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2年度9个台风被除名,核桃、蜻蜓等上线
根据2024年2月27日-3月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的决议:2021年-2022年度9个台风被除名,分别是康森、圆规、雷伊、马勒卡、鲇鱼、马鞍、轩岚诺、奥鹿、尼格。分别替换为浮莲“Luc-Binh”、道玑“Tokei”、沙布尔“Sarbul”、阿穆丘“Amuyao”、古莎莉“Gosari”、青马“Tsing-ma”、坡鹿“Ong-mang”、核桃“Hodu”和蜻蜓“Jamjari”。经过中国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协商,新名字的中文译名和意义如图。
链接知识:
【台风为什么有名字?】
最初的台风都是年份加编号命名的,比如1713,就是指2017年第13号台风。由于台风往往带来很严重的灾害,需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编号1713好记,还是台风“天鸽”更容易传播,让人印象深刻?给台风取名字的意义就在于此。可以让不懂气象,不了解编号的人,也很快明白我们说的是哪个台风。
【台风名字都是谁取的?】
世界气象组织所属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或地区(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各提供10个名字,形成一张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循环使用,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启用。
【什么样的台风会被除名?】
1. 造成严重灾害的,受灾国或地区可以提出申请将其除名,以避免提起该台风时引起混淆。
2. 发音不好。1301号台风“青松”(Sonamu)近似海啸(Tsunami)的发音,造成了部分马来西亚沿海居民的惶恐,最后也被换成了“云雀”。本次提交的除名台风中“马勒卡”也是因为其发音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中有不好意义所以被除名。
3. 重名。美国提供的“韦森特”,因其与东北太平洋飓风命名表产生同名冲突,更名为“兰恩”。
4. 没有特色。还有“婷婷”和“欣欣”都曾是中国香港提供的台风名,使用后被香港天文台以没有地方代表性为由主动提出更换,替补命名为“狮子山”和““白海豚”。
【新的台风名如何产生?】
2023年有3个台风名字被要求除名,有“海葵”、“杜苏芮”和“苏拉”,其中“海葵”和“杜苏芮”的除名要求是我国提请的。“海葵”一名本来就是我国所取,所以在下一次台风委员会会议前,我们还需要取一个新的台风名来替换“海葵”。从2017年开始,我国的台风取名都通过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微信进行公开征询。大家可以来学习一下台风取名规则,后续关注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微信,参与#我给台风起名字# 活动!
(原题为《注意!台风又有新名字了》)
2021年出发,2040年才返回地球!NASA局长崩溃中国人回地球都9年了
导语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火星探测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太空探索已经从几个国家间的竞争演变为共同发展,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明显美国已经习惯了无人能及的地位。
然而没想到,在火星探索这个最拿手的领域,美国竟然也被后辈中国人玩的稀里哗啦,就连NASA的局长也从容不起来,火冒三丈的崩溃了!
据了解,NASA的火星样本返回计划因为技术问题没办法实施,这个任务被推迟至2040年,根据这个计划,NASA是在2020年实施火星样本返回计划,然而因为技术等的原因,这个计划推迟了20年。
而2020年中国已经实施了火星探测任务,并且航天局已经确定了“天问一号”在火星上的着陆点,并且在元气充沛的时候,探测器还完成了火星上的环境监测任务,目前已经进入巡视火星的任务中。
