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蒙古人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亚洲和欧洲本来是一个大陆板块,从人文历史上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为界。
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信,欧洲有一个信奉佛教的黄种人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就是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列宁有四分之一的血统是卡尔梅克蒙古人,他的奶奶是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人)
1、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人属于漠西卫拉特蒙古的四大部落之一的土尔扈特部。
卡尔梅克人是黄色蒙古人种,辽国时生活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属于林中百姓,主要从事半狩猎半游牧活动。
辽国末年,耶律大石西奔,蒙古草原上许多追随辽国的部落如吉尔吉斯也相继西迁。
林中百姓南迁到了空旷的蒙古草原,发展成游牧部落卫拉特部。
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崛起后,卫拉特部最终投靠成吉思汗,发展成漠西蒙古。
明朝末年(1630年左右),土尔扈特部与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因草场问题发生争吵,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一怒之下西迁到了欧洲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但土尔扈特部在伏尔加河下游没有快乐多久,很快就遇到了四处扩张的沙俄帝国,沦为附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为了脱离沙俄的苛刻统治,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领17万族人东归,最后约4万多人成功到达伊犁。
当时伏尔加河西岸还有数万土尔扈特人,但这年冬季伏尔加河下游没有冰封,最后被沙俄军队阻挡没有东迁。
这些伏尔加河西岸土尔扈特人留在原地,发展成了卡尔梅克人,讲卫拉特蒙古语,信奉藏传佛教。
(普京访问卡尔梅克)
2、卡尔梅克共和国
卡尔梅克人被沙皇强制加入沙俄军队,参加了多次帝国战争。
俄国内战时期,很多卡尔梅克人和哥萨克一起加入了白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史达林将卡尔梅克人流放到中亚。战后才让他们回归家园。
卡尔梅克共和国地处伏尔加河下游,属于草原和半沙漠地带。
面积7.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宁夏略大一点),人口27.5万,53%是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共和国以农牧业为主,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和畜牧产品再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埃利斯塔(卡尔梅克共和国首府)
叶尔盖尼区:畜牧业和粮食经济区,中心是埃利斯塔市。伏尔加河灌溉区域有果树、土豆和蔬菜,有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轻工业和金属加工业。
沿海地带经济区:主要是里海捕鱼业和鱼类加工业。
普里马内奇耶经济区:粮食作物和榨油类作物种植区,中心是卡拉达维果夫斯克市。有葡萄种植业、乳肉兼用的畜牧业、黄油制造业和葡萄酒加工业。
中部和南部经济区:季节性牧场。每年冬季,从伏尔加河下游北部流域、高加索地区赶来大批羊群来此过冬。
卡尔梅克共和国的电能都来自于齐姆良斯克水电站。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但主要开采企业来自阿斯特拉罕州。卡尔梅克共和国主要发展了地质勘探业。
3、喀山鞑靼人不是蒙古人,是蒙古化的突厥人
喀山鞑靼人在俄罗斯有三百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鞑靼共和国。
喀山鞑靼人属于突厥人种,是伏尔加-保加尔人。
历史上一部分南迁到保加利亚一带被斯拉夫化,成了保加利亚人,信奉东正教,
留在伏尔加中游的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
罗斯人称他们为鞑靼人(名称来自蒙古部落的一支)。
(喀山鞑靼人)
喀山鞑靼人主体是突厥人的保加尔人,上层与蒙古人通婚,最后成为蒙古化的突厥人,大部分是白色人种,跟随金帐汗国信奉伊斯兰教。
是问欧洲的蒙古人国家卡尔梅克共和国吧?那是俄罗斯联邦属下的自治共和国,也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国家。这个欧洲的蒙古人国家怎么来的呢?
