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用户投稿 1 0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每经记者:沈溦 每经编辑:文多

一个原本由地方政府城投平台发行的融资产品项目,却因承销商的违规超募和私自挪用款项,造成投资人部分资金兑付逾期。对此,城投方面向公安机关报案,违规人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上述产品即温州浙南科技城科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曾用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泰建投)发行的“浙南科技城收益权产品”。

科泰建投所在的温州浙南科技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浙南科技城)方面回应的信息显示,科泰建投一直足额如期偿还本息。至于为何出现逾期,是承销商部分人员的违规募资和挪用导致。随后,科泰建投方面向温州市公安局龙湾分局报案。

然而,购买本次产品的一些投资人也提到,项目由地方城投平台出具承诺回购函,却没有履行应尽的监管责任,最终因承销商违规造成的潜在损失不应由投资人承担。

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融资到期发现“被超募”

记者获得的一份浙南科技城产品介绍显示,本次出现逾期的融资项目名为浙南科技城收益权产品二期,融资主体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即科泰建投),回购保证人为科泰建投的母公司温州浙南科技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南建投)。

该产品起购金额为10万元,分为10万~99万元,100万~299万元,300万元以上三档,年化率7.4%~8%。介绍规定,募集资金用于浙南科技城建设;并纳入财政预算;应收账款质押,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登记质押。

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记者获得的浙南科技城产品介绍。图片来源:文件截图

资料显示,浙南建投是温州市人民政府授权温州浙南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主要承担温州浙南科技城基础性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发及其他建设任务等。截至2018年7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4.30亿元。

本次融资产品的承销商,由科泰建投整体打包给了杭州初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初融)。

2018年12月,科泰建投以《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协议》进行融资,受让方为杭州初融,交易平台及备案方为镇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金中心)。

自2019年起,杭州初融方面的销售团队在温州以及其他地区以浙南科技城融资的名义销售相关收益权产品,并向每位投资者出具由浙南建投盖章的承诺回购函复印件。根据此前的宣传信息显示,本次科泰建投融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

“实际城投平台融资金额大概是3亿元左右,并且大部分金额已经提前归还,但城投方面确实没想到,承销商有人竟然会超募资金。”一名接近浙南科技城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悉,2020年11月30日,杭州初融一份《关于延期支付回购款的函》显示,2020年12月2日以后,科泰建投应付给其的回购款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支付。若需要早于2021年12月31日支付,以杭州初融和镇金中心及科泰建投三方协商书面意见为准,延期支付回购款在延期支付期间不计息。函件还显示,上述事项是杭州初融基于相关业务的真实意思表示,由此造成的履约责任由其负责,不追究科泰建投任何违约责任。

但2020年12月,科泰建投发声明称已及时、足额支付,不存在逾期履约或其他违约情况。

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2020年12月,摄于杭州初融原设立于浙南云谷的销售处,目前该地址已被收回开始重新装修。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投资人:发行方监管缺位

2020年12月30日,平安龙湾公众号发布的警方通告显示,12月26日温州市公安局龙湾区分局立案侦查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目前已对王某等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经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利用“初融公司”平台,向社会不特定公众进行非法融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上述接近浙南科技城人士表示,逾期风波后,浙南科技城方面立刻就向“初融公司”等各方面了解情况,“目前知道的是存在超募,另有部分科泰建投发放的回款也被挪作他用,浙南科技城因此报案止损”。

不过,对于科泰建投的上述做法,该产品的不少投资人并不认同。一份多名投资人签名的请愿书称,浙南科技城方面前期监管不力,后期不作为导致资金流失,不应用报案方式逃避无条件承诺回购的责任。

购买了该产品的李先生(化名)向记者展示了由浙南建投出具的承诺回购函。

回购函显示,融资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计划于2018年12月27日至2020年12月26日备案发行浙南科技城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产品,并于到期日兑付,该系列产品承销商为杭州初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回购函还提到,浙南建投将上述融资纳入该公司债务管理,同时统筹协调相关资金,确保本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系列产品能顺利结清。若融资人未能按时还本付息,公司承诺在上述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系列产品到期日前对全部本金及利息承诺远期回购,确保能按时还本付息。未如期履行义务,浙南建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本金、收益及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等。

上述承诺函复印件中,盖有写有浙南建投公司名的章印,但并未标明发行产品的具体金额以及指定的监管账户等内容。

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受访者提供的“承诺回购函”。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沈溦 摄

