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用户投稿 1 0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8月的惠州西湖,游人如织。在西湖不远处,“鹅岭西路13号”曾是惠州工业最闪耀的地方,也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1983年,惠州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城市转型,时任惠阳地区行署副专员林树森提议设立惠阳地区工业发展公司(后改称为“惠阳地区工业发展总公司”)。这就是惠州工业的“黄埔军校”——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德赛集团”)的前身。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经历40年发展,德赛集团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400亿元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

40年风雨兼程,德赛集团是惠州工业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德赛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实现茁壮成长。2022年,德赛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19.7亿,同比增长26.5%,利税42.6亿元,同比增长31%。目前,其智能汽车电子产业位居全国第一、消费类电池业务位居前三位,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

“惠州是一座开放包容、干事创业的城市。”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表示,德赛将坚持“核心聚焦、创新驱动、效益优先”的经营方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不断推进经营变革和管理创新,打造“百年老店”,成为深受客户信赖的国际一流企业。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德赛电池自动化生产车间。

借船出海,惠州工业的“黄埔军校”

1983年,东江之滨,改革开放春潮澎湃。

当时,惠阳地区的工业几乎是“一穷二白”的局面。中共惠阳地委、惠阳地区行政公署提出“办实业、打基础”,成立惠阳地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从地委直属机关抽调干部“下海”办企业,原本是机关干部的李欣出任第一任总经理,全公司只有5个人、借款5万元,从一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始创业。

1986年,惠阳地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与香港金山集团的合作,开启了惠州工业“借船出海”的新模式。“当时林树森亲自带队去香港洽谈。”姜捷回忆道,金山集团成为第一家到惠州投资的国际化企业。

在此之后,惠阳地区工业发展总公司先后和飞利浦、西门子、通用电气、东芝、奇胜等著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建设了30多家外向型工业企业。一时间,“鹅岭西路13号”成为惠州工业最闪耀的地方。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德赛西威数字化生产车间。

1988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惠阳地区,将惠州市升为地级市。这一年,姜捷大学毕业来到惠州。在德赛一干就是35年,他见证并参与了惠州工业化历程。

为了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惠州在全国开创了“三不要”政策(不要户口、档案、粮油本)。当时,这“三样”就是一个人合法身份的象征。“三缺一”就是“黑户”,没有哪个单位敢接收你。

另外,在惠州的开放包容政策的引导下,一批来自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毕业生,乃至全国各地人才涌入惠州。在这批人才,不少人已是家喻户晓。比如,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曾出任惠州市工业发展总公司的引进部主任,负责外资项目的招商引资。因此有人说:德赛,是惠州工业的“黄埔军校”。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近日,德赛西威入选2022年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第一批)。

改革破局,在市场“熔炉”中百炼成钢

1992年,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经惠州市政府批复组建德赛集团。

“1983年到1992年,这是德赛的第一个十年,是引进外资、借船出海的十年,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德赛公司的基础。”姜捷坦言,当时合资模式以外资控股为主,市场在外、原材料采购在外,自身还没有研发能力。

在合资做小股东的基础上,德赛集团意识到,必须创建自主产业。在时任总裁蔡吉粦的带领下,德赛确立了“两个开发”战略,即 “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1993年,德赛从通讯产品入手,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制造“电话机”的子公司。经过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很快研发出“德赛牌”电话机,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

此后,德赛正式进入视听领域,包括电池、VCD、DVD、手机电池组装等。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时任总裁许光的带领下,开拓出德赛通讯、德赛视听、德赛电池三个产业齐头并进的市场局面。

这是一个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转折点。2002年德赛集团自主产业的销售额已达5、6个亿的规模。

资料显示,现任上市公司亿纬锂能董事长的刘金成,曾任德赛集团旗下的德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度主持手机电池、碱性电池等电池组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工作。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不曾想到,在发展的第三个“十年”里,德赛不仅“反收购”外方股权,更是成为汽车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德赛电池正在布局新型储能产业。

创新引领,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从“办实业、打基础”,到“三来一补”“筑巢引凤、借船出海”再到“内外并举”,惠州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万亿工业大市”。德赛集团参与、见证了这段历史,也推动了惠州工业的发展。

自2001年“掌舵”德赛集团以来,姜捷在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州市国资委的支持下,推行骨干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国企发展活力。

在发展消费类终端产业的同时,德赛集团寻求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放弃低端大众化产品,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核心产业。新能源电池是德赛核心产业之一,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迈向中高端。2004年,德赛成功收购“深万山”,后更名为“德赛电池”,实现借壳上市。

2003年到2012年,是德赛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型的关键十年。在此期间,2010年德赛对西门子VDO(惠州)公司的“反收购”,至今还为行业所津津乐道。