卡尔梅克共和国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国家。
卡尔梅克是“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在俄罗斯的称呼。明末清初的漠西蒙古分为四大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卡尔梅克蒙古人其实是土尔扈特部。
当年漠西蒙古最强大的是准噶尔部,控制着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其次是和硕特部,控制着青藏地区,土尔扈特部受准噶尔排挤,首领鄂尔勒克率部西迁,一直迁到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一带生活,土尔扈特部在那里建立了汗国。
曾有一段时间,土尔扈特部充当了沙俄边境守护的角色,协助俄罗斯帝国进攻周边的伊斯兰国家,土尔扈特受到沙俄册封,成为沙俄的属民。他们还参予了沙俄与瑞典的战争,鄂尔勒克的曾孙阿玉奇汗还与彼得一世在萨拉托夫会过面。
卡尔梅克共和国首都埃利斯塔
雍正皇帝时期,曾派使者到土尔扈特,希望与之合作共同夹击准噶尔,但沙俄政府认为准噶尔是自己盟友,未允许与清朝联手。
1761年渥巴锡继承土尔扈特汗位,那些年,俄国哥萨克不断侵入土尔扈特牧场,俄国有些贵族希望逼迫土尔扈特部放弃藏传佛教,改信东正教,两边的关系紧张起来。叶卡捷琳娜女沙皇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展开“俄土战争”,征用了大量土尔扈特骑兵,大量的土尔扈特青年男子死于与自己不相干的战争,内部怨气颇大。再加上听说准噶尔被清朝所灭亡,土尔扈特部决定离开俄罗斯返回家乡。
普京与卡尔梅克蒙古人聊天。
清乾降三十五年,即1771年初,渥巴锡将部众分为三路,共17万男女老幼,赶着牲畜浩浩荡荡“东归故土”,这是近世最后一次非常悲壮的民族大迁徙。沙皇派出哥萨克骑兵沿路阻击,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土尔扈部杀出一条血路回到新疆,人口和牲畜损失过半。
东归的土尔扈特部生活在今天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出发的时候伏尔加河尚未结冰,渥巴锡带走的是东岸主力部众,西岸一万多人就滞留在了俄罗斯,他们就是今天“卡尔梅克共和国”的主体民族。
普京访问卡尔梅克,会晤当地的藏传佛教僧侣。
俄国内战时,卡尔梅克人参加了白军阵营,在内战结束后遭到了苏俄政府的严厉惩罚,30年代在集体化与大清洗中损失惨重。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打到这里,大量的卡尔梅克青年参加了德国军队,组建了卡尔梅克自愿骑兵团与德军并肩作战。
二战末,苏军重新占领卡尔梅克,斯大林对卡梅克人实施了民族大流放,将他们驱逐到西伯利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主次大流放中损失。1957年,赫鲁晓夫废除了流放令,允许卡尔梅克人回归故乡。
卡尔梅克埃利斯塔广场。
现今俄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的人均GDP是8087美元,在各州和自治共和国中排名74位,那里有人口15万,首府是埃利斯塔。
在欧洲,蒙古人被称为为“鞑靼”,这个词正好与基督教“地狱里的人”谐音。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把留守的蒙古兵带回钦察草原,经过休整,选出一些得力头领,然后把已经征服的12个斡罗思公国的居民编成万户、千户,把选出的头领任为“达鲁花赤”去统治这些居民。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么大的区域,他还推出一个最有威望的大公,称为“全斡罗思大公”,帮他收取赋税。拔都就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来建立了王都,称为“金帐汗国”(意为“黄金部落”,汉译为“钦察汗国”)。
金帐汗国疆域最大的时候,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多瑙河,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及北高加索广大地区,拔都的13个兄弟被册封到各地去统治那里的人民,每人统治的区域称为“兀鲁思”。? 1255年拔都去世,他的弟弟别哥继立为汗。之后金帐汗一直是蒙古国的属国并延续了两个多世纪。1380年,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在顿河与蒙古军决战,将蒙古兵打败,从此打破了蒙古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蒙古人在欧洲的统治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随着元大帝国的灭亡,金帐汗国的蒙古后裔们逐渐被当地的突厥人,俄罗斯人同化,成为欧洲人种的一部分长期留在了那里。
荷兰画家梵高的油画《隆河的星夜》画风特色如何?
