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小编 110 0

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广泛发生在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很少有。其根源是家长有需求,家长不懂幼儿教育规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评价仅仅从孩子学会多少字,会做多少题,考试多少分这些指标去评价,家长的评价指标都是小学化的,一些幼儿园为了多招生而迎合家长的胃口,违背教育规律开展小学化教育。

幼儿园小学化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1、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过早握笔写字影响手部骨骼发育甚至变形,长时间的书写会引起脊柱弯曲,近视眼和手部肌肉萎缩。

  2、小学的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较低,再加上写作业和考试,对孩子学习积极性有消极影响,对孩子心理压力会增加,让孩子产生厌学和焦虑情绪。

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办法:

  1、按照幼儿身心发展开展保教活动

  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一是幼儿教育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

  二是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规定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规定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

  三是开展好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

  2、对家长进行幼儿发展规律的培训教育

  幼儿园“小学化”的产生,是家长的要求的结果,所以,幼儿园应该重视对家长的教育培训,通过教育讲座、家长学校、系子活动等各种渠道,学习正确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规律,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方法,让他们充分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作法和教育观点是正确的,就不会再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教育了。

3、幼儿园园长应学习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按照幼儿发展规律办园,要严格执行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

4、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小学化的检查力度,发现违规现象及时整改。

  

今天,幼儿园小学化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但这个话题并不新鲜,早在80年代就有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讨论。

幼儿园小学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2011年12月28日,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文件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提前进行各种活动来强化训练学习,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为了防止出现漏洞,文件还明文规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的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

幼儿园小学化的话题,在2012年两会上,被首席火箭专家王永志提出来之后,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全国上下掀起了去小学化的浪潮。

为什么幼儿园非要去小学化呢,因为副作用太大。

从伦理角度看:孩子在幼儿园本来就是做游戏的,如果不让孩子玩,无异于剥夺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烂漫和快乐。幼儿园小学化亵渎了儿童的童年,所以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小学化的幼儿园和学前班是摧残儿童的集中营,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从生理角度看:幼儿园小学化属于过早、过度教育,这和使用童工一样,都是摧残儿童,大脑神经会自我保护,导致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迟钝?为什么感觉傻了、书呆子了?就是这个原因。

从认知角度看:儿童认知的发展,有一个特定过程,皮亚杰把它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伸,下一阶段的准备,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让幼儿园孩子直接学习小学内容,相当于让孩子跨过本阶段,跳到下一阶段,这就打乱了认知发展的顺序,破坏了认知过程,会阻碍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从人格角度看:强迫幼儿去做小学生做的事情,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挫败感。因为他发现太难了,总也学不好,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种下厌学的种子,导致不良人格。

乘法是二年级的学生才要求学的,三四岁的孩子连加法都没有掌握,怎么能理解乘法呢?就算背出来,也不是真正的学会。所以请尊重孩子,不要强迫他们学习那些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知识。

从兴趣角度看:感兴趣的东西不让学,非要学认字、算术、拼音、外语等孩子不感兴趣的,孩子会退缩、厌学甚至产生退学的念头,从而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

从习惯角度看:强制灌输,会导致消化不良。就像图中的小女孩。消化不良是要闹肚子的,就像很多地方的教育,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只是一个劲儿要求背诵,以为孩子能背下来就会了。

有许多提前学习的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发现老师一讲就会,可是孩子一考就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学老师和幼师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

以识字为例,汉字有专门的教学法,语文老师当年在读师范的时候,一定要学《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这门课程。而今天的幼儿园老师,您学过这门课程吗?认字就能教书吗?会唱歌就是歌唱家吗?会写字就是书法家吗?当然不是!

幼儿园老师教学时只能教孩子整体认知。举例来说,湖南的“湖”,孩子会说认识,因为幼儿园里学过,但是小学老师会教的更详细:左中右结构、三点水加一个“胡”、形声字等等。小学考试考这些,孩子就不会啦,因为在幼儿园他没学过。

为什么孩子小时候认识很多字,小学考试却不如那些以前不认字的孩子?原因就在这儿,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以为会了,就不再认真听,当然考不好。

所以,对孩子的入学准备,不要抢跑,就像一场比赛,是有规则的,你要抢跑,一次警告,两次直接出局。可是现在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先学一些,将来上学会简单一点。这其实是一种无知,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做过一个“双生子爬台阶”实验: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一个48周开始,一个53周开始,结果却是同时学会爬台阶,而且后学者爬的更快,更好,这是为什么呢?

