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用户投稿 21 0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飞昌 当地时间9月16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24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及配件展(IAA)上,来自中国的创业公司速豹科技亮相展会。此次展会上,速豹科技与欧洲商用车制造商斯太尔(Steyr)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发布了双方合作的面向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型。这是速豹科技首次参与大型国际展会,并首度与海外整车厂开展战略合作。

速豹科技,全称江苏速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在江苏溧阳成立,目前该公司在北京、上海、斯图加特等地设立了研发分中心,在溧阳、榆林设立了试制及核心系统制造基地。速豹科技成立以来,已获得顺为资本、德同资本等投资机构及陕西榆林、江苏溧阳等地方政府基金的支持。

今年4月,速豹科技面向国内市场发布了一款名为“速豹黑金刚”的电动牵引车,该车由速豹与江淮汽车合作生产,目前其更多的产品还在开发推进当中。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此次与速豹科技达成合作的斯太尔汽车,是奥地利的一家商用车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卡车和军事车辆等。斯太尔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百年前,在中国这家公司也有不少业务,近年来经过一系列业务重组,加上新能源发展的契机,斯太尔的重卡在重回生机。

对于速豹科技与斯太尔汽车在海外的此次联手,速豹科技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刘超表示: “速豹的愿景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卡车运输行业的新能源化转型,‘赋能者’战略是速豹面对全球化市场坚定而开放的选择,对速豹而言,赋能者战略是推动实现净零运输的最有效途径。”

国内外“两步走”

9月18日,在速豹科技组织的一场媒体沟通上,速豹科技品牌与市场副总裁于洋表示,在商业逻辑上,速豹科技在国内是一家整车厂,但也采购自研的数字化底盘、控制器、动力桥等部件,也即同时其也是一家供应商。目前速豹科技作为供应商的身份,更多体现在海外市场,其与合作伙伴保持多元的开放性合作。

此次速豹科技与斯太尔汽车的具体合作分工为:由斯太尔负责品牌、整车生产、其他系统、部分销售、售后服务营销;由速豹科技负责核心系统和零部件、整车集成,部分销售和补能生态。

在中重卡电动化方面,国内市场发展较快,而海外市场在技术、供应链成本及充电方面还有差距,也正是基于对国内外市场情况的分析,速豹科技在国内和国外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速豹科技为海外合作企业提供的是开放式的合作,海外整车企业可以选择速豹科技的某些部件,也可以采用整体方案。据速豹科技方面透露,除了斯太尔汽车,速豹科技还在与欧洲另一家商用车企业商谈业务合作。

速豹科技成立时间仅有短短两年多,其能够被海外重卡公司看中,与其在电动化技术方面的研发水平有关。速豹科技的核心团队是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德国大陆集团前高管团队组成,团队研发占比70%。自公司成立起,速豹科技就确定了要走全栈自研的道路,其目的一方面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掌握,另一方面是为了真正降低整车能效、实现更高智能化。

当前,占全国整车保有量仅3%的商用车中重卡,碳排放比例占到56%。在汽车行业,乘用车已经历了由燃油向新能源的全面转型,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而中重卡的电动化还没有大规模开始,速豹科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电动重卡的“革命者”和普及者。

“我们预测,未来10年全球的中重型卡车的电动化率要提升到30%,大概就是1000亿美元年销售额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市场。”于洋表示,“在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中国供应链中,我们预计一定会有1—2家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且能够拿到大于1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技术重在效能与智能

速豹科技的全栈自研技术追求整车能效与智能化两大重点,当前其开发的技术方案包括整车智能能量流管理系统、分布式和集中式分时驱动电驱桥系统、整车876V高压平台、搭载超低温热泵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拥有成熟的技术方案,这是速豹科技能够与国际商用车巨头达成合作的一个前提。

比起传统的“油改电”重卡,速豹科技方面称,其自研的技术可以显著地实现中卡车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其中,轻量化技术可以使得整车质量降低20%,续航提升30%,充电速度提高350%,若采用底盘换电模式则仅需4分钟,5年生命周期总成本可降低50万元。

