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用户投稿 3 0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一条蚯蚓都能干什么?钓鱼、喂鸡、养鱼……在范寨镇的蚯蚓养殖基地里,通过充分发挥蚯蚓的优良特性,串起了一条生态循环产业链,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的双赢。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走进易安蚯蚓养殖基地,一垄垄蚓床整齐划一,每块标准的蚯蚓地垄都铺撒着经过发酵的牛粪,翻开泥垄,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蚯蚓。“现在有16个大棚,一个棚一个月的产量大概在一千斤左右。晒干的话是一种药材,地龙,这个各大药厂都要。活体每斤4块钱左右,地龙价格在25-30块钱之间,地龙一天能走个2000多斤。”冠县奥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一博告诉记者。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蚯蚓浑身都是宝,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养殖基地的扶贫大棚每年会拿出10万元用于脱贫享受政策户分红,不仅拓宽了增收门路,在这里牛粪养蚯蚓还解决了牛粪污染的问题,形成了一条“吃干榨净”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之路。“养殖蚯蚓主要是用牛的粪便,它是作为蚯蚓的食物,吃完粪便之后会产生有机肥,这个有机肥属于有机肥之王,营养价值非常高,广泛应用于花卉养殖、果树、蔬菜,种植户都非常喜欢这个。”杨一博说。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在小切口上做出大文章、在小产业上展现大作为。范寨镇以绿色循环农业为支点,探索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新模式,努力蹚出百姓增收新路子,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范寨镇将大力鼓励和引导各村庄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创新‘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增收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蚯蚓养殖,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打造‘闲置田’利用+‘环保口’致富的闭环经济,实现企业、村庄、群众互利共赢,开辟乡村振兴新途径。”范寨镇党委副书记李壮利表示。

民国时期制造的野炮数量

旧中国长期的战乱,造成国家积贫积弱,工业基础相当差,民国时期虽然建立了一些军工企业,但技术工艺极端落后,产量也上不去。其中各兵工厂的重武器不但做不到成规模生产,并且动乱的时局还让这种能力中断。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辽十三年式野炮

野炮,是百年前一种用于野战的火炮,属于加农炮的范畴,这种武器在民国时期产量极其有限。1924年,位于沈阳的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日本三八式野炮成功,这年是民国十三年,因此命名为辽十三年式75毫米野炮。从1924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工厂被迫停产,该炮共生产了108门。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辽十四式野炮

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进口奥地利百禄公司的83.5毫米野炮零部件,并聘请奥方技术人员,对口径进行改造后组装出来了野炮,该炮根据制造时间命名为辽十四式77毫米野炮。后来进行批量生产,至1931年9月,辽十四式总产量为300门。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当年我国科技落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军火生产基本上靠仿制。1929年,山西太原兵工厂对瑞士苏罗通88毫米野战炮进行了仿造,命名为晋十八年式88毫米野炮。1929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太原陷落,该炮共生产了150门。

奥方科技有限公司 范寨镇:小蚯蚓串起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民国时期的汉阳兵工厂和江南制造局,也生产了一些野炮,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产量应该不多。

相关问答

北京奥方德信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还行。北京奥方德信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2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张天宇,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通讯产品、节能产品、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销售机械电...

1917年英国德国什么战争?

英德战争19世纪末,德国在崛起,而英国在没落。作为全球主导力量的英国并没有将新兴的德国成功纳入国际体系,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