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聚天下英才 当科创尖兵——写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

用户投稿 22 0

聚天下英才 当科创尖兵——写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

在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研究员张铁林跨界融合,从脑科学中探寻人工智能技术新路径;在大模型社区,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夏立雪连接起大模型与AI芯片,让买算力像“逛超市”一样容易;在上海市科委,项目经理人团队的王薇成为“链手”,全链条助力未来产业培育……一个个青春勃发的身姿,汇聚在开放包容的大上海,勇挑大梁,勇当尖兵,为建设上海国际科创中心、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埋头苦干,只争朝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大家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聚天下英才 当科创尖兵——写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

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记者将目光投向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海。向着科学研究的高峰、科技产业的前沿、创新生态的源头,青年力量热烈奔赴,正在这里书写着“硬核”答卷。

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聚天下英才 当科创尖兵——写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

5月29日,机器人“选手”参加足球比赛。当日,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启动。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攀登,向科研高峰

1943年,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石——人工神经网络,诞生于人脑神经元的启发。如今,渴望突破高能耗等瓶颈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否再次从脑科学研究中汲取灵感?

这是“80后”科研人员张铁林来到上海的原因。几年前,他带着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到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就职。作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研究所,这里不仅诞生过克隆猴,也牵头了“脑图谱”等一系列解析大脑的前沿研究。

选择跨界,不是放弃原本的研究,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深耕。“参考脑低功耗编码、灵活计算架构、高效学习的方式,我们正在助力脉冲式类脑大模型软硬件的开发,并且推出了类脑算法,已在类脑麻醉机器人、脑机接口解码等产品上应用。”张铁林说。

用资源聚才,以事业育才。作为科学研究的高地,上海培养、积蓄了大量青年科研人才,不拘一格支持他们勇攀科学研究的高峰。

从创新投入来看,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达11%左右。

从研究力量来看,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并驾齐驱,十余个中国科学院旗下院所各具特色,上海科技大学声名鹊起,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

从原创成果来看,2024年上海科研人员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30%。《细胞》杂志发布的年度最佳12篇研究论文中,上海占其三。

从政策创新来看,基础研究先行区、探索者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支持科研人员“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重点选拔35岁以下年轻人,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成为培育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如果要问这些青年科研人才有什么相似的特质,答案中必定会有一条:敢想、敢闯、敢于挑战“不可能”。

建设海底“望远镜”,挖掘药物靶标,用榫卯结构代替钛钉连接骨头……正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95后”科研人员段佳所说:“科研就像登山,唯有坚持不懈、攀登不止,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开拓,在产业前沿

成立两年,融资近10亿元,员工平均年龄32岁——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企业无问芯穹年轻而充满活力。

“年轻人喜欢上海,这座城市有更开放、更活泼的基因。”夏立雪说,上海和年轻人很配。

夏立雪是“90后”,他与上海的故事要从全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说起。大模型企业想要算力,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想要市场,能不能把两边的需求连接起来?2025年,无问芯穹与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联手推出“算力生态超市”,把多种大模型算法高效部署在多元芯片上,服务上下游初创企业。

“政府部门用算力补贴帮助初创企业在‘算力生态超市’扎根,他们成长起来后,也繁荣了我们的生态。”夏立雪说,在“模速空间”,百余家企业协同互助,在咖啡香与代码声中开拓产业的新版图。

“模速空间”所在的徐汇西岸,是创业者逐浪前行的舞台之一。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上海近年来着力打造全球科技型初创企业首选地。例如,代表性双创平台“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者中,海外归国创业、青年创业以及高学历、高水平、高专业度的“三高”人才集聚;张江的从业人员中,青年人才占到80%,全球化、前沿化和年轻化是重要标志。

更快、更前沿、更有潜力,青年创业者正在引领未来浪潮。

看似普通马甲却能帮人解放双臂,适合高空采摘、居家装修;作用于双腿,即使腿脚不便的老人,穿上后也能重温爬山的乐趣……傲鲨智能的机械外骨骼曾“参演”《流浪地球2》,这些酷炫产品如今开始走进生活。“我们希望用外骨骼为人赋能,生产普通家庭也能买得起的外骨骼。”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说。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中,但想改造它却不容易。“与靠经验和高通量实验的传统方法相比,我们开发的大模型能完成蛋白质从序列到功能的预测,实现从‘大海捞针’到精准设计,多款蛋白质产品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天鹜科技创始人洪亮说。