会不会是样本有问题?格赛尔又用不同人种、不同家庭文化的双胞胎来做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

格赛尔由此得出结论:

任何心理的成熟与发展一定是以其生理成熟为基础的,脱离生理自然成熟的规律,过度追求所谓的心理成熟,是不可能的事情。

格赛尔还认定孩子11个月的时候是学习行走的关键期。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在90年代初,美国有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总想着突破规律,试图通过早教,促进孩子的发展。

大家知道,新生儿14周时,如果扶着胳肢窝,把他搀起来,他两个小脚就会捣腾,这叫行走反射。美国心理学家就以14周大的孩子为对象进行训练,结果让大家很满意,孩子7个月就会走路了。

正常情况下,孩子是11-13个月会走路,相比之下,7个月会走路算得上巨大成功,于是美国开始加大推广。但几年之后,问题出现了,这批孩子腿型不正常,要么是O型,要么是X型。项目只能叫停,而且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帮这批孩子做PT、OT进行训练、矫正腿型。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要遵守规律,而不是超越规律。人总有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就好比上小学,孩子是要做一些准备的。

以孩子学写字为例,西方国家,孩子5周岁就可以上小学,中国要6周岁才可以,为什么晚了一年?这里面是有道理的!

汉字和字母不一样,写汉字需要调用44块肌肉,而写英语、法语、德语只需要27块肌肉就可以了。写英法德语时,无名指和小指环在掌心,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着笔,用小鱼际支撑,利用小鱼际部位的弹性,把字母画着圆圈往后拉。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汉字不是,每一个汉字都是象形,像画画,小拇指和无名指是一个支撑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握着笔的部位是一个点,笔尖在纸面上又是一个点,三点决定一个平面,这样才能把字“画”完。“画”完之后,小拇指和无名指微微抬起,手往后抽,换一格继续写……也就是说正确的硬笔书法,写完一行字,字底下应该有两行指甲印——无名指和小指的支撑点。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就是因为写汉字要求的更精细,需要的视觉辨别能力更高,所以我们都是六周岁才去上学。这是国家是专门做了研究才决定的,所以不要操之过急。

如果5岁就把孩子送去上小学,孩子肯定也会写字,但握笔方式是错误的。我在大学监考时发现,很多学生的握笔方法都是错误的,都用写字母的方式来写汉字。为什么现在孩子写字越来越难看?就是因为握笔方法不对。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德国的生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压力大了,孩子会有紧张和不安全感,体内会释放一种激素,像酸液一样流遍整个大脑。这种激素对人体不利,尤其伤害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神经。激素会使得边缘神经系统的神经树突不再生长,这样就不可能建立暂时神经联系。

于是就在大脑中留下除不掉的印记,孩子就会产生消极的思维、行为、情感,并且会持续终身,表现为自闭症、抑郁症、情绪困扰、行为问题、多动症、抽动症以及一些成瘾行为。

重点说一下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我在美国波士顿学院读书,教授跟我讨论自闭症的时候,我一脸茫然,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自闭症的发病几率是多少呢?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调研发现,自闭症孩子都在三高家庭,哪三高?高学历、高社会阶层、高收入。目前为止,还没有农民家的孩子得自闭症。为什么都在三高家庭?与家庭的压力密切相关。

德国生理学家拍了两张照片,分别是有压力和没有压力的孩子脑细胞结构。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上图:是没有压力的,神经分叉树突分了很多的叉,细胞上有许多的联结。下图:是有压力的,受损的细胞上相对来说联结比较少,分叉也比较少。

所以我们现在要坚决反对在幼儿园时给孩子太大压力,那样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促进孩子感官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形成和发展孩子的语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了解社会规则,促进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是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果只想着为上小学做准备,那属于鼠目寸光。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人生是一项由生到死的马拉松比赛,孩子在幼儿园就把小学课程学一遍,本以为赢在了起跑线上,却不知道领跑绝不会超过2个月,关键能力没有在幼儿园得到发展,最终会沦落为仲永之流。

仲永五岁就能写诗,写的还很好,是天才、神童,后来怎么样了?泯然众人矣!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使其达到入学成熟水平,为未来的学校生活做好充分准备,而不是只为小学做准备。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21世纪以来,教育“去小学化”的立场更坚定。