“我们的能效,换算成能源价格的话,大概是八九毛钱一公里,远低于加油的费用。如果是夜间充电还会更便宜。”于洋表示,速豹科技的技术,就是让整车以更低的效拉更多的货,在生命周期中使用成本更低。

此次速豹科技与斯太尔汽车合作的首款车型,是一款名为eTopas 600的电动牵引原型车,该车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整车使用寿命为180公里,搭载速豹自研双电机系统,整车额定功率394kw,最大功率692kw;搭载876V碳化硅高压平台,配合dual CCS2充电方案,一次补能仅需38分钟,同时支持兆瓦级超充。同时,这款车搭载速豹超低温热泵,工作温度下探至-30℃。eTopas 600将于2025年底正式量产销售。

速豹与斯太尔汽车还共同打造了载货车系列——eEmerald,此系列将有三款产品推向市场,分别提供不同动力、续航及驾驶室规格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eEmerald系列车型也将同步于2025年底正式量产销售。

与DHL共建补能体系

速豹科技除了开发整车技术,还在补能体系、购车金融服务、储能方案等领域做生态体系建设。同时,速豹科技的产品技术兼容定制化车身与上装、智能化售后运维及高级别自动驾驶。

商用车的生产资料属性,决定了在一些场景中能够更快地切入电动化。当前,速豹科技主要发力大宗物流场景的电动化,例如与物流公司开展合作,推动煤运车型的电动化发展。

与电动乘用车可以自寻充电桩不同,电动商用车更追求运营效率,因此更方便稳定的补能体系必不可少。于洋表示:“只卖电动卡车不考虑补能网络,就很难能够投入实际的商业化运营。充电体系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公司很重要的一点。”

为解决电动重卡的补能问题,速豹科技在国内及海外与合作伙伴共建补能网络。在国内,速豹科技已经在榆林等地的运煤线路上布局了充电网络。同时,这些充电站也能够为其他乘用车充电。

“速豹在国内的车,电量一般是300度和400度,在国外提供的车则是600度电,不管什么样的场景,卡车都是一天一充。在速豹的商业逻辑里,充电桩的运营效率和经营流水,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商业收入。卖车并建充电站,是速豹在早期就规划好的一个闭环商业路径。”于洋说。

在此次IAA车展上,速豹科技宣布与全球物流巨头DHL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绿色物流解决方案及生态建设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根据此次战略合作内容,速豹将利用自身的电动卡车技术方案帮助DHL集团的自有车队和合作伙伴打造更为高效且成本合理的电动化运营模式。DHL也将利用其丰富的物流行业实战经验及资源,与速豹一起研究并创新低碳、零碳运输的新模式,在车辆需求与采购,运营优化,补能设施,及供应链优化方面开展全方位一体化的合作。

从成立两年到在国内市场发售新车,再到亮相IAA车展并与国际整车巨头合作,速豹科技这家来自中国的“商用车新势力”,不断加速拓展其市场覆盖面。未来,速豹科技还将继续为更多的海外公司“赋能”,但身为一家创业公司,现阶段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欧洲。

深耕新能源代工、与速豹科技合作,带你看斯太尔卡车的生存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货物流动、贸易量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当时我国的重型汽车制造业较为薄弱,汽车工业严重“缺重”,不利于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14吨~40吨级重型卡车,并在其基础上持续消化改进,为中国重型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庞大的力量。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在中国卡车行业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它,如今也越来越少见

对于斯太尔而言,其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当今的欧洲卡车市场中,我们虽难寻斯太尔卡车的“真身”,但总能看到它的影子。大家常说的斯太尔其实是奥地利的斯太尔-戴姆勒-普赫股份公司,曾是奥地利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自1987年起,这家公司陆续开始分拆。它的汽车技术部门卖给了麦格纳,后来又演变为麦格纳斯太尔公司,大名鼎鼎的奔驰G级越野车、卢森宝亚RT消防车都由这家公司生产。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斯太尔商用车生产设施

