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错失良机的著名例子?
本来,上方谷大火就是司马懿父子三人的葬身之地。诸葛亮算准了司马懿父子会从上方谷经过。司马懿父子果然中计,那场大火把司马懿父子包围了,差点烧死了司马懿父子。火势正旺的时候,天降大雨,把上方谷的大火浇灭了,司马懿父子逃过一劫,诸葛亮的希望落空了!这样的事情导致诸葛亮一病不起,病死于五丈原。如果上天眷恋蜀国,烧死了司马懿父子,那么历史就会改写,或许蜀国能一统天下也说不定。
曾经有良好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但是他们没有珍惜,在机会错过之后,这些人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惨烈的。
战场“仁义”
作为春秋时期一方势力之主,宋襄公以“泓水之战”的“仁义”做法流传于后世。
战争中,战机稍纵即逝,所谓是“狮子搏兔,尚用全力”,战场上,主帅的一念之差,就可能导致自己一方的失败,在宋襄公这儿,他不是说抓不住战机,而是眼睁睁的看着机会在自己的授意下溜走,并且还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
泓水之战,宋楚两军对阵,在宋军严阵以待时,楚军还正在过河,身边人建议宋襄公,趁楚军渡河时干掉他们,但宋襄公以自己一方是“仁义之师”为由,不让攻击,楚军过河之后,在岸边排兵布阵,这个时候,宋军依然可抓住先机打击楚军,但宋襄公认为,打仗要等双方都准备好,公平对决。
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
后来的结果也十分公平,楚军布阵之后,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宋襄公本人也受伤而退。
刘邦脱离虎口
要说影响很大的错失良机,还要说说鸿门宴。
本来这次宴会就是针对刘邦的,作为项羽的左膀右臂,范增的眼光很长远,看出了刘邦此人必有大谋,未来会是项羽的劲敌。范增不只一次提醒项羽,趁着刘邦还没壮大,抓紧除掉他,可是项羽并未有所行动,在鸿门宴上,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动手,可项羽还是没有针对此事做出回应。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刘邦剧照)
倘若项羽下令对刘邦动手,那后面也就没有刘邦啥事儿了,可事实是,刘邦从鸿门宴中安然走脱,后来的楚汉之争中,项羽到底还是栽在了刘邦的手里。
参考文献:
《史记·宋微子世家》
《史记·项羽本纪》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突然想到,应该是21世纪初的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美国错失良机。但这个良机是之于中国而言的,甚至想想都会笑出猪叫,美国在本世纪前十年把恐怖分子当作首要目标,放弃对中国的围堵,而我们的回报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常规国防力量全球第二,发展之势已不可阻挡,哈哈哈。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震惊全球,以美帝有仇必报的性格,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接连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数十万兵力驻扎海外,每年几千亿美元的军费支出,可以说当时的战略重心完全在中东,那十年无论是台湾还是南海基本算是风平浪静,错失了限制中华民族崛起的最后机会,当然我们也抓住了机会。
1.经济方面,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摇身一变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二重要的国家。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以实现现代化作为目标,并与西方世界加强联系,发展贸易和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体制的改革会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2001年—2011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而2008年经济危机,中美经济的此消彼长,令无数经济学家汗颜。西方国家100年完成的事,我们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可以用一路狂飙来形容。
2.国防力量方面,众所周知,国防是国家之基,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系列屈辱的历史,就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支撑,人家航母战斗群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大使馆被炸最后不了了之,这一切都烙印在每个国人的心中。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东风21D,东风26的列装,美军航母再也不可能进入中国领海,随着歼11,歼10三代机逐渐成为我空军主力,歼20,歼16的横空出世,81192的悲剧不可能再重演,现代化信息化的人民军队成为包围国土的中坚力量,军队体制的改革,战略支援部队的建立,我们不怕和任何对手打一场立体化的现代战争。
美帝若失良机,我国主动出击,中国还是那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
美驻俄大使馆提示本国在俄公民注意安全,能算是支持游行示威吗?
美驻俄大使不但提醒美国人,更主要的是明确的指出俄反政府游行人的时间、地点、路线,这是明目张胆的挑拨反政府的俄罗斯人群向这些地点集结搞"颜色革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是怎么回事?