2001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也是大家熟知的学前教育国十条,这个文件中提出了学前教育要开启三年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普惠”),以及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都有相关内容重申。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该《通知》也是教育部第一次以“去小学化”为主题的专门通知,并且要求各省各地书面报送整改情况。

再就是到2018年7月,6年半以后,教育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比11年的文件更加细化。

很多地方也出台了细则,山东的细则甚至细化到10以内的加减法就算小学化。

各地小学化的检查也越来越严格,很多地方直接进幼儿园查孩子书包,发现书本就认定小学化。

小学化的核心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幼小衔接到底有没有必要,到底如何衔接的问题。从大部分家长的反馈来看,觉得问题出在小学,不在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是标准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各打五十大板,小学要加打三十大板。稀缺教育资源的争夺,害怕不学就输在起跑线,以后跟不上,似乎才是问题的核心。

全国各地的“大班空巢”现象,不止在三四线城市,二线武汉的调查也是雷同。上海地区的民办园大班“加餐”,出勤率明显高于小中班。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讲到底还是“向上流动”的焦虑,今天小学有门槛,幼儿园“小学化”和幼小衔接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图为:触目惊心的小学化课程

对于“去小学化”我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我担心如果不强制去小学化,那么幼儿园就会产生恶行的“抢跑”循环、竞争,虽然我本人是支持“抢跑”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高强度的抢跑!如果不去小学化,那么必然会出现有幼儿园以“小学化”为噱头、为特色,而有些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能力,只是因为担心被别人落下,所以盲目的去上……我认为会伤害很多孩子。

另一方面,如果彻底的去小学化我有认为“矫枉过正”了!因为我们很多经历过(孩子已经上学的)的人都应该记得,在孩子们一年级的时候,很明显的出现了一种情况——0基础的和有基础的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往往是几个月甚至是整个一年级)内存在很明显的差距。当然了,这个差距往往会因为父母的关注程度而变得动态变化,同样是0基础的孩子,父母关注的多,那么这个时间会缩短很多。

我就觉得虽然一年级课本并不难,但是它毕竟不是0基础的课本啊!而且从实际操作中我们是可以把一些知识提前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就让孩子们学会——比如说数数不难吧?比如说日常有那么多的加减计算机会,比如说时钟,比如说重量,比如说阅读中学会更多的字词,比如说背点古诗词……这个很难吗?这个学习还需要很正式的上课吗?

当然,有人会说父母教不了怎么办?父母没时间怎么办?……

说真的,这跟别人有关系吗?

你再惨、再困难你也没有理由阻止别人去学啊!

你的能力不行,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别人可能会同情你一下,但是没人会因为可怜(甚至有人还会嘲笑)就会停下来等你啊!

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且努力让自己变得行!

就算是一刀切的去小学化了,你觉得那些该学的、想学的、能学的他们就不学了吗?呵呵!

幼儿园“小学化”怎样治理?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大班的教学过程中,不要过早的涉及到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等等。

但是要如何克服幼儿园管理过程中的小学化倾向呢,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家长觉得幼儿园应当学点知识,那么学什么呢,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有的幼儿园学习的就是小学的知识,就是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虽然学的进度有点慢,学的内容有点少,但实际上还是在学习,大多数家长觉得这是合理的,这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治理的最难一点。

因为家长觉得需要,所以说有的幼儿园就必须跟随家长的意志来进行,这就造成了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主性。

其次还是停留在我们的教学观念上,有的幼儿园的老师到了大班之后,从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中感觉到就是要学习这些知识,如果不学习这些知识,恐怕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会赶不上,会影响到孩子的成绩,从而影响到幼儿园的声誉,影响到招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这才是最难的,因为没有招生,没有学生的话,幼儿园的工资就成了问题。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觉得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几种方法,首先家长应当放弃那种固有的思想,不要让幼儿园的老师主动去教授一些小学阶段的内容,其次老师应当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了解到当今的教育形势,是不允许在幼儿园阶段传授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检查,发现问题使劲整治。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属于幼儿园工作中的_有人倡议幼儿园要去“小学化”,大家觉得应该怎样去“小学化”好?

最近我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不知道怎么下手解决。小学化肯定要去的,但是怎么去,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抓住家长,一定先要改变他们的想法。怎么去改变,应该是从多种渠道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