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迈向世界级“科创湾区”的大零号湾……展开上海的“科创地图”,浦江两岸“新”光闪耀。上海市科委数据显示,凝聚上海科创精华的张江高新区已形成“1区22园”格局,建成面积约420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诞生超1家上市企业。

探索,去生态源头

“以前是‘从0向1’推进,现在项目经理人要着眼于科技创新链,‘从10看到0’。”上海市科委工作人员王薇告诉记者,最近一年,她成为项目经理人团队中的一员,工作有了新变化。

项目经理人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一个团队、一种机制。当全球科技竞争跑步进入“无人区”,如何才能保持战略敏捷,防止“科技踏空”?2024年,上海率先探索科创项目经理人“链手”机制,破局科创管理新范式。

记者从上海市科委了解到,项目经理人被赋予总调度权责,打破传统科技管理模式,先行聚焦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绿色燃料等六大未来产业,探索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培育路径。

其中,绿色燃料是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提出的需求,上海目前布局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绿色甲醇两大方向。前者由上海机场集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技术团队推进废弃油脂脱羧加氢工艺,成本更低且对绿氢的依赖更小;后者引进了外籍院士团队探索全发酵生物沼气制甲醇路线,成本有望降至3000元每吨以下。

“我们要去化工区聊,考虑符合要求的场地、设备大小,需要接洽绿电,等等。这些还只是产业化中试阶段需要协调统筹的事项,后续要定期跟踪选定路线的进展情况,确保快速实现产业化目标。”王薇说,技术、人才、资本、政策、场景“同频共振”,创新才能真正落地。

在上海,像王薇这样拼搏在一线的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还有很多。他们虽然不是科研人员,也不是创业者,却是创新生态的探索者、营造者。

运行未来产业基金,给予长期耐心的资本支持;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实施孵化人才培育行动,用高质量孵化环境助力初创企业……这种体系化作战的生态思维,正成为上海推进基础研究、培育未来产业、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底层逻辑。

“我们致力于打造集‘研究机构+早期投资+创业平台+投后服务’为一体的硬科技创业生态,为科技创业者提供投资、孵化及融资解决方案。”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说。

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从科研到产业再到生态,上海正全力集聚天下英才,以人才之“风”,鼓科技创新之“帆”,在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中,劈波斩浪、乘风前行。(记者王永前 董雪)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多路线齐头并进 脑机接口产业化进程加速

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工程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在医疗、教育、游戏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逐的重要赛道。今年以来,从前瞻性临床试验到临床试验,再到临床应用,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多技术路线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意味着脑机接口产业化落地进程又迈进一步。

“戴上帽子无线接通信号,脑袋已经可以很好地控制光标了。玩赛车游戏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大脑发出信号,用意念直接操控小车避障。”术后仅一个多月,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前瞻性临床试验(FIM)近日迎来阶段性新进展,一位四肢截肢多年的受试者的康复训练仍在持续进步中。

重获“掌控感” 侵入式技术路线迎来新突破

今年3月25日,上述前瞻性临床试验受试者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手术。试验的顺利开展也意味着,在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市科委战略前沿脑机接口专项支持下,阶梯医疗成了全球范围内第二家、中国第一家进入产品临床试验阶段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

圆形、直径26毫米、厚度不到6毫米、电极直径为头发丝的1/100——近日,在阶梯医疗位于上海的实验室,公司创始人、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研究员赵郑拓向记者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脑控植入体及系统运行方式。

“这款植入体的尺寸只有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产品的一半。我们采用超柔性电极设计方案,通过微纳加工工艺和材料科学创新,把电极做到细胞尺寸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赵郑拓介绍道,“只需在颅骨上开一个3至5毫米的微孔,用成熟的神经外科微创穿刺技术就能完成。植入后可与脑组织形成‘无瘢痕’界面,长期稳定记录神经信号,将大脑活动传输出来并翻译成对外部设备的各种控制指令。”

“受试者良好的术后恢复情况,将加快推动第一代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注册取证进度。我们计划今年开展3至4例前瞻性临床试验,明年初开启大规模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预计将开展30至40例植入手术。如一切顺利,有望于2028年实现产品上市。”赵郑拓称。

记者了解到,从前端电极到系统,阶梯医疗已实现研发、设计、生产、测试整个链条的自主可控。“我们希望在国内建立起首套MEMS医疗器械级别的神经电极产线,使得脑机接口原本前端的传感器从实验室概念,变成真正成熟可靠的、可量化生产的产品。”赵郑拓表示,除了短期聚焦运动功能重建、语言解码等产品,公司长期还计划结合大语言模型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持续探索人机共生新形态。