李先生表示,早在2017年,他就购买过浙南科技城收益权产品一期,该产品如期赎回本金利息。他称,于是这次自己投入了数百万元金额购买,目前第一笔款项已收回本息,另有一笔投资金额2021年中旬到期。

“从一开始的登报宣传,到租用的场地,都是以浙南科技城开发建设项目融资的名义,但现在回头看,第二期的产品从一开始的监管就存在多处缺失。”李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一期产品购买时,销售方并不会第一时间开具回购承诺函复印件,而是统一将销售金额和合同上交到发行方,再出具加盖公章的正式承诺函,这样一来入账金额和签署合同都有据可查。

但二期产品,根据产品介绍显示,所规定的对公转账户为镇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开户行为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并指明了汇款成功后的转账凭证由投资人提供原件或拍照送至对应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完成加款流程。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多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合同中并未指明款项是否需要进入指定监管账户,金额都是现场由pos机直接刷卡,开户公司名包括了杭州初融和镇金中心,开户银行包括海峡银行以及温州当地银行等。

记者从投资人口中了解到,对于不少投资人要求兑付相关逾期款项的要求,浙南科技城方面之前并不表态,而是让投资者前往公安机关登记信息。

“有一点逃避责任,科泰建投作为发行方对出现巨额超募的情况不知情,挪作何用也不了解,没有任何监管措施,过后将所有过错推给承销商的人,但拒不承认城投平台在监管上面的缺失。”另一名投资者王先生认为,一旦以受害者登记信息,本次事件的性质就由产品兑付逾期变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由民事转为刑事,这是许多投资人不愿看到的。

违规承销商无踪影

1月12日,记者来到温州浙南科技城管委会所在地,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门外安保人员表示需先向工作人员预约才能进入。随后记者拨打了管委会相关部门电话,经过多次转接后,一名据称是财政局负责上述事宜的工作人员表示,关于产品逾期的投诉问题需要找管委会的律师解答,或者找科泰建投了解,个人不发表观点也不方便接待。

随后,记者又致电科泰建投,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报案,公安介入后,已经把所有资料拿过去,如果需要了解情况,可以咨询公安部门,相关信息以公安调查为准。”而对于投资者所提及的监管等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各方有各方的说法,他们无法回应。拿到的款项已经归还了。

此后,记者又致电龙湾公安方面,不过一直未能收到相关回应。

信息显示,杭州初融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杭州,主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包括财富管理、股权投资、投融资咨询、金融信息服务等综合资产管理服务,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自然人陈静。

2020年1月20日,记者来到杭州初融工商注册地所在的杭州市江干区钱江国际时代广场2幢4003室,但并未发现该公司经营驻点的痕迹。此外,记者还多次拨打镇金中心公开电话,也始终未收到回应。

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2020年12月,摄于杭州初融原设立于浙南云谷的销售处。图片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确实是到期(管委会)才发现他们(杭州初融)有人这么大胆。”上述接近浙南科技城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事后看来,当初杭州初融或是有预谋地拿下项目来违规募资,也确实钻了相关人员不熟悉监管流程的空子,“拿了钱去补其他漏洞”。

另一名金融行业人士则对记者指出,作为金融产品承销商,不碰资金其实是基本原则。此外,类似金交所等地方融资平台乱象一直存在,证监会也刚刚严令金交所不得向个人销售产品、不得跨区域展业等要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行业律师指出:该产品承诺函中,产品发行方并未指明产品募资规模及其他监管信息,存在一定的漏洞。在民事诉讼方面,合同中是否有规定监管账户、款项进出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各方是否尽到应付的责任等都是最终能否追责的因素。“不过目前来看,刑事案件仍是优先处理,相应的程序过后才是民事诉讼的环节。”这位律师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

保险科技:下一个竞争前沿

文/康雅

2020年7月2日,一家名为Lemonade(柠檬水,LMND.us)的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当日以29美元开盘之后,盘中股价一度上涨至70.8美元,涨幅高达144%,市值一度触及39.3亿美元,跃身成为2020年最佳IPO。

Lemonade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保险科技公司。不同于传统保险公司,Lemonade没有建立由保险代理和办公室组成的销售网络,而是运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在网站和App为客户提供注册、销售、理赔等保险服务,保险产品覆盖财产保险、意外伤害险、租客保险、宠物保险等多个险种。