要将伊朗人质事件,需要从巴列维王朝开始讲。
在巴列维王朝之前,统治波斯的是卡扎尔王朝,而后在英苏的默许下,巴列维家族推翻卡扎尔王朝,1925年12月12日波斯国会召开制宪议会,宣布礼萨汗为波斯帝国统治者。1935年,礼萨汗通知外国使节将国家名称更改成为伊朗,伊朗正式进入巴列维王朝。
二战前,伊朗国王礼萨汗对内改革,推进开明的世俗政治,对外则与大国保持距离,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而随着二战的开始,伊朗并没有与法西斯德国保持合适的距离,而是继续坚持盲目的中立政策,并且因为境内丰富的油气资源及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跨伊朗铁路,借口驱逐法西斯德国,1941年6月,美英苏入侵伊朗,将伊朗国王礼萨汗驱逐出国,扶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即位充当傀儡,并全面控制了伊朗的石油资源及交通生命线。这是美国第一次与伊朗产生接触。
在对伊朗的资源完成瓜分后,美英苏三国签订协议,战争结束后六个月完成撤军。但苏联并未如约撤军,并在二战后积极扶持阿塞拜疆分裂运动,新国王巴列维不得不在冷战中站在美国一边,向苏联施压。最终,1946年5月,苏联撤军,美伊进入蜜月期,并成为在以色列之前,美国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
伊朗在外交上全面倒向美国,在内政上,巴列维继续推行其父的开明世俗政治,进一步弱化宗教势力,强化王权。而伊核危机的种子也在此时种下,当时的伊朗追随国际核能发展热潮,也宣布开发热核能源,而鉴于当时伊朗与西方的良好关系,该计划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一致支持。
然而好景不长,巴列维的世俗改革招致了保守人士和宗教界的强烈不满,并且由于伊朗的石油资源把控在美英国家手中,开采石油创造的利润并未惠及百姓,因而社会分化严重,底层民众生活艰难。1978,包括霍梅尼在内的宗教领袖呼吁推翻巴列维通知及恢复伊斯兰传统,伊朗爆发革命,巴列维流亡海外。
此后,伊朗进入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时代。新政权由王权至上的世俗政权,转变为神权至上的政教合一国家,而鉴于美国对巴列维王朝长期的援助及扶植,以及对伊朗石油资源的豪取掠夺,新成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与美国势同水火,而美国也对自己在中东的代理人被推翻极为不满。
1979年11月1日,由于对美国向巴列维提供庇护不满,新的伊朗领导人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示威,并称美国政府为“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4000余名激进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美国国旗撕下来,代之而挂上了写着“真主伟大”字样的白旗,并扣押使馆内52名美国外交官,作为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的人质。
人质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朝野哗然。从10日起,美国出台一系列制裁伊朗的措施,同时号召西方盟友对伊朗进行制裁,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及早解决人质问题,而伊朗也提出了反制措施。至此,美伊双方陷入僵局,谁都无法提出和平解决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首先发难。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同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伊朗人当然不能认输,8日,伊朗革命委员会就美国同伊朗断绝关系发表文告,号召伊朗人民准备应付敌人的入侵。
在使馆被占领时,有六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在一幢公寓中躲藏了起来,直到他们在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帮助下,在加拿大和瑞典大使馆获得庇护。这六名美国人是马克·里杰克、科拉·阿姆本·里杰克、约瑟夫·斯塔夫德、凯瑟琳·斯塔夫德、罗伯特·安德斯和亨利·李·沙茨。他们获得了假的加拿大护照,因此得以在1980年1月20日加使馆关闭时,安全地离开,而没有暴露其美国公民的身份。中情局为他们提供了护照并实施了整个营救行动。十三名女性和非裔美国人人质于1979年11月19日和20日获释。另一名人质因为疾病原因也于1980年7月11日获释。1980年2月,伊朗向美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作为释放人质的条件,其中包括:遣返被废黜的国王,向伊朗做出一些外交姿态包括为此前美国在伊朗的一系列行为(特别是美国在1953年支持反对摩萨台的政变)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干涉伊朗。
卡特知道他不可能满足伊朗人的要求,便决定通过诸如瑞士的第三国政府的途径,公开寻求与伊朗谈判。同时,他批准了一项代号为鹰爪行动的跨军种联合秘密营救行动。
任务落在“蓝光”突击队身上。这是赴越南作战的美军特种部队中训练有素的一支小分队。4月24日22时,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悄无声息停驻在伊朗附近平静的海面上。这是一个无月暗夜,夜幕掩盖了周围的一切。突然,飞行甲板上的大照明灯拉开了,16名飞行员和180名突击队员,分别奔入早已检修完毕的8架直升机。在一阵阵飞机启动的轰鸣声中,闪烁着红色安全灯的直升机一架一架地斜刺着升入黑洞洞的夜空。然而,令雄心勃勃的“蓝光”突击队员没想到的是,飞行途中,8架直升机中,有3架由于沙漠异常气候引发的沙尘暴等原因,无法保持正常飞行,先后离开飞机编队。而只剩下的5架直升机,是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完成营救任务的。卡特总统接到报告后,当即决定取消营救行动,命令所有的飞机和人员迅速撤离伊朗。然而更令“蓝光”突击队员狼狈不堪的是,撤离过程中,又发生了运输机和直升机相撞的事故。白宫的官员们对此都感到不胜惊愕。25日,美国政府第一次向新闻界公布了在伊朗进行了一次营救作战的消息,并且宣告作战行动失败。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围堵美国使馆】