然而就在NASA的火星样本返回计划被推迟至2040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打响了“火星样本返回”这个系列“大战”,“天问一号”也收获了首份巡视器在火星的照片。
在NASA的火星样本返回任务因为2029年的技术、2029年的预期支持被中断后,NASA就要求重新设计任务以降低成本、复杂性和风险,同时NASA还要求这个任务要能够在2030年代顺利的带着火星上的样本返回地球。
火星探测任务。
不得不说美国人对火星探测的痴迷程度,1965年美国“火星6号”成为人类进行火星探测的第一次尝试,然而火星6号却在进入火星的大气层时候,由于着陆伞开放减速器故障,所以火星6号就坠毁在火星上。
并且,在1969年NASA也将火星6号的前辈“火星7号”也送上了火星的表面,但是在火星7号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刹车伞在伞开放时,率先被强风拍烂,所以导致火星7号最终坠毁。
这两次失败的痛苦经历,让美国人再次感受到冷冰冰的科技也需要炽热的青春,正是由于这样的探索热情,才让NASA一次次向火星的表面发送探测器,而经过几代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研究,NASA终于在1976年的时候,让“维京号一号”和“维京号二号”成功的软着陆在火星的表面,并且完成了2次火星土壤的采样。
在维京号“彻底烧光”之后,NASA便开始了“极地勘察者”任务的发射工作,然而在这次任务中“神奇一号”和"机遇号”虽然进行了火星表面的巡视,但是并没有找到火星上的液态水,所以"极地勘察者"任务就在这次失败的基础上进行了延期,不过经过第三次尝试,美国终于在2008年,成功地将“凤凰”号软着陆在火星北极的表面,而在激光发射等方式的帮助下,"凤凰"号的仪器成功地检测到了火星表面的冰块。
然而,美国虽然在火星探测技术上逐渐的进步,但是对于火星的探测技术仍然停留在“探索”的水平,而中国也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才最终将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逐渐发展到“科学探索”的水平。
最令人遗憾的就是,美国对火星的探测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然而却依然没办法完成我国的“天问一号”的火星探测任务,反观我国还没过20年的时间,我国就已经完成了火星探测任务,并且探测器还携带了“祝福”和我国的好契机在火星上留下了“痕迹”。
同时根据NASA的火星样本返回任务计划,NASA在2020年派遣一艘探测器,我国的刘培云则是利用“风水宝贝”帮助“天问一号”成功的登陆在火星的表面,而在2028年的时候,我国也将会派遣一艘登陆火星的探测器,这艘探测器将完成这几年“天问一号”在火星上的探测内容,然而就在2029年,美国将巡视返回地球的火星样本,但是由于该方案超支和时间的原因,这项任务被美国耽搁了20年,而中国已经在2029年就已经将从火星上带回的样本返回地球,所以没有想到,美国不仅在时间上晚了20年,对于完成这次任务的时间,美国还耽搁了9年。
NASA局长崩溃。
2011年,NASA就已经开始了“火星样本返回”任务的招标工作,而随后,2015年,美国“火星2020”任务就成功的获取了“火星样本返回”的任务。
然而根据先前的任务计划,在2020年“火星2020”探测器到达火星上的时候,就需要对火星的土壤进行采样,并且等待2029年的“火星样本返回”探测器将采样夹带到火星的样本返回地球,然而这次的任务原本就需要花费9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没想到,当NASA的工程师们开始认真的规划接下来的任务的时候,他们发现任务可能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
然而在这一年,NASA还发布了一项名为“探索火星”的计划,这项计划主要就是为了派遣一艘无人机对火星的表面进行探测,并且完成了“月球2020”的研究内容,但是在对“探索火星”的任务进行了9年的研究后,NASA才发现任务的难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而完成这次任务还需要耗费13年的时间,而在这个13年的时间内,NASA需要支付80亿美金用于任务的研究和设计上,没想到“探索火星”这个任务的开销竟然比在“月球上采样”还要贵!