关键技术多点突破 未来赛道前景可期

从科学幻想到前沿基础研究探索,从颠覆性技术突破到走出实验室在应用领域锋芒初显,脑机接口迈向产业化的进程近年来可谓“突飞猛进”。除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自不同科研团队多个技术路线探索也正不断取得进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25脑机接口蓝皮书》显示,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脑机接口创新企业。其中,采用非侵入式技术路线的公司包括强脑科技、脑陆科技、柔灵科技、爱朋医疗、三博脑科等,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也已有量产,商业化落地初见成效。

半侵入式方面,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团队与博睿康合作的技术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与Neuralink脑机接口不同。该项技术是把电极放在大脑硬膜外,采用近场无线供电和传输信号。其中,一位接受临床试验植入手术的椎脊髓损伤患者,在术后第三天能够下床坐轮椅。这款产品在去年8月成为我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脑机接口产品。

同样为半侵入式的“北脑一号”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牵头成立的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推出。把薄如蝉翼的电极片贴在硬脑膜上,瘫痪病人术后10天就能用意念控制运动,渐冻症失语患者可以实现近百个中文词的交流能力……据介绍,完成人体植入后,首位植入患者很快就实现了用大脑隔空操控机械臂抓握水杯喝水,还可以做出一些手部动作。接下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介绍,“北脑一号”也会继续优化,最快有望在今年年底通过申报,正式走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既能做运动解码,又能做汉语语言解码,另一家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脑虎科技也在今年开展了语言解码临床试验研究并取得突破。与此同时,高通道电生理记录系统开发等方面也持续推进中。如,满足侵入式脑机接口日益增长的记录通量需求,无锡深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自研1024通道电生理记录系统的研发和产品化,4096通道系统的技术验证工作也已完成并在进行功能样机开发。

“攻坚”脑机产业 多方助力产业化进程提速

根据咨询机构麦肯锡预计,2030年至2040年间,全球脑机接口仅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400亿至1450亿美元。当前,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已涌现大量初创企业。前瞻研究院统计显示,相关专利申请量、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均有大幅增长,并有百家企业的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初创企业们不断创新突破的背后,离不开政府层面、耐心资本等各方支持。

资金层面,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的统计,全球脑机接口行业投融资活动在2020年进入活跃期,年投资事件超过20起,投资总额超过16亿美元。截至2025年2月,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事件超过1500起,总金额接近100亿美元。其中,中国相关事件超过200起,总金额接近20亿美元。

如阶梯医疗在今年2月完成3.5亿元B轮融资,创国内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融资纪录,由启明创投等机构领投;同年1月,傲意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华发集团领投,广大汇通、合盈资本跟投;去年11月,博睿康完成了D轮融资签约并全面展开产品临床试验;强脑科技目前也已完成多轮融资。

政策层面,各地发展目标明晰。北京、上海年初相继出台了《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及《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北京市在方案中提出,到2027年要加速推动一批脑机接口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多场景的落地应用。

上海在方案中明确,2027年前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临床试验;面向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鼓励企业开展非侵入式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同时,引育5家以上具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上下游国内骨干企业。

5月1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产业链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产业生态基本构建,建成一批产业发展集聚区。引育产业链骨干企业,同步推进侵入式、非侵入式两种脑机接口技术路径,完成3款侵入式和5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研发及医疗器械注册,加快实施省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开放医疗健康场景,实现年服务医疗患者超5万人次。到2030年,四川还计划引育10家链主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技术和产业化落地纵深挺入,应用场景将深度渗透医疗康复领域,广泛应用到多类疾病诊治,同时从医疗康复场景向泛化场景延伸。未来,脑机接口有望重塑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的交互范式。(记者 韦夏怡)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问答

上海有哪些游戏公司

[最佳回答]问题一:上海游戏公司有哪些上海有很多呀。盛大、九城、巨人,很多外国知名游戏公司也进入上海,EA、育碧、英佩,暴雪再打算全面进入!你也可以到这里...

远航高中和卓越高中哪个好?

远航相对卓越学校,一本上线率好一些,远航这个学校可以考虑去,卓越就算了吧……走进远航的校园,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在翠绿欲滴和娇羞欲语的花儿的装饰下,更...

追求卓越无止境,与时俱进创未来,什么意思?

努力去追求更好的不要停下脚步跟着时代发展全面前进去创新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愿你生活愉快。努力去追求更好的不要停下脚步跟着时代发展全面前进去创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