《隆河的星夜》是梵高绘画生涯进入成熟期的作品。在巴黎与印象派的画家们交流学习之后,梵高去了法国南部的阿尔,此时的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这段时间创作了相当大一部分画作其中就有这一幅。
画面以蓝色作为主调,描绘了一个舒心静谧的夜晚,繁星满天,河面上倒映着灯光,泛着闪烁的黄色,反映出了画家孤寂的心灵涌起的澎湃的感动。
梵高虽然是印象派的学生,但此时他的绘画手法已经有了明显的自己的风格。
- 色彩上,天空的星星用光晕包围,主观的增强星空效果,运用蓝色的背景与金黄色的冲撞对比来表现情绪,都已不是客观追求自然光色的印象派的做法了。
- 线条上,采用短粗有力带方向的线条,运用线加强情感抒发。也是他最终与印象派越走越远的一个方面。
荷兰画家梵高的油画《隆河的星夜》
梵高短暂的生活经历,远远要比他的艺术生涯更让人们感兴趣,他用“经历”来“创作”,意思是说,梵高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隐藏了他自身的真实经历;《隆河的星夜》这幅油画属于“后印象主义”画风,整幅画作呈现出明亮的色彩,完全体现出画家个人的感爱,
画作的故事非常精彩,又让人同情:小麦色的天空下、向日葵盛放的田埂中、星光点点的夏夜晚风里,处处有着梵商和她的身影。她的丈夫在不久前永远地离开了她,仅留给她无尽的思念,梵高是她的表弟,唤她的父亲一声舅舅。梵高性情古怪,但沉默贴心,这段时间,一直静静地陪伴在她身边,天天带她在明媚的风光中作画、散心,
但她从没发现梵高苦苦压抑着自己,直到他再也忍不住地流露真情,“凯特表姐,其实我一直爱慕着你!”听到这番真挚的言语,她的脸,竟一瞬间变得惨白,“不!我无法接受你!”舅舅气得把梵高赶出去,并下令:“你这个怪胎,不准再接近我的女儿!”不料,说时迟那时快,梵高为了表示自己的真诚,火速举起桌面上的煤油灯,砸在自己赖以维生的双手上,他的手“因爱烧伤”,然而即使如此,亦再也无法见凯特一面。
多年后,在隆河畔,见到天上水里处处散落着如宝石般璀璨的星星,情伤与手伤都已痊愈的梵高提起画笔,画下此刻的良辰美景,心里或许遗憾不能如画中相依偎的男女一样,与曾经深爱过的表姐凯特,一起分享这《隆河的星夜》。
梵高作品《隆河的星夜》
该画运用冷色迷人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强而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深蓝与亮黄的强烈对比让作品表达出画家内心澎湃的感动,略带稚拙地描绘平静河面上的灯影,是梵高内心急欲分享与寂寞的率直表现。
色彩
在该画中,天空的星光与岸边灯光的倒影,互相响应。这种光线的处理方式,反应了梵高独特的视觉美学。而画中使用分色性的笔触,可以上溯到“塞纳河及大杰特桥”的作法。画中的星星一些是柠檬色的,一些是粉红的,绿的,蓝的,就像勿忘草一样,并通过暖色的光线强弱和间隔的排列,表现星星的远近位置。夜晚的星星被它们自己的光晕环绕成圆形。
线条
该画用蓝色、黄色短粗的线条表现天空。丰富的色彩体现作者思绪万千,但短粗却整齐的线条体现作者心静如水的情绪,而前景中的海水,运用黄色和蓝色表现,线条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天空的笔触是横竖交错的短线条,显示出天空的空阔。海水的笔法是横向的短线条,显示海水的动感和方向感。近景的沙滩笔法是倾斜的短线,显示沙滩的凌乱。
画风和特色一如既往充满梵高的气息,真实,夸张的色彩,狂野不受束缚,这些都是作者内心的挣扎。
历史上有哪些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有着近乎“疯狂”的举动?举例说明一下?
疯狂,只是一种状态,为创造优质作品完全融入其中,找到了矿源,自然有深切的体会,:下笔千言。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为经历了家族的变迁,从荣华富贵中走向萧条堕落,时空转换,拈指之间,记忆中那些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低首抬足,都是满回忆,所有的存在都是记忆,那么人生还有多少希望和收获呢?没有了。为了留住美好时光,那就创作,把过去的荣华时光,纯真记忆,融进自己的个人思想意识,写于笔端。让作品留芳人间,警醒后人,抚慰心灵。这是文人的创作初衷。一般是陷入越深,创作越勤奋,成果越显著,很快会进入癫狂的忘我状态。什么人生,家庭,生活,夫妻,儿女都会弃之不顾。曹公最后落魄到无吃无穿流落街头,就是进入了这样疯狂的状态,脑子中充满了创作的源泉和思考,只想用一壶酒,让自己继续沉醉下去,不能自拔。结果失去爱子,又感染风寒,英年早逝。他失去了躯体,却留下了灵魂,以及千年不腐的作品,永远成为后人研究学习的榜样,这是一个人一生的伟大成就。死而值矣!