这个事件有历史年头了,在40年前的伊朗,那时候美国没有自己的页岩油,所以美国要用油还是中东地区进购,而伊朗就是原油生产大国,伊朗当时有保守派的巴列维,这一派是亲美国的(但是这一派只顾自己的钱袋子,激起了人们的反对),还有一派是改革派的摩萨台。后来改革派的摩萨台被当选。美国为了保住自己在伊朗的利益,美国中情局协助策划了帮助保守派巴列维推翻了改革派萨摩台,后面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烧旗】
后来伊朗的神职宗教派看不惯了,联合基层大众们对巴列维和西方美国的讨伐,宗教领袖主要霍梅尼来领导,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反西方,推行社会贫富均等,维护广大弱势的群体。进行民众宗教联合团结。当时西方在伊朗兴起的一些产物就是他们要扫除的对象。
伊朗扣押美国使馆人质的起火点
当时的巴列维国王据说有淋巴瘤的疾病,巴列维为了治疗去到美国,伊朗各方对此严重不满,认为美国和巴列维还在沟结,这下就彻底点燃了宗教与民众的怒火,以霍梅尼为主导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伊期兰革命”。
【民众很愤怒】
在霍梅尼的领导下几千人围堵了当时美国在伊朗的使馆;冲破美国使馆大门,拔下了美国使馆的美国国𣄃,把美国使馆里的50多个外交人员扣为人质,迫使美国交出巴列维,然后美伊断交,美国对伊朗实施了制裁,也是美国制裁伊朗的开始。
【美国前总统卡特】
美国对被伊朗扣押的外交人员,派特种部队进行两次营救都以失败告终,当时美国总统卡特就因为这个事没有获得连任,后来美国里根上台,伊朗方面不想再受美国更严厉的制裁,服软了一回,经过伊美谈判后,人质回到美国。但美伊关系从此一路冰点。
【伊朗前精神领袖霍梅尼】
欢迎关注。 点赞 评论
“伊朗人质事件”又称“伊朗人质危机”,原因是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首都德黑兰的学生在新政府的煽动下,强占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为人质的一场危机,这次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持续到1981年1月20日才结束,时间长达444天。
“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长达对伊朗半个世纪的统治,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圣人员执掌了伊朗政权。一直以来美国是巴列维国王的主要支持者,目的是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和中东的战略存在,而巴列维家族及亲信中饱私囊,官员贪污腐化,竟相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这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和普通群众十分愤怒,从而爆发了革命将巴列维政权推翻,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海外。
1979年2月,霍梅尼领导了这场伊斯兰革命,大批旧政权的官员遭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酒吧,电影院,赌场,红灯区一扫而空,伊斯兰教的清规戒律又重新渗透各个角落,妇女又重新裹上了长袍蒙上了黑纱,街上到处挂满了“打倒美国”的囗号,霍梅尼将美国政府称作“伊斯兰的敌人”。
1979年10月,美国准许巴列维途经墨西哥赴美治病,这更加激起了伊朗人对美国的强烈不满,11月4日,首都德黑兰的学生4000多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冲出美国大使馆,将52名美国使馆人员扣押为人质,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作为互换条件。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朝野一片哗然,随即出台了一系列制裁伊朗的措施,试图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解决,而伊朗针锋相对,也出台了反制措施,双方陷入僵局。
当时美国总统是卡特,他为了解决危机,运用了制裁,外交谈判,通过第三国斡旋等措施,但都未能奏效,于是在1980年4月,批准了一项代号为“鹰爪行动”的跨军种联合秘密营救,美军的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驶进波斯湾,4月24日22时,这是个无月暗夜,8架直升机,分乘180名突击队员,从航母上腾空而起去执行这次营救任务,由于遇到沙尘暴,三架飞机先后离开编队,导致营救行动取消。第二次行动原定于11月,由于美国大选,也就没有实施。1980年7月27日,巴列维国王去世,9月,爆发了两伊战争,此时伊朗对于解决人质事件变得迫切起来。
1980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中卡特败给里根,伊朗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强硬的对伊政策,于是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前解决人质问题,双方商定由阿尔及尼亚出面调解,经过数轮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第二天,阿尔及尼亚飞机载着获救人质离开德黑兰,标志着伊朗人质事件终于和平解决。
虽然人质事件解决了,但两国的仇恨却由此结下了,从此以后双方互相敌视,这次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兵进波斯湾,也可看作是敌视的延续,这种敌视意识,敌视行动还将长期存在,看样子最终不打上一仗是不会罢休的。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