在拆分过程中,德国曼恩收购了斯太尔的商用车部门,并利用其工人及生产设施制造卡车、客车。在德国曼恩的部署中,奥地利斯太尔主要负责生产TGL及TGM这两款轻、中型卡车,并为曼恩生产喷漆塑料件、车身及底盘结构件等多种零部件。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基于曼恩TGA的斯太尔STA,它是斯太尔品牌的最后一款重卡

在当今世界中,商用车行业及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高度商业化的运营组织下,德国曼恩走上了生产网络的重组和精简,其执行战略被称为“NewMAN“(新的曼恩)。在重组过程中,曼恩大力投资克拉科夫等旗下自有工厂,以此来控制成本及产品质量。与此同时,斯太尔也再次踏上了”流浪“之路。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斯太尔商用车生产设施内,组装中的曼恩TGL中卡

2021年8月,曼恩宣布:其旗下的MAN Truck & Bus Österreich GesmbH公司及斯太尔生产基地被出售给WSA Beteiligungs GmbH公司。自2021年8月31日开始,斯太尔商用车生产设施就已不再是曼恩旗下的成员之一,TGL、TGM系列车型的生产也逐渐转移到了其他工厂。不过新东家将公司重整为了Steyr Automotive GmbH公司(下称斯太尔汽车),并继续生产商用车。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为了斯太尔汽车公司的平稳过渡,曼恩将TGL、TGM系列车型在其工厂的生产持续到了2023年5月,并持续订购零部件,这为“流浪”中的斯太尔打了一剂“定心针”。独立运作后的斯太尔需要寻求更多的订单来维持企业运转,凭借长期的商用车生产经验,斯太尔与卡车创企Volta“一拍即合”,为其生产Volta Zero系列卡车。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Volta Zero是一款理念先进的中重型卡车,主打欧洲的城市配送工况。作为一家新生的卡车创企,Volta为Zero车型赋予了极其超前的设计,例如:它基于城市客车一般的低入口车身结构,搭配大弧形开阔前风挡,还用上了欧卡难寻的中置驾驶位设计,视野更靠前,并能同时兼顾车身左右视野。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利用多年的工程及生产经验,斯太尔完美的将Volta Zero那大胆的设计变为了现实。不同于普通卡车的发动机驾驶室叠放结构,Volta Zero的驾驶室大部分均位于前桥之前、高度降低,这对车身结构设计带来了挑战。当然,这种结构也有不少的好处,那就是:驾驶视野更开阔、频繁上车更方便。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Volta Zero还利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例如:车辆配备有电子后视镜,通过其取代传统光学后视镜,带来更宽敞的视场、更低的空气阻力。与此同时,Volta Zero车型可与多种上装进行搭配,比如垃圾车、厢式货车、冷藏车等等,同时可通过下置电动冷机技术来提升车身结构利用率,保持零排放、低成本运行,并解决割厢、割顶问题,避免对装载空间及驾驶室整体性带来影响。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Volta Zero采用纯电驱动,搭配美驰集成式电驱桥,并将电池放置于车架中部,形成“中置“式布局,进而提升了底盘坚固性,同时对电池组带来了更好的保护。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Volta Zero的设计也算相当的新颖。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Volta Zero的中置驾驶位