作为保险科技领域的“网红”公司,Lemonade曾两次获得软银的重金投资。据报道,软银曾于2018年和2019年参与了该公司C轮和D轮的融资,投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目前,Lemonade数字化保险服务已经扩展到美国、德国、荷兰等多个市场。

Lemonade仅是一个缩影。最近这两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一大批主打保险科技的初创企业,异军突起。

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地方城投融资产品陷“违约”风波:承销商违规超募 投资人凭“承诺函”追讨

在此背后则是科技浪潮的推动。麦肯锡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互联网的兴起恰逢其时,助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和创新。传统保险服务链已开始数字化,如移动查勘、自助理赔等。物联网等技术也拓展了保险机构的服务范围,从单一产品转型到“产品+服务”,实现客户体验升级。

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全球保险科技蓬勃发展的引爆点,保险科技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层面深刻改变全球保险行业的业态趋势与产业格局。

在供给端,保险产品研发、营销渠道、流程管理和客户运营环节的数字化进程加速,保险科技平台的兴起降低了中小险企的生存门槛,为消费者带来产品降价的实惠和服务体验的改善;在需求端,消费者对于线上行为的接受度提升,产品需求发生结构性优化。

可以说,保险科技正逐渐成为下一个竞争前沿。

寿险:赋能代理人转型

“金融科技迅猛发展,而保险天然的大数据基因,也为金融科技与保险业务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王哲表示。

当前,金融科技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丰富保险场景、变革保险基础设施和优化创新保险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通过助力保险产品研发、服务提升、降本增效和增强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助力保险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保险代理人一直是寿险展业的主力军。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大众的健康认知和保险意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倒逼传统保险企业加速数字化进程。对保险代理人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如何获取更多的客户,并且保持业绩持续稳定地增长成了难题。

一批专注于科技赋能代理人的企业也悄然崛起。i云保就是其中一家。

为帮助代理人精准触达客户真实需求,解决获客难、提高客资转化率,i云保注重数据的运营,并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推出了“活水计划”。代理人通过i云保App进入“活水计划”专区,即可通过各C端用户平台寻找合适的渠道合伙人,从平台接入流量,通过线上用户问卷的形式勾勒用户个案的需求和形象,推荐合适的代理人进行触达和服务,在社交端完成转化,最终实现成交。

“客户转介绍”功能,就是“活水计划”的落地项目之一,参考了传统保险公司的转介绍业务模式。一方面,延续了这种有效方式的优点,为保险人带来了更多的意向客户;另一方面,在该方式上突破创新,推行线上转介绍模式,加大“老带新”的销售成交力度。不仅有效帮助了代理人进行宣传,增加客户的信任度,同时促进成交率提升。

受疫情的影响,智能客服和线上培训亦迎来井喷。i云保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i云保智能客服替代率已超85%,通过自然语义理解,精准分析用户问题,处理用户会话近22万次,智能机器人总处理用户会话量达近47万。

不仅是新崛起的保险科技公司,行业的龙头保险公司也不断使用移动化的线上工具来“稳住”保险代理人。太平洋保险等诸保险公司几十万规模的代理人通过与钉钉合作实现了以往在线下完成的业务,工作在线部署、线上拜访客户、线上介绍产品、新招募代理人、完成在线培训考试等。

其实科技赋能代理人不仅是如此。“除了在保险前中后台融入保险科技外,也可以通过科技赋能对代理人组织模式进行扁平化探索,创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同时,通过数据驱动运营,对上赋能保险公司,对下赋能保险代理人,同时反哺消费者。使保险代理人获得新型的展业形态,最终帮助其更好地服务消费者。”i云保创始人、CEO李哲说。

产险:科技铸立新基建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表示,“从客户未来的需求出发,基于未来如何最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倒推回来,思考自己需要建设哪些新的核心能力。”这句话给了车车科技CEO张磊很大启发。

在国内,车险是普及率最高的险种。但是在张磊看来,中国的车险市场存在“车商渠道话语权过大”等问题。

张磊解释道,目前,车险市场的渠道是“442”的格局,40%车商渠道,40%代理人渠道,20%的官方直销渠道。车险传统代理的现状是几百个地市割据,几千家中小代理公司混战。

代理公司生存之道是:代理公司老板与当地保险公司基于人脉、资源、合作周期拿到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佣金费率,代理公司拿到政策后,开始在市场进行扩散,建立一个“传统金字塔”销售推广模式。“金字塔”模式经过层层盘剥,真正从事车险的代理人和商户拿不到多少佣金费用。

可以说,在车险市场,从上到下的模式,更让消费者一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一端,产品选择少,价格不透明。一些保险公司也一直将“去中介化”作为公司战略。

如何去掉“无效中介”?

