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的藜麦“真不赖”
李昊 本报记者 马晓刚
近日,一场大雨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土地开始了“呼吸”。走在清水河县宏河镇胶泥卯村一望无际的山坡上,总能被眼前千沟万壑的黄土地所吸引。
村民刘永胜正在地里松土、施肥。他一边耕种,一边给记者算着种植藜麦的收益账:“我家有30多亩地,都是山坡地,过去都种玉米,一亩收入最多也就是500多元。去年,我种了20多亩藜麦,一亩地收入了3000多元,真不懒!”
说起清水河县的藜麦种植,还要得益于内蒙古优农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晓东的带动。
“80后”的刘晓东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在养殖肉牛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藜麦。刘晓东立刻查阅资料发现,藜麦被古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如今更是被誉为“原始天粮”,且NASA(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也将藜麦列为人类未来移民太空空间的理想“太空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并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刘晓东被藜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深吸引,产生了种植藜麦的念头。
心动不如行动,刘晓东在多方考察学习后发现,清水河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藜麦种植。于是,他购进50斤藜麦籽种开始试种。一次次的种植,一次次的失败,他并没有气馁,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没有压垮他。坚强执着的刘晓东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砸锅卖铁也要种好藜麦,绝对不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刘晓东在当地种植藜麦成功,当年,他便在胶泥卯村一次性流转土地近1000亩,进行规模化经营和订单式生产。
在发展过程中,刘晓东深知“特色农业”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抓手。于是,他成立了内蒙古优农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的方式,走出一条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发展生态、特色、品牌农业。
“传统农产品没有特色,缺乏竞争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缓慢。对种植户来说,这两年种藜麦可算种对了,每斤的收购价格是玉米的4倍多。”刘晓东说。
60岁的贫困户杨贵堂正在自家田间施有机肥,藜麦籽种已经种了进去。见到记者后,他说:“种植藜麦简单省事,而且全部是机械化作业,收入还不少,前年我家就脱贫了,现在真是享了特色农业的福啊!”
杨贵堂只是在刘晓东带领下脱贫的一个缩影。刘晓东通过土地流转补贴、有偿聘用劳动、签订购销合同等方式,带领周边农户种植藜麦,先后带动当地一大批农户致富增收。
同样,藜麦的种植成功无疑为清水河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2016年,清水河县开始扶持农户试验示范种植藜麦。“黎麦不仅是经济作物,也是生态作物。种植藜麦对于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良盐碱土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水河县宏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了赚头,农民才有奔头,产业才能发展。如今,在清水河县,藜麦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总面积达到3000多亩。
在2018年内蒙古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展上,刘晓东的藜麦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藜麦属于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独特,可增强机体功能,调节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尤其适用于患有‘三高’、心脏病的人群,特别是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体质人群更为有益。”刘晓东说。
目前,刘晓东的藜麦产品销往广东汕头、云南昭通、河南郑州、山东德州等地,在客户中有相当不错的声誉。“去年公司的藜麦产品已经实现收入100万元,比上一年多了1倍多。”刘晓东说。
但是,刘晓东没有止步,他要在藜麦的品质和深加工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藜麦产业链,做大做强藜麦产业。
“我们利用藜麦生产出符合人们方便食用的藜麦早餐粥,有四种口味适合不同人群,非常受市场认可,订单也在不断增加。”刘晓东坦言,下一步他还将推广和扩大藜麦种植,实行统一提供籽种、统一回收的办法,将藜麦作为清水河县特色旅游商品,走“农业 旅游”之路,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种植,共同致富。
湖南│撒播梦想种子,收获满城“蔬”香
望城是雷锋的家乡,2011年撤县设区,是湖南省会长沙市面积最大的城区。设区前,望城是农业大县,依靠传统的种植、养殖生产。由于它地处湘中东北部,湘江下游两岸,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是长沙城区“菜篮子”基地。为让“菜篮子”装满“绿色优质健康”菜,有这样一批有爱农业、懂农业、为农业“出点子”“谋思路”的本土志愿者组成了科技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奔忙在村前村后。
筑梦:“抱团”发展
“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蔬菜产业。2013年至2016年这段时间,望城区蔬菜产业面临着劳动力和肥料种子等生产资料成本和流转土地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蔬菜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经营管理模式不适用市场发展需求的形势。作为雷锋家乡人、益仕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头人孔益民,通过调查走访,反复思考,决定领衔成立长沙市望城区蔬菜协会,“抱团”发展蔬菜产业,惠及更多企业和农户。
万事开头难。协会成立之初,可谓是一无所有,无人、无钱、无办公场地,加之当时望城蔬菜行业也是一盘散沙,无规模、无品牌、无技术、无组织,就连需要申报的大项目也由于没有载体和平台而无法申报。面对这种局面,孔益明打着乡情、村情、亲情的牌子,主动联系有志于蔬菜产业发展的丁丽、姚新明等蔬菜种植大户,组织成立协会,向望城区农业局等单位争取办公场地,自掏腰包解决办公条件,并承诺不拿协会一分钱报酬。2016年4月,长沙市望城区蔬菜协会正式成立。
逐梦:产业推动
围绕全区蔬菜产业发展,协会根据望城区地理、气候、土质、水系等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调研,逐步探索出一条“建基地、扶龙头、推销售、强品牌”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参与制定了《长沙市望城万亩蔬菜示范片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以排菜、辣椒品种为主,四季时令叶类蔬菜为特点的蔬菜格局。同时,为抵御风险,降低成本,还制定了《望城蔬菜全年抗风险生产种植方案》,引导望城区蔬菜种植开启防御自然灾害的种植模式。