2022年秋季,斯太尔与Volta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仅不到12个月,斯太尔就交付出了第一批Volta Zero车型,堪称神速。凭借领先的设计及概念,Volta Zero先后获得了5000辆以上的订单,筹集资金约4.6亿欧元。不过,世界并不会那么一帆风顺:Volta Zero采用了美国Proterra公司生产的电池组,而后者陷入了生产难题并破产倒闭,使Volta Zero无电池可用,无法交货。最终,Volta公司也在其连累之下破产,这对Volta公司及斯太尔造成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作为一款超前的城配卡车,Volta Zero还是收获了不少的兴趣。2023年,对冲基金公司Luxor Capital收购了Volta公司并对其重组,随后推进了Volta Zero车型的复产及交付工作。同时,电池制造商Proterra也被沃尔沃集团收购,并重新恢复运营、开始融入沃尔沃集团体系之中。今年5月,斯太尔重启了Volta Zero车型的生产。不过,理念、定位类似的雷诺Oxygen等车型也已“横空出世“,Volta Zero必将受到更多的威胁及挑战。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在“出家流浪”、寻求合作的辗转路途之中,斯太尔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首先就是和卡车创企合作,用自己的生产设施、生产经验来“赋能”行业新人。与此同时,斯太尔避免在柴油重卡的传统红海市场中厮杀,而是ALL IN新能源、电气化,轻装上阵踏上未来转型之路。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可谓遥遥领先,有极其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为各行各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于是,斯太尔这次找上了一家中国企业,那就是:速豹。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速豹全称江苏速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在江苏溧阳成立,目前在北京、上海、斯图加特等地设立了研发分中心,在溧阳、榆林设立了试制及核心系统制造基地。今年4月,速豹为我们带来了“黑金刚”重卡,它是专为大宗运输场景而生的第三代智能电动重卡。在海外,速豹公司名为“Super Panther”,而黑金刚这款车型则名为“Black Diamond”。Diamond=钻石=金刚石,易于理解同时也说明了产品领先性。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在9月召开的德国汉诺威车展上,速豹黑金刚与它的斯太尔兄弟:eTopas 600一同亮相。速豹的愿景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卡车运输行业的新能源化转型,‘赋能者’战略是速豹面对全球化市场坚定而开放的选择,对速豹而言,赋能者战略是推动实现净零运输的最有效途径。正是因此,转型中的斯太尔与速豹“一拍即合”,乘着欧洲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契机,共同提供全行业领先的电动重卡产品。这也意味着,斯太尔这一品牌在沉寂多年后,重新以新能源的形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同速豹黑金刚车型一样,斯太尔eTopas 600也采用了速豹全栈自研的核心技术,例如:应用准900V高压平台,提高车辆能效及充电速度。通过分布式电驱桥与分时控制算法的应用,实现了动力输出的精确控制,提升了整车的动力性和传动效率。同时,车辆还应用了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确保低能耗、高效率,畅行春夏秋冬。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斯太尔eTopas 600搭载了621kWh的LFP磷酸铁锂电池,与奔驰eActros 600纯电动重卡车型电量相同,可实现500公里的续航里程。同时,车辆也采用了“入乡随俗”的欧洲CCS2快充接口,并支持兆瓦级快充。电驱桥提供692kW的峰值功率,换算可达928匹马力,动力性能可谓相当强悍。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在eTopas 600车型的合作中,斯太尔负责品牌、整车生产、其他系统、部分销售、售后服务营销,速豹负责核心系统和零部件、整车集成,部分销售和补能生态。除该车型之外,二者还合作开发eEmerald系列载货车,提供不同动力、续航及驾驶室规格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两款车型都将同步于2025年底正式量产销售。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在汉诺威车展现场,速豹还展出了无人牵引车及电驱桥等零部件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当然,斯太尔的转型谋生之路不止于此,它们还积极的与其他制造商合作,生产纯电动巴士等多种新能源产品。同时,斯太尔还负责为知名随车吊企业:奥地利帕尔菲格提供生产、改装支持,并设立有自己的品牌,制造垃圾车等特种上装,更好利用自己的生产设施及技术积累。

斯太尔科技 与斯太尔,DHL集团达成合作,速豹科技开启国内外双模式发展

作为一家历史沿革悠久的百年车企,斯太尔虽被迫流浪,但也在如今的行业发展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同卡车创企合作,用自己的生产设施、生产经验来“赋能”行业新人。同时深耕新能源商用车,顺应行业发展大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为未来创造先机。虽然它已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斯太尔,但它仍在持续进化,续写传奇。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还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车内容,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文图:heseaotter

相关问答

宝鸡有什么好厂子?

很多有服装厂味精厂还有工业区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世界最大的陆上钻机研发基地、全国最大的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商秦川机床集团―...很多...

月神武器介绍?

平民武器推荐一、斯太尔—月神这是一款出来很久的武器,月神在生化模式中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大,近距离伤害是很强的,因为距离修正严重的原因,斯太尔—月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