺冠后解散”的奇闻。而3年后,苏宁集团又因为“以贷养贷”却又无法偿还贷款,而失去了国际米兰这样的优质资产,确实令人惋惜。
当然,张康阳在国米8年7冠的管理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他也注定会成为国米队史运营最成功的主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