当NASA越来越像一个发包商,科考 团队就像个无底洞一样,将NASA的项目资金完全的用尽时,NASA的局长詹姆斯·布里登斯廷临时起意,决定暂时放下“探索火星”的研究任务,决定将“探索火星”这个任务“发包”给商业公司,并且在2020年将“探索火星”这一任务交由美国军工鼻祖联合技术公司进行开发和研究。
然而在美国宇航局的支持率也在不断降低的趋势下,美国的太空旅行也被NASA和科考团队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由于任务资金的原因,导致任务的时间也不断的被延后,而根据机构的预测,这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将会被延迟到2033年,尽管如此,然而由于资金支持的原因,NASA最终还是选择了美国的军工公司进行开发,并且在2020年正式向联合技术公司开放了“探索火星”的项目。
然而没想到,联合技术公司也将美国的科考团队收入囊中后,便开始疯狂的“花钱”,并且在3年的时间里,联合技术公司就消耗了400亿美金进行项目的研发工作,而就在这项任务即将结束“花钱”的“饕餮盛宴”后,NASA的局长詹姆斯·布里登斯提出了解散联合技术公司进行研发的项目,并且根据任务的进度和资金,NASA的局长也对联合技术公司进行了最后通牒,要求联合技术公司尽快的结束这项任务,并且要在2031年完成此项任务,否则NASA 将解散联合技术公司的“协议”,并且在2023年,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也完成了登陆火星的任务,不得不说中国的速度真的是够快的,而根据NASA的要求,联合技术公司只能暂时的将这项任务“放到一边”,并且将自主研发的探测器“探索 火星”送到了火星的附近进行探测。
NASA的暂停计划。
在2003年,NASA的一位大神级人物“詹姆斯·韦伯”也是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鸽王”之一,他和当年的“鸽王” 一样,将任务的资金全部“花光光”,在2011年,韦伯向NASA提出了一项名为“詹姆斯·韦伯”的天文望远镜,而在2007年,这项任务也刚刚开始了研究。
而在2017年,NASA的人员在对“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的设计图纸进行研究时,不得不感叹设计人员员的脑洞有多大,这项韦伯务的资金支出竟然将超过80亿美金,而任务的执行时间也不得不将会延迟到2025年,这项任务在2025年结束研究后,任务也将直接的被执行,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对任务进行检验。
然而在2018年,红报又一次的传来NASA的对外招标信息,这次招标的任务又一次“收入”美国最大的军工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口袋里。
而在202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一个执行人员也开始了跳票的“节奏”,并且在一次电话会议中,洛克希尔公司不仅开始暂停任务,还开始进行游说,要求NASA支付9.6亿美金作为任务的工资。
就连NASA的布里登斯局长也被洛克希尔公司的“游说术”所感染,并且在3周后,NASA便答应给洛克希尔公司6.9亿美金作为任务的资金,而在2024年,NASA也正式向洛克希尔公司的“窟窿”填充资金,而在2026年,洛克希尔公司也正式的“燃起了”韦伯天文望远镜。
然而,韦伯天文望远镜也一次次的与失败擦肩而过,最后美国的一位“华裔”科学家肖亚威对韦伯天文望远镜的一些部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且在2027年,韦伯天文望远镜也正式的被送入太空。
同样的还有阿尔忒弥斯计划,这也是2017年开始的一项任务资金,而这项任务的资金将在2025年消耗殆尽。
而在2030年,阿尔忒弥斯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了登陆任务,而在2028年,中国在“月海”也进行了探测任务,NASA在2032年将在“月球南极”进行建站工作,而就在NASA将在“月球南极”建站的时候,布里登斯局长也收到了NASA的函件,然而这封函件是美国总统拜登的命令,对NASA的项目进行重新规划,这让NASA能够以更加低的成本,让今后的任务能够继续的进行下去。
然而美国在科学探索方面的实力,已经不仅仅是美国,还有来自中国等新兴竞争对手,不得不说美国在结束任务后,反而更加的吃香,因此美国也需要重新对自身的项目管理方式和成本控制机制,以便于提高执行效率。
结语
在NASA眼中,可能中国只是刚刚进入太空领域的新鲜血液,但是在NASA眼中,竞争对手的“身影”总是让它阵阵心惊草动,但是NASA作为一个“发包商”,在这一批又一批美国的科考团队将NASA的项目的资金不断的花光的情况下,不得不让NASA的项目成本不断的膨胀,这无疑让美国的“军费大头”的形象,在国际上更加的闪亮!
在项目的推迟和资金的超支下,NASA也将会受到牵连,这无疑让美国的项目杀伤力大减,也将面对来自中国等新兴的实力的“夹击”,这无疑让美国在国际科学领域的“地位”大为不保!