“车车科技就是要做中国最大互联网车险交易平台,一端连接保险公司,一端连接用户,利用我们团队在保险行业积累多年的技术、资源,打通交易环节,实现车险从报价、核保、支付到出单一站式服务。类似酒旅领域的携程。”张磊说。

2018年,车车科技推出车险新零售战略,寄希望用互联网先进的技术能力和运营经验赋能“线上+线下”全场景,实现数字化保险交易。截止到目前,车车科技已经连接50多家保险公司,拥有2000万用户,保费规模积累突破260亿元人民币,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化车险交易平台。

对于未来,张磊表示,在存量市场,车车科技会继续加强保险数字化的布局。继续连接更多的线上平台,如电商、出行、新闻、汽车服务、汽车交易类的互联网流量入口;为代理人服务,做好车险交易的工具。在增量市场,加强产品创新,适应未来趋势,在按天买车险之后,车车将联合人保推出里程类的车险产品,目前正在测试阶段。

无论是i云保还是车车科技,都是行业的剪影。中国的新锐保险科技公司,比如水滴保险、微保等都在崛起,他们或致力于销售端创新,或发奋于产品创新。传统保险业存在定价、获客、控赔控费等痛点,科技发展为行业带来破局机遇。通过大数据、客户画像、人工智能、场景搭建、流量变现等方式,赋能保险获客、产品设计定价、风控、运营、理赔等全流程。

科技的发展,直接加速了保险业品牌化、平台化、服务化、个性化、专业化、透明化的无边界创新。从销售到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保险+科技”的巨大可能性和价值需要市场重新审视。

来源: 新华社

相关问答

贷款中介公司,以电销方式展业是否违法-免费法律咨询-华律网

[回答]电销也就是电话销售,它是以电话为主要沟通手段,借助网络、传真、短信、邮寄递送等辅助方式,通过专用电话营销号码,以公司名义与客户直接联系,并运用...

新入行的保险代理人通过网络上的第三方平台展业合适吗?

那都是坑人的,别信。想明白以下几个问题:1、这么个第三方平台,如果它真的有无数准客户,为什么不自己展业,直接跟网络保险平台合作挂链接卖保险都可以的,...

武汉舒星氧气有限公司怎么样?

武汉舒星氧气有限公司于2003年05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舒民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工业、医院氧气罐装及销售;汽车零部件、建材、五金...

保险业当前面临哪些风险-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当前保险公司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统的风险。二是激进经营的风险。三是宏观环境的影响,2016年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波动,造成了企财险...

保险经纪公司是做啥的-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保险经纪一般都是为需要购买保险的客户进行购买需求和健康状况了解、金地,2010年成立了国康保险经纪公司。望采纳、协助索赔,做专业健康风险评估。...

35岁以上专科不能入深户吗?

以下),可以核准制入户。全日制大专,35周岁及以上...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全日制大专(35周岁以下),可以核准制入户。全日制大专,35周岁及以上年龄,则通过...

苏州哪里加工玉砂?

玉砂材料用途广泛,特别是装饰,玻璃,打磨加工等。苏州市擎联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引进国外先进磨料技术,展业耐磨行业研发与战略合作经营模式。产...

良亮充电台灯的质量好吗?-一起装修网

[回答]还是这种老款式的经久耐用,之前用的各种高大上的折叠超薄款式的,很容易就坏了。建议可以购买。良亮灯饰专注台灯30年,国内最展业的台灯生产商之一,...

云集数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招聘?

云集数字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电商销售总监,公司是国内一流的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商,秉承“专注、融合、智慧”的经营理念,深耕中小银行数字信贷转型升级...

沙滩折叠桌生产厂家哪家的质量好?-一起装修网

[回答]个人推荐山东临沂恒文钢木家具有限公司是家用叠桌、*折叠桌子、*旅行折叠桌、*手提折叠桌、折叠桌等产品专业生产*的公司,采用柔光、高光面生态板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