2007年底,西门子出于战略考虑,决定以112亿欧元(相当于1200亿元)将西门子VDO整体出售给德国大陆集团,包括西门子VDO(惠州)公司外方拥有的70%的股权。德国大陆进一步提出,希望购买德赛集团所持有西门子VDO(惠州)公司30%股份。

彼时,德赛集团下定决心:反收购外方70%的股份。

谈判异常艰难。历时两年多,经历几十轮“交战”,最终西门子VDO(惠州)公司股权花落德赛,公司更名为德赛西威。从此,德赛高起点切入汽车电子领域。7年后,德赛西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如果没有去收购外方70%股份,我们在汽车电子领域没有今天的地位。”姜捷说,通过这一收购,德赛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商,拥有国内最高端自主技术及最好的品质保证能力。

在惠州市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德赛给德赛西威的核心团队和骨干员工安排持股,凝聚了一大批员工,让这批中外精英都留了下来。

伴随着汽车电子和消费类锂电业务的成长,德赛集团陆续退出面向大众消费终端的视听、通讯等领域。2012年,德赛自主产业的销售规模达到85亿元。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德赛西威智慧出行体验馆。

开放合作,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走进德赛西威智能网联工业园,这里拥有国家级实验中心、智能网联研发中心、工业4.0工厂、立体仓库、国内第一家自建的智能驾驶试验场。“最近十年,我们对产业和技术的投资明显加大,可以说是数倍于过去30年的累计。”姜捷表示,企业正在加大布局来构筑面向未来的领先优势。

近年来,德赛集团坚定聚焦智能汽车电子和新能源电池两大核心产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德赛智能汽车电子产业位居全国第一;德赛新能源电池产业走在国内前列,消费类电池业务位居前三位。

其中,德赛西威是中国本土汽车电子零部件龙头企业,与大众、丰田、通用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德赛电池是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和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服务于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厂商。

德赛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坚持“研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总体战略,重视对重点领域技术的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快速形成产品竞争力,占据市场制高点。

“通过多年实践和积累,我们有了一定基础,要挑战更有创造性的路,掌握一些关键技术乃至核心技术,建立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社会价值。”姜捷表示。

立足惠州大本营,德赛在国内的各大城市建立了研发分支机构,更坚持面向全球开放创新,在新加坡、德国建立研发中心,还在德国、越南建立制造基地,正在布局墨西哥、印度制造基地。目前,德赛有2万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5000人,占到员工总人数的25%。

舍得科研投入带来了高效的产出。2022年德赛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19.7亿,同比增长26.5%。今年上半年,德赛集团保持销售收入9.6%的增长,营收超过200亿,预计全年有望实现15%的增长目标。

面向下一个十年,德赛集团的奋斗目标是2033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惠州是一座开放包容、干事创业的城市,我们将努力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力量。”姜捷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下,企业对发展前景更有信心,努力打造“百年老店”。

【撰文】马发洲 丁月芬

【图片】王昌辉 德赛集团

阅读更多>>

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打造国际一流企业

【作者】 马发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惠州20家上市公司年报测评 15家公司营收超10亿元

截至4月30日,惠州本土20家A股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24年年报,20家上市企业,哪家公司董监高的薪酬最高?哪家公司高学历员工的占比最大?哪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最多?研发投入占比最大?

南都根据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其同比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基本每股收益等指标,对20家上市企业进行综合测评,看各家公司在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投资价值、营运能力等方面表现如何。

统计发现,2024年惠州20家上市企业总资产达到5921亿元,同比增长135亿,增幅2.3%。净资产总和1425亿元,同比增长66亿,增幅4.9%。去年营业总收入达到2985.66亿元,同比增长37亿,增幅1.25%。归母净利润为86.16亿元,同比减少7.84亿元,降幅8.34%。

2024年,惠州20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均过亿,15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有TCL科技、亿纬锂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胜宏科技等5家企业,其中,华阳集团和胜宏科技的营收均首次破百亿。

净利润上,8家企业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德赛西威、TCL科技、胜宏科技和亿纬锂能等4家企业的净利润均超过了10亿,6家企业出现亏损。

广州德赛科技 从借款起家到迈向千亿!德赛集团见证惠州40年工业发展史

盈利能力

5家企业总资产超100亿

2024年,5家企业的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华阳集团成为惠州第5家总资产超过百亿的上市企业,总资产增幅近三成。亿纬锂能总资产首次突破千亿,TCL科技总资产超3700亿,这两家的净资产均过百亿。美新科技和德瑞锂电的总资产增幅都在五成左右。

20家上市企业中,有5家企业总资产同比下降,分别是TCL科技、中京电子、利元亨、骏亚科技、仁信新材,其中中京电子和骏亚科技的总资产连续两年下降。8家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分别是九联科技、科翔股份、中京电子、利元亨、仁信新材、骏亚科技、锦好医疗和硕贝德,其中,6家企业的净资产连续两年下降,仁信新材、骏亚科技、中京电子和利元亨等4家企业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双降。

