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大学排名大调整:安大第3,安徽工大第7,皖西学院第18
近期,由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与ABC排名官微联合发布的2025年安徽省高校榜单出炉。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全国第3名蝉联省内第一,合肥工业大学(全国第56名)、安徽大学(全国第84名)、安徽师范大学(全国第128名)、安徽医科大学(全国第138名)分列第二至第五。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工业大学(全国第172名)与皖西学院(全国第345名)分别位列省内第7和第18名,折射出安徽高教资源分布与地方院校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安徽大学位居第三
安徽大学以全国第84名、省内第三的成绩巩固其综合类高校的领先地位。
该校在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持续发力,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其与京东方、科大讯飞的校企合作项目,年均孵化科技成果超50项。
尽管全国排名较2024年持平,但其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优势依然显著,徽学研究中心连续三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为安徽文化研究的核心平台。
安徽工业大学排名第七
安徽工业大学以全国第172名、省内第7名的成绩成为马鞍山高教的支柱力量。
作为一所以冶金、材料为特色的理工院校,该校与宝武马钢集团共建智能冶金联合实验室,推动绿色炼钢技术研发。
近年新增机器人工程、新能源材料专业,与当涂经开区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受限于区域产业转型压力,其科研成果转化率长期低于15%,全国排名较去年下滑6位,未来需通过跨省合作与学科交叉寻求突破。
皖西学院第18
皖西学院以全国第345名、省内第18名的成绩艰难跻身榜单。
作为六安唯一的本科院校,该校聚焦师范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承,开设大别山红色文化、茶学等特色课程,与金寨、霍山等县区中小学共建实习基地。
然而,办学经费紧张、师资流失严重等问题制约其发展,全国排名较2024年下降9位,生源质量持续承压。校长在近期访谈中表示,将探索“校地共建”模式,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以改善硬件设施。
从榜单整体看,安徽省高校高度集中于合肥,前10名中7所位于省会,芜湖、马鞍山、蚌埠等地市仅零星分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顶尖学府,以断层优势领跑;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依托政策与产业资源稳居中上游。
相比之下,非省会院校如皖西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第16名)受限于区位与经费,排名长期在300名开外。值得注意的是,安徽财经大学(第9名)与蚌埠医科大学(第15名)虽属特色院校,但全国排名均低于200名,学科影响力亟待提升。
总体来看,此次排名揭示了安徽高校“头部集聚、腰部松散、尾部挣扎”的现状。安徽大学的综合领跑、安徽工业大学的产业适配、皖西学院的艰难求生,分别映射出不同层次高校的发展逻辑。
未来,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推动高教资源均衡布局,激活地市院校的创新活力,将是安徽破解区域失衡、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对此你怎么看?
安徽高校排名大调整:安工大第7,皖西学院第18,淮南师院第27
前几天有个排行榜出来了,是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里面的安徽地区的排名。这个排行榜是一个很有权威的教育机构做的。
安徽的大学排名有了新变化。中科大、合工大和安徽大学还是排在前三名,这三所学校一直都很厉害。
中间那些学校的竞争变得很激烈。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这些省里的重点大学,在全国排名都比去年提高了8到12位。
这次很多应用型的学校表现得特别好。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这些地方学校通过发展自己的特色,进步很大。
安徽工业大学首次排到了全省前七名,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这次排名用了很多指标来评价学校,有学科评估、科研成果、老师水平这些传统的指标。
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评价标准,比如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程度,学校对当地经济的贡献这些新指标。
这反映出对大学的评价正在转变,更重视大学能不能帮助地方经济发展。
安徽工业大学这次排到全国第172位,省内排第七,比2021年的排名上升了49位。这所学校已经办了67年了,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
安徽工业大学在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这两个学科特别强,它的冶金工程学科在全球排名前1%。
学校有个“绿色冶金创新研究院“,最近三年转化了37项科技成果,为宝武马钢等大企业创造了超过12亿元的经济效益。
安徽工业大学还建立了一种叫“3+1“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覆盖了学校83%的工科专业。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连续三年在省属高校中排第一。
皖西学院位于六安,是革命老区。这次它排到全国第345位,是历史最好成绩。
这所学校原来是师范院校,现在通过发展“中药资源开发“和“智慧农业“等特色学科,成功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领头建立了大别山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建成了7个特色种质资源库,包括霍山石斛和皖西白鹅等。
这些努力带动了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到32万亩。
皖西学院还创新实施了“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工程。有产业背景的专职教师比例从2019年的18%提高到了42%。
淮南师范学院在全省排第27位,在师范类院校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还能稳步前进。
这所学校坚持“强师范、精应用“的发展路线,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二级认证。
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这个成绩很不错。
学校创建了一种叫“UGS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和淮南市76所中小学共建了实践基地。
培养的乡村教师占了皖北地区基础教育老师总数的31%。
淮南师范学院在保持师范特色的也开发了新能源材料和大数据教育等交叉学科方向。
他们建设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已经研发了12套智慧教学系统。
毕业生质量跟踪数据显示,这所学校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在五年内成为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58%。
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很好。
这份大学排行榜记录了安徽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排名靠前的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不断突破。
地方院校在转型发展中也有很多创新探索,比如安徽工业大学重视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皖西学院致力于发展特色学科,淮南师范学院保持了师范教育的优势。
不同层次的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道路上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大家可以看到,安徽省的高等教育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校们都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相关问答
安徽科技学院和皖西学院哪个好点?
安徽科技学院稍好一点,实际差距不大。安徽科技学院前身是安徽农学院皖北分院,几经更为现名,校址滁州市凤阳县,由农经学科发展成为综合性院校,现有一个学科...
安徽电子商务专升本大学排名?
安徽统招电子商务专升本公办院校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阜阳师范大学、淮...
安徽二本有哪些学校_瑞文网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阜阳师范学院和皖西学院那个学校更好一点?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合肥工业大学3安徽大学4安徽师范大学5安徽农业大学6安徽工业大学7安徽建筑大学8安徽理工大学9安徽财经大学10合肥学院11淮北师范...
安徽2016对口高考二本院校有哪些?
按照常规,安徽省教育厅每年2月底3月初公布当年对口升学本科招生计划及本科院校。2017年安庆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合肥师范学院、...
六安专科院校有哪些?
六安专科院校有:皖西学院(包括东西两个学校),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六安鹏飞职业技术学院。六安专科院校有:皖西学院(包...
安徽最好二本理科大学?
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农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安徽排名,是不是985或者211大学申请方
[回答]每年填报志愿选择学校的时候,安徽广大考生以及想要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学经常关心的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安徽的最新排名情况,以及这所大学...
安徽对口高考能报哪些学校?
按照常规,安徽省教育厅每年2月底3月初公布当年对口升学本科招生计划及本科院校。2014年安庆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省2本线有哪些学校
[最佳回答]安徽二本大学排名全国排名学校名称学校类型1114安徽师范大学师范2187安徽理工大学理工3207安徽农业大学农林4223安徽医科大学医...