这个问题稍微对艺术史了解点的闭着眼睛说梵高、达利、高更以及徐渭、八大山人等人不会错的,但这些大师巨匠之外,还有一些另辟蹊径的艺术大师们也是不疯狂不成活,他们令人瞠目结舌的疯狂之举有些甚至超越了人们的日常想象。
匪夷所思的创作方式
前段时间射墨的表演就不说了,人声鼎沸的批评声音至今还余波未平,这里说的不是他,他的作品还未经历史检验,留待后人评说。也不是说杜尚小便池签名后摇身一变为泉和在蒙娜丽莎印刷品上添几笔胡子的创作故事。
主角是法籍美国女性艺术家妮基·桑法勒,她的射击方式创作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名噪一时,她创作的丰乳肥臀的娜娜主题的雕塑也大行其道,2002年去世后至今影响力还不减当年,时尚界品牌迪奥依然拿她作品的元素作为灵感,米兔运动中也被人提起她。她的射击作画源于童年遭受性侵遗留下的心理阴影,射画成了她内心无法派遣的情感的痛快淋漓的发泄最佳渠道,她往往用装满颜料的袋子挂在画布前,然后就是开枪射击,她的作品被称作欧洲新现实主义的杰作。关于她的作品,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这里面包涵着我的乐趣、欲望、悲哀和痛苦。”
娜娜系列作品之一
《大教堂》《蓝妇人》
离经叛道的选择模特
前几年四川的一位画家以自己的女儿作人体模特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我要说的不是他,理由同上。
《自画像》
画家用自己的妻子、女友作模特自古以来已经司空见惯,但维也纳分离派大师埃贡·席勒的模特说出来就核人听闻了,一开始席勒是以自己的亲妹妹格蒂当作自己的模特,后来才开始花钱雇佣模特。由于他的画作受到奥地利另一位大师克林姆特的推崇,就是那位喜欢用金箔镶嵌在油画中的分离派另一位大师,所以克林姆特还出钱买他的画作或者两人交换画作,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克林姆特还将自己的一位模特兼情人瓦莉送给了席勒,那时模特兼情人是常态,然后瓦莉就成了席勒的专用模特并和他在一起同居。纵观席勒的短暂一生,是绘画上的天才和生活中的渣男,他对自己的艺术充满了信心,曾经自信夸下海口:“我一生受到很多人的攻击,……但当我死了以后,他们将尊重和欣赏我的作品。”而今看来,他的作品印证了他此言不虚。
《穿红衬衫抬起膝盖的瓦莉》
《死神与少女》
充满危险的行为艺术
如今,行为艺术已沦落到与扫大街作秀差不多的地步了,各式各样的光怪陆离的行为艺术饱受人们诟病,兹不一一例举。
玛丽娜 ·阿布拉莫维奇
提到行为艺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就是玛丽娜 ·阿布拉莫维奇,塞尔维亚人,但同时更是一个游走世界的“国际公民”,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有着“行为艺术之母”的美誉。她的行为艺术主要体现在致力于三个方面内容: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肉体的极限、思维的可能性。前两个主题的表演都充满着危险的不确定性,比如在自己腹部刻上五角星并跳入燃烧的木制的五角星内躺下的《韵律5》就差点让她缺氧窒息。最广为传播的惊险的场景发生在表演《韵律0》时,她麻醉后静坐在房间里,然后允许观众选择桌上摆放的包括玫瑰、蜂蜜、剪刀甚至一把装有子弹的手枪等72种物件与她进行强迫性身体接触,一开始还比较波澜不惊,但很快就被观众虐的衣不蔽体惨不忍睹,最后甚至有一位观众拿起手枪放入她的口中意欲扣动扳机,要不是另外一位观众抢夺下来,那可就是真正的付出生命的代价。后来接受采访中她说道:“这次经历令我发现, 如果你将全部决定权交诸公众, 那么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艺术永无止境,但一些艺术家的行为有时确实过于激进甚至疯狂到不可理喻的地步,其中的是非对错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由人们评说。
所谓“疯狂”,实为痴迷,进而执着!这样的例子不枚胜举。传说书圣王羲之嗜书如命,晚上睡觉也拿手在被子上划,影响老婆休息。他老婆说他,你划就划,别划我体上来,你没有自己的体吗?王羲之顿悟,自此开一代书风。
颠张醉素更是书法史上两位耳熟能详的草书巅峰,张旭是“饮中八仙“之一,每每饮酒大醉,则呼叫狂走,奋笔疾书;怀素也是不落下风,饮醉急书,笔法多变、飞动圆转,清醒却又不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
宋徽宗赵佶更是一位为艺术而疯狂的典型代表,生在帝王家,放着大好河山不去管理,做一个圣君明君,却疯狂的热爱艺术,独创“瘦金体“书法,流传至今;工笔花鸟独具特色;在瓷器雕塑上也是成就斐然,倡导烧制的汝瓷如今拍出天价。但最后却落得亡国之君的下场!如此不爱江山爱艺术,应该是无出其右吧!
附本人近书,请方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