2021年以来陕西检察机关起诉妨害文物管理犯罪案件204件750人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西安6月6日电(吴德锋)在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于6月6日召开“依法惩治文物犯罪 守护三秦历史文脉”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文物犯罪工作情况。据介绍,2021年以来,陕西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妨害文物管理犯罪案件177件529人,起诉204件750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文物犯罪。
新闻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 吴德锋 摄
针对文物犯罪多呈现链条化的特点,陕西省检察机关加大追捕追诉追缴力度,围绕文物交易纵向深挖关联犯罪,围绕团伙关系横向追捕追诉漏犯,围绕涉案文物追缴持续发力,实现全链条打击、一体化防治。强化数字赋能,依托陕西数字检察中心数据整合、线索流转、态势分析功能,进一步加强数字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实现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转变,以数字检察驱动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提质增效。
通过加强部门协作,陕西省检察机关形成文物保护合力,充分运用“刑事+公益诉讼”机制,注重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的衔接和协同,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14件,提出检察建议和发出公告或征询意见172件,起诉8件,均取得良好办案效果。
通过完善制度保障,陕西省检察机关实现文物保护长效常治。深化行刑衔接,陕西省检察院与陕西省文物局先后联合会签《陕西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涉文物犯罪线索移送工作机制》等,扩大全省文物犯罪“两项监督”线索来源。同时,通过非刑罚性处置措施织密处罚法网,做好行刑双向衔接工作,力争形成与行政机关协调联动、互促互助的文物保护外部工作格局。
此外,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五件依法惩治文物犯罪典型案例。
附依法惩治文物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渭南市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刘琳、闫安民等16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 为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准确定罪量刑,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应当准确区分各被告人的主观明知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协同各方力量聚力保护文物安全。本案中,针对涉案人员众多、案情交叉、言词证据多且供述混乱等特点,检察机关邀请文物保护专业人士参与案件办理,进一步明确古遗址、古墓葬的“四至”控制点和墓葬区范围,为准确认定犯罪事实打下坚实基础。
案例二: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程奔刚倒卖文物案。 办理不法文博人员倒卖文物案件,应当坚持以证据为核心,准确区分罪与非罪,剥开“合法收藏”外衣,严厉打击倒卖文物犯罪。本案中,检察机关围绕行为人的从业经历、专业知识背景、交易价格、次数,涉案文物在博物馆的登记备案情况等方面,引导公安机关全面侦查取证,积极听取文物行政部门的专业意见,准确界定倒卖文物罪与合法收藏行为,最终认定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仍大量收购并卖出,具有倒卖牟利的目的,应当以倒卖文物罪追究刑事责任,确保打击文物犯罪不枉不纵。
案例三:直属分院秦岭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王大庆、吴笑笑等4人盗掘古墓葬案。 涉盗掘古墓葬文物犯罪多为分工明确、具有较为完整上下游产业的团伙型犯罪,组织化、链条化特征明显。本案中,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注重发挥好一体化履职优势,充分整合检察资源力量,从跨区划两级检察院中调用不同业务条线干警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有效提升了履职深度及质效。为推动文物犯罪的源头治理,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违法犯罪个体认真履行受损文物修复的民事责任,推动有关单位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完善保护措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打击文物犯罪与保护文物并重。
案例四: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汪新春等7人盗掘古墓葬案。 检察机关应当始终对文物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在依法从严打击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犯罪的同时,全面加强对涉案文物的保护力度。本案中,检察机关以办理的个案为切入点,引导公安机关横向围绕团伙关系,追捕追诉盗掘古墓葬漏罪漏犯4案9人,纵向围绕文物倒卖链条,追捕追诉倒卖文物漏罪漏犯6案11人。同时,对1557件涉案文物全力追缴,并推动实现专业化存放,逐步形成“纵横双向打击文物犯罪,缴存并举保护涉案文物”的办案理念。
案例五:宝鸡市凤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程义博、石诗平等4人盗掘古墓葬、任延涛等3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依法惩治文物犯罪,核心在于有罪必罚、罚当其罪,要准确认定文物犯罪行为,全链条精准适用法律,依法进行全面打击。本案中,检察机关主动介入引导侦查,加强与文物行政部门、公安机关等单位会商研判,准确认定文物种类以及盗掘地属性。针对文物犯罪往往呈现上游盗掘、下游倒卖,销赃产业化、链条化等特点,检察机关深挖关联犯罪,纠正漏捕漏诉。同时,依法能动履职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社区矫正评估等,在严厉打击涉文物犯罪的同时彰显检察温度,实现了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编:吴德锋、邓楠)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