品牌响则产业盛,品牌大则产业强。牵住蔬菜产业“牛鼻子”就是要打造品牌。协会自2016年起连续8年组织蔬菜生产企业参加中南五省农博会,推介望城蔬菜;2017至2019年又通过承办望城“农货旺星城”活动和“望城农货节”,来宣传推介望城蔬菜,逐渐形成了东城生态椒、靖港西兰花、云麓苗芽菜、光明四季青等一批望城蔬菜独特品牌和八佳兴、陶蔬恋等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蔬菜协会成立后的几年时间,望城蔬菜生产经营效益得以提升,年最高增值达37%,1.8万余亩蔬菜成为望城产业振兴的新业态。2018年农博会期间,长沙市市长胡忠雄在农博会上巡察望城,对望城蔬菜产业发展给予肯定,并在半个月时间内,安排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李蔚带领市发改局、农业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到望城实地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将望城蔬菜纳入长沙市“一县一特”名录。
为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作用,借助协会成员单位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望城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还积极与湖南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各基地合作对接,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和对外交流等活动,依靠科技提高蔬菜产业种植水平。2018年,协会企业会员绿地生态农庄成功申报邹学校院士工作室,“辣椒院士”邹学校入驻望城,研发创立“湘赢辣椒”品牌,实现蔬菜“高品质、高效益”。
圆梦:“蔬”香万里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菜,带动周围群众增收致富”是协会成立的宗旨。为将宗旨更好地落到实处,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在科技赋能的同时,协会抓住销售这一环节,推行蔬菜配送到家。2019年建立中望优农蔬菜公共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蔬菜价格和产销流通信息,组织协调好蔬菜生产与流通,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和产销合作服务,受服务和配送单位与个人达到420多户。按照“美丽屋场+基地+村(社区)+农户”的模式,协会又打造思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村(社区)集体经济、农民群众、企业实现多赢,年增收110万元,为当地经济收入注入了活力。同时,依托协会成立了蔬菜科技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化身“理论使者”“技术保姆”,以“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为主要内容进行科普宣传,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为100余家蔬菜生产主体和企业培养农残自检人员300多人;举办各类培训50余场次,3000多人次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通过培训,有许多人先后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张兰芳、夏赛男等7人为高层次人才,曾士杰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另外,志愿服务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层面的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沩水乌山段团山湖区域决堤,志愿者们送去23车价值43万多元的米、面、蔬菜等。苏蓼垸险情严重,志愿者到灾区,开展巡查、慰问等。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期间,由蔬菜科技志愿服务队组织长沙市望城区冠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望优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0余家爱心企业和7名雷锋志愿者,到基地采摘蔬菜齐心白、雪里红等40多吨蔬菜送往武汉,7吨送往长沙市第一儿童福利院,13吨送望城经开区相关企业,为打好新冠疫情仗奉献爱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彰显出雷锋家乡蔬菜人的责任担当。同时,常年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由志愿服务队的6家企业每年帮扶困难户400多户,其中长沙市益仕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帮扶73户,6年时间扶助300多户贫困户,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乡村振兴。
“蔬”香飘万里,产业结硕果。在蔬菜科技志愿者的耕耘下,望城区蔬菜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产业发展的同时,他们也向周围群众提供志愿服务,让更多的人受益,获得的荣誉也纷至沓来。2019年,志愿服务企业--长沙市益仕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荣获花椰菜绿色食品认证、辣椒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望城区蔬菜协会被评为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湖南省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20年,望城区蔬菜协会被评为星火科技12396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先进信息服务示范站;2021年,长沙市益仕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荣获全省农业丰收奖;2023 年,益仕兴公司被评为长沙市高新技术企业。而另一家志愿服务企业--长沙市中望优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就业人数100余人,被评为长沙市“一县一特”望城蔬菜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创新平台。

相关问答
进入农业行业,个人没经验如何开展业务?
如果个人没有经验进入农业行业,首先要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举例说明,商水县一种植大户种了100多亩玉米,在关键的需要浇水的时间错过了没有浇水,结果完全欠收...
二线城市做农产品批发,现在做网上销售晚么,复杂不?
拼多多农业负责人此前透露,自1月底以来,持续有农业专家和学者联系拼多多,希望能够共同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产销问题,将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冲击降至最低。紧急...
大白菜怎么喷施叶面肥?
大白菜叶面施肥一般安排在莲座期内进行,每隔7~10天喷一次,共3~4次即可。喷洒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在肥液中加入少量洗衣粉做粘着剂。优农帮专家建议,最好选择...
哪位朋友急需赐教:沈阳特抗倒高产杂交稻,杂交稻操作方便吗??
[回答]例如,近年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文帮及其研发团队经过10余年研究,实现了杂交水稻轻简机械化制种,在降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重...
蔬菜大棚除了种蔬菜还能怎么办?
您好,农业早班车为您回答。蔬菜大棚常见的几种做法。一、观光采摘:如果当地交通相对便利,距离城区较近,风景不错,可以建立采摘园,如蔬菜采摘园,草莓采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