华阳集团表示,2024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高增长,屏显示、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车载摄像头等规模化量产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座舱域控、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数字钥匙、电子后视镜等新产品线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多类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部分产品线跻身行业前列。

盈利能力

TCL科技营收超1600亿

在去年年报中,惠州20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均过亿,15家公司的营收均超过10亿元,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有TCL科技、亿纬锂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胜宏科技等5家企业,其中,华阳集团和胜宏科技的营收首次破百亿,TCL科技的营收超1600亿。

从营收增幅来看,12家公司的营收增幅达到两位数,德瑞锂电营收增长五成多。骏亚科技、TCL科技、亿纬锂能、利元亨和红墙股份这5家公司营收同比下降,利元亨营收下降超五成。

德瑞锂电表示,2024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度增长182.47%,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美元汇率波动,以及产销规模扩大摊薄了单位产品固定费用。

11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4年,8家企业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德赛西威、TCL科技、胜宏科技和亿纬锂能等4家企业的净利润超过10亿。

6家企业出现亏损,分别是九联科技、科翔股份、利元亨、硕贝德、中京电子和骏亚科技,其中前5家企业已经是连续两年亏损。

格林精密和德瑞锂电的净利润增幅超过100%,德瑞锂电超300%。有11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骏亚科技和利元亨下滑了超300%。

TCL科技表示,2024年公司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光伏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主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跌,TCL中环的光伏业务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且自身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业绩大幅下降,TCL中环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下滑52%,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29.4亿元。

投资价值

6家公司每股收益为负值

股东权益比率(又称自有资本比率或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等于1,这两个比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资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小。格林精密、仁信新材等2家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高达八成多。

基本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指净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有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该数值越大,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德瑞锂电、胜宏科技、华阳集团、亿纬锂能、德赛西威等5家企业的每股收益超过1元。

因为出现亏损,科翔股份、九联科技、硕贝德、中京电子、骏亚科技和利元亨的基本每股收益为负值。11家企业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发展能力

5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10%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上不封顶,越高越好,但下限不能低于银行利率。高于银行利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及格线。证监会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惠州20家上市企业中,去年净资产收益率有5家企业超过10%,其中德瑞锂电和德赛西威超过20%。

净利润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又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德瑞锂电以28.95%的净利润率排在首位,胜宏科技的净利润率也超过10%。

中京电子、利元亨、九联科技、科翔股份、硕贝德、骏亚科技、TCL科技等7家公司的净利润率是负值。

营运能力

红墙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差

总资产周转率可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比率较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得能力。

从年报来看,德赛西威、仁信新材、宇新股份的总资产周转率超过了1,说明其运营效率比较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仁信新材、锦好医疗和宇新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达到两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差的是红墙股份。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

相关问答

惠州市德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惠州市德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08-04-07在广东省惠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惠州市陈江镇仲恺大道德赛第三工业区。惠州市德赛智能科技有...

德赛手表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德赛手表是意大利的品牌。德赛的这款手表如传动的机械年轮,完美展现出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突显机械感十足的现代风格。现代风格不仅仅追求时尚与潮流,更多的...

有谁知道惠州市德赛电池厂怎呀?

德赛集团位于风景秀丽的广东省惠州市,2003年全国电子行业排名第23位,是仅次于TCL集团的惠州市第二大集团企业,我们公司的前身--德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心...

惠州德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在线,急。请回答快一些?

去的时候要有心理准备才行,德赛效益不是很好,听里面的人说加班费也很少,去的时候要有心理准备才行,德赛效益不是很好,听里面的人说加班费也很少,

德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怎么样?

德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是1993-08-16在广东省惠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陈江镇德赛第三工业区。德赛电子(惠...

惠州德赛电池用的是哪家的电芯?

惠州德赛电池是苹果原装电池供应商。德赛集团成立于1983年。主要从事无汞碱性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等各类电池...

德赛电池质量怎么样?

德赛电池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德赛电池和原装的电池也基本上没区别,因为德赛工厂是给苹果公司进行代加工电池的厂家,所以说质量是跟原装电池差不多的,在市场上德...

电池生产企业厂商代码?

1、SVB工厂:深圳坑梓工厂,隶属弗迪电池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2、QHB工厂:青海西宁工厂,隶属弗迪电池第二事业部。3、CQB工厂:重庆璧山工厂,隶属弗迪电池...

燃料电池生产公司?

德赛电池: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其中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

halse电池是什么牌子?

halse电池海志牌锂电池,隶属于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锂电池电源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公司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居国内同行